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沁看这两个小动物吃猫粮,在笼子里打滚,越看越喜欢。
她问吴江:“我们可以领养吗?”
“可以。我还怕你不同意呢,我也想带回去,给孩子们做个伴!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爱护小动物的。”
“对啊,小明太小了,他也应该学着如何关照比他更弱小的生命。”
“如果你们要带回去,那可就太好了!”
徐大哥还把猎捕笼都借给了他们。
“你们先带孩子们去兽医那做个体检,看看身体是不是健康。然后再打一下疫苗之类的,驱个虫,还有,买猫粮和猫砂,猫砂盆……”
他边说边比划着,打心眼里都把猫咪看成了人类了,张口闭口就是“孩子”。
两夫妻这才发现收养两只猫并不简单。
他们需要一并承担的责任可多了。
两个小家伙却特别兴奋,一个劲地在笼子里喵喵地叫着,像是期待着新生活。
回家的路上,吴江还是打电话给老妈报备了一下。
毕竟家里要多两个新成员。
完全不通个气,显得不尊重其他人。
李清可不太乐意:“养什么野猫嘛!家里家务事都干不完,还要养两只!”
“妈!猫的事情我都承包了,您不用管!”在宠物医院的时候吴江都把养猫的事情打听过了。其实猫特别爱干净,只需要把猫砂倒进猫砂盆里面,把小猫抱进去用爪子刨刨猫砂,它们就知道在那里面拉屎拉尿。平时吃东西也就是猫粮或者罐头,罐头建议少吃,怕有诱食剂。给猫多喝水,建议买个酸奶机,用内胆装水就行了,那个水是恒温的……
养猫学问多,看你怎么养,丰俭由人。
小亮和小明却跟奶奶的意见相反,听说马上有小猫要回家了,在家里蹦蹦跳跳地,开心极了。
当张沁他们一进门时,两个孩子都抢着想抱小猫咪。
当然,是腿长人高的小亮抢先跑到了猫笼子边。
小明虽然没赛过哥哥,可也蹲在旁边看着。
原本家里最小的孩子就是小明,现在他发现还有两只小动物比自己更小,感觉自己也成了大哥哥,奶声奶气地“喵喵”叫着。
“都到家了,开开门,让小猫出来走走吧。”
吴江一打开插鞘,没想到小猫呲溜一下就躲到床底下去了,怎么叫都不出来。
两个孩子特别失望。
小猫藏得悄无声息的,就像消失了一样。昼伏夜出,只能从变少的猫粮和水,猫砂盆里出现的便便,还有偶尔一两声可爱的猫叫,显示出它们确实在家里。
一直过了大半个月,小猫咪才习惯了他们的气味,蹑手蹑脚地悄悄出来溜达溜达。
再过了一段时间。
它们终于不怕人了,开开心心的跑来跑去,就像在山上一样就地打滚,开心打架。看着他们,张沁不由得想起在宠物店的那两只病殃殃的小可怜。
双十一的时候,吴江本来都只想着买家里用的东西,现在买的全都是上好的猫粮、猫罐头,除味猫砂……
张沁回想起来,在他们投诉后的第二天,再次路过那个橱窗时,发现里面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不仅如此,就连一只猫都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多人投诉,店主不堪其扰,故意把生病的小猫藏起来了。
同样都是生命。
被人呵护的猫,与那些被人当做摇钱树的猫,差别待遇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