称病
殿中一下就清净了下来。~
之后安排的曲乐歌舞也用不上了。
“你呀,做事总不能通达一些。。。。。。。”
太皇太后先就埋怨上了,听上去有点不讲理,但想跟她讲理,却要什么事儿什么人了。。。。。。。。
既然走不成,赵石也只能讪讪坐下。
他也知道,今天算是驳了这两位的面子,做的过吗?他不觉得,但总归做的有点生硬,太皇太后说的到也不算错。
不过,在皇宫之内选妾,这两位做的也不是那么圆转吧?
但台阶还是要给的,赵石遂做疑惑状问道:“娘娘招了这许多女子入宫,臣又怎能安坐?微臣也不太明白,娘娘为何。。。。。。。。”
“你就装糊涂吧。。。。。。。”
太皇太后笑骂了一句,瞅了瞅皇后,见皇后笑吟吟的,一点开口的意思也没有,心说,这个孙媳妇啊,到是还算聪明。
这会儿,皇后确实说什么也不合适,不如不开口。
太皇太后这里也只能暗叹一声,道:“现在,这里已没有外人,有些话也不怕说,那些孩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人,说说,看上了哪个,改日就可下定,娶个妾嘛,没那么多讲究。。。。。。。”
这还是不死心。
赵石这会心里真的有点疑惑了,不由道:“娘娘,柱国府中妻妾俱全。。。。。。。。嗯,前些时。陛下还下了口谕。问臣府中人口渐多。家财够不够分呢。”
太皇太后一听,愣了下,接着就乐了,皇帝每每偶发奇想,确实。。。。。。。比起他父亲来,要有趣儿的多。
皇后听了,也是哭笑不得,觉着君上跟臣下这么开玩笑。太过不妥,这要是碰到个心眼小的,还不得被吓死?
那边太皇太后却是笑道:“满长安谁不知道晋国公府豪富,就算是宫里面,可也沾了不少光,所以,这些借口就不用提了,说起来,你一个国公,整日里在外面东游西荡。拉回来一个是一个,本宫也就不说了。但你瞧瞧你府中。。。。。。。”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顺便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才接着道:“不管你自己乐不乐意,本宫都要说,数十年下来,你是我大秦。
本来,到了这个时辰,太皇太后那里是想让他留宿于宫中的,但他怎么能答应,在宫里这地界,什么幺蛾子都能闹出来。
比如说,明日一早,有个女人哭哭啼啼的到太皇太后那里告状,估计就算他满身是嘴,都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宫中贵人们的手段,他虽然没怎么见识过,但听到的已经太多太多,哪里会在宫中多留?
临走时,太皇太后也确实饶有意味的道了一句,“你到是小心谨慎。。。。。。。”
这话怎么听都不是好话,带着一股怨气。
当然了,好好一场相亲会,让他这个正主搅和了一番,让太皇太后的心事落了个空,没有怨气才叫怪了。
所以,赵石好不容易出了宫门,还在想着,最近可是不能让琴其海和达达儿真她们入宫了,嗯,当然还有老娘。
女人家耳根子软,说不定糊里糊涂的就能答应些什么下来。
到是李金花和种七娘不用怕这怕那。。。。。。。。
回到晋国公府,赵石径自去了种七娘房中,好好收拾了自家婆娘一顿。
一夜无话。
第二日,赵石开始称病。
好嘛,到了下午时,宫里的问候就到了。
随即,太医就进了晋国公府,一时间,又有不知多少谣言出现。
两位太医进了晋国公府没多久,两个老头儿就满头大汗的出来了,急急回到宫中。
不久,太医署闹腾了起来,三位大医正一起来到了晋国公府。
于是,到了晚间,探问晋国公病情的人数,直线上升,晋国公府门庭若市,不知怎么,晋国公病危的消息开始流传了起来,不知惊动了多少长安权贵。
不过,到了第二日,风波自平。
因为几位大医正异口同声,晋国公偶染风寒,并无大碍。
随后,其中两位白发苍苍,医术精湛的大医正一起去了香侯府,于是,很多人立即明白了过来。
晋国公这是要插手那个什么杏林会了。
而有香侯府打底,晋国公府作保,这次杏林盛会,变得味道不那么一般了起来。
虽然赵石相信,没人敢拒绝香侯府和晋国公府联名邀请,但实际上,他还是低估了晋国公府这个名字的威慑力。
几位大医正毫不犹豫的便拿出了各自秘藏。
五张价比千金的方子,其中一位,还特意献上了唐时药王孙思邈之真迹残卷,千金方要十余卷。
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可以说是胜于性命的珍藏。
能够如此痛快的拿出来,一来,是畏惧晋国公赵石的权势和名声,二来呢,未尝没有觉着晋国公府比较靠谱的意思,三来,各人皆有所求。
当这些东西交到香侯陆飞翼的手上,这位香侯府府主差点没气歪了鼻子。
她这里费尽了心思,说了多少好话,给了多少笑脸,这些人都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边儿可好,只是借病将人叫过来,说了两句,这些老家伙就都俯首帖耳,纷纷拜于阶下。
如此势力。。。。。。。。真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实际上,即便是赵石自己,也没想到会如此轻易。
几个老头儿传过来的请求,在他看来,皆不值一提,不论其他,几位医术精湛的大医正,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想要主持国武监修订医书事。。。。。。
这在赵石而言,自然是举手之劳,而且,对于国武监来说,是好事来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