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兴唐 > 第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下)

第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下)(1 / 1)

先声夺人(下)

.先声夺人(下)

萨勒姆与萨达姆仅是一字之差(salm\saddam),军事才能相仿佛,可其他的才能却差得很远。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立下大功后,立即被喀即姆代替。

看到李威信后,气得差一点跳起来,怒喝道:“要战就战,你们唐朝人等着前来送死吧。”

将唐朝使者驱逐。

开始准备应战,唐朝在边境大规模的练军,虽然萨勒姆始终认为唐朝人是虚张声势,毕竟听到斥候探听的消息,说前来西域的唐朝军队不足三万人,还包括一些辎重兵。

但他也防止有意外发生,在边境各个要道上布置了关卡,增派了驻兵。同时在塞斯坦与呼罗珊征召大量的士兵。不是每一个波斯人都是死士的,有许多波斯人在大食十几年的驯服下,又加上宗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倒向了大食,甘愿做大食人的狗腿子。也就是“波斯奸”。

在波斯地区,大食原来的再加上后来从后方调来支援的,总兵力达到了近六万人。萨勒姆手中的伪军还有近二十万人。当然,不可能全部调来作战,那么后方会让义军闹翻了天。但唐朝敢将河中地区与吐火罗地区的兵力全部调过来?

从兵力上萨勒姆不占劣势,这也是他敢作战的勇气。

因此,王晙建议兵贵神速。

当时大食人没有防备,兵力分散在各处,各个关卡又没有设防,唐朝军队突然南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占领了部分波斯地区,再联系义军,让河中地区支持,很有可能轻易拿下整个呼罗珊。

但李威没有同意。

宁肯让大食人做一些准备,也要整训河中与吐火罗的军队,将各种细致工作做好。除唐军强大了两万军队,能面临夺下呼罗珊还能应付大食人从伊拉克与法尔斯调来军队的反扑。即便应付下来,唐军也会损失惨重,从战略角度考虑,得不偿失。

送完了信,李威让手中的工作丢给了王方翼处理,亲自率领八千军队,浩浩荡荡地向河中地区出发了。

经过千泉,又行了三日,到了怛罗斯。

李威勒住了战马,停了下来。

然后用眼睛眺望,四周是一片茫茫的山地,虽然三月到来,高寒的天气使所有树木还没有恢复生机,放眼是处,皆是片片青碣色的山丘与一片片枯褐色的林木。

一条崎岖的道路通向不远处的城市,那就是怛罗斯城。

但道路上有许多行人,有商人与当地的居民,还有正在接力粮食的唐朝移民。

李威对身边的侍卫说道:“你替我拿笔墨出来。”

侍卫将笔墨拿出来,李威写了一篇文章。

当时跟裴行俭学兵法时,裴行俭经常举一些实例,让他从正反两面进行推演。这很重要的,比如兵书,孙子兵法写得很详细了,若是能吃透,那么恭贺你了,你将至少能成为,就是两人的对话。

来到了怛罗斯,就想到了高仙芝。

详细的记得不清楚,略略记得一些。高仙芝为了邀功,无理攻伐河中与西域各国,导致各国不服,想要联合大食军队攻打安西四镇。高仙芝也来了一个先发制人,率军深入河中,在此地与大食军队遭遇。激战数日,唐军大败。

这一战对唐朝影响不大,却影响了整个中亚的格局。自此以后,河中各国纷纷倒向大食,背弃了唐朝,使唐朝的号令连伊丽河都到不了。大食人也真正收服了整个河中与吐火罗地区,有了这一个富裕地区的税务,为其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还因此,使西方得到了先进的造纸术。

李威写下这篇文章,就是给后来的唐将一个警告。又在文章后面写下两行字:

守道义者,勿伐之。

非屡教不改者,勿得轻易酷伐之。

这个酷伐,就是指在青海对吐谷浑人施行的手段。

同样很残暴,包括对咽面部。但为什么能得到施行?唐朝对吐谷浑政策很优厚的,然而百姓却主动抛弃了唐朝,投入吐蕃的怀抱。薛仁贵坑杀九姓铁勒后,被一群文臣弄怕了,到大非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吐谷浑人是怎么回报的?

这种情况下,再实施唐朝以前的民族政策,不是安抚,是在纵容。

将这两者区分开来,是对唐朝以后诸将的警告,也是对河中地区各国的警告。另外也是以后的唐朝对外政策,除非他这个皇帝做不长了,没有人将他的话当作一回事。

写完了,让人勒石为碑,竖立于怛罗斯城外。

这个石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刻好的,但这篇文章很快传开。

于是这一行受到更热烈的欢迎。

对文章中的警告真没有几个人能想得到,这些小国家能有什么作为,只能庇护在各个大国的羽翼下生存,以前是突厥与波斯,现在只有是唐朝。难道自己还敢背叛唐朝不成?

只要自己不失去唐朝皇帝嘴中的“道义”,以后唐朝不会对自己讨伐的。

反正是这么理解的。

很快到了石国王都拓枝城(塔什干),召集了诸国。各***队有不少,远不止九万,不过当时训练时要求的是精兵,只凑到了九万军队。李谨行训练后,啼笑皆非,这就是所谓的精兵?

但在意料之中,不然不可能屡次让大食数千士兵打得还不了手。

认真的整合训练。

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有士兵个体战斗力还是能看上眼的,可组合到一起,看上去依然不容乐观。

李威也没有在乎,不可能让每一个士兵都到前线的,抽了一抽,抽去了四万能看得过去的军队,其余的军队分驻在各个要道上,坚守关卡。这才是李威看重的,国家多,各国虽然类似一个联盟,不可能做到十分齐心,比如石国,他在后方,若不是自己亲自前来,换作王方翼,都不可能让他们出动军队,前往乌浒河,与大食人交战。即便出,也不会出多少。

做了一些安排后,率领着军队立即前往沛肯城。其他各路军队,也向沛肯城进发。

到了沛肯城后,稍作了休息,立即率领五万多大军,冲向了乌浒河。

说战就战,先声夺人。

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原军队在最远的地区作战。

三月到来,乌浒河畔在和风吹拂下,也吹来了春天的生机,可这片嫩绿的生机,很快让一片刀光剑影弥漫起来。

最新小说: 最后一个龙骑兵 斗破之从微末到斗帝 皇帝萌萌哒 鬼妹带我闯地府 边唐 纵横汉末 李易峰,我宣你! 穿越之帝的无耻皇后 废男乱异世 红色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