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凉风新发
正凉风新发
李威还在长安。
以他的性格都很想打造一个和谐社会,但这永远是不可能的,若是讲师,玩玩小心眼,若是村夫,捋起胳膊肘儿比粗更狠,到了朝堂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李敬玄与刘仁轨的争执,亲眼目睹,不得不防万一。
于是留在长安,讨要各种物资,粮草、帐蓬、兵器、马匹、车辆、盔甲、一些扎营修建工事的工具、药材、衣服、防守与进攻的器械。实际上李敬玄也害怕,讨要了一批,可不懂,没有要全,李威拿着清单,天天追要。
这时候也不能顾国家财政压力了,先将东西运到青海,心里面才踏实。否则后方有小人捣鬼,扣压物资。十八万人,可不是一万八千人,到时候麻烦才真正大了。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人在长安,披着太子的外皮,父亲大约感到愧疚,要也好要。于是大量的物资,以及无数的民夫,还有牲畜车辆,浩浩荡荡地赶赴鄯州。所以不亲自作战指挥不知道,象这一场大的战役,对国家财政的压力会有多大。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就是唐朝,也极为吃不消。
然后将各地的军队截留一部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前线是十八万人,当真自己去了,就能让所有将领拜伏?因此,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心腹军队。截留的皆是各地赶赴青海士兵中的壮士。当然,还是以长安与洛阳两地的羽林禁卫为主。
与狄仁杰魏元忠做了一些简短的交谈,将他们送出长安城,李威就将这些将士召集,一共六千多人。有的还跟随他去了南诏立下战功,得到升迁。十八万人若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壮观的景象,不知道。那一天晚在姚州城外的作战,七八万人,已经觉得无边无际。就是眼前这六千多人,站在一起已经非常壮观。
等到集合完毕,李威问道:“你们知道你们将要到什么地方作战吗?”
“青海!”
声音很大的,但李威不信,西南一役,可是亲眼目睹,论阵型齐整,羽林军当为了。
军号声开始在薄纱一样的晨曦中激昂的飘荡,一万多大军,带着必备的辎重,向西方奔驰而去。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踏碎了一地的碎米珍珠,然后一粒粒露珠滚入泥中不见。
离开的速度很快,只有少数百姓围观。本来长安城中的百姓还准备象洛阳一样,来一个夹道相送,可等到他们全部起来时,城门外什么也看不到了。
或者眼力好的,能看到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隐隐的黑线,最后变成了一个黑点,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