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拖车到场把车子拖去修理厂,三人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公司。
车子抛锚只是个小插曲,也就耽误了不到四十分钟。
回到公司后,苏澄开始杯子战术的准备工作。
他没有把目标地点放在唐力咖啡馆那片cbd区域。
这片cbd虽说是甲级的,但距离顶级还差得远。
在京州,只有帝豪集团拥有顶级写字楼、大厦、园区。
苏澄决定先从帝豪集团的大厦下手。
一个饮品如果突然流行起来了,那么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金字塔走势:
北上广深四座超级城市,然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最后布满所有小县城。
同理。
苏澄要先把最顶级的商业大厦做了,然后再去唐力那块区域的甲级写字楼。
前者就好比超级城市,后者则是一线城市。
这样才符合流行趋势。
由远攻近。
由高带低。
除此之外。
苏澄还有一层考虑,也是他主动提出让唐力雇佣他们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他可以白天的时候去帝豪集团收集信息,踩踩点什么的。
这样苏澄晚上就可以放松休息一下,不用再去跑外卖了。
确定好了地点。
至于杯子的位置……
垃圾桶、洗手台、置物架、快递架、电梯口、抽烟室等等明显的地方。
苏澄嘱咐:“如果垃圾桶是满的可以丢,但如果是干净的垃圾桶就不要丢了,很快就被盖住了。”
地点有了,位置也有了。
最后就是杯子的数量。
杯子战术本质上是给人一个“心理暗示”,也可以说是“心理提醒”,目的是告诉大家,有这么个东西在卖。
买不买随便你。
一层楼出现一个杯子,算是“提醒”。
出现两个杯子,也算是“提醒”。
但如果出现三四个,五六个,或者八九个杯子,那就算是非常规的营销手段了。
因为这么多的杯子,一定会给人造成一种这个咖啡卖的很好,很火热的感觉,从而引起好奇心去消费。
这两种概念是不同的。
前者是:顾客想喝咖啡了,然后想到有这么个杯子出现,然后去主动搜索店铺,然后消费。
后者则是:员工看到公司附近突然出现这么多喝剩下的杯子,非常好奇口味,选择去尝一尝,存在“骗”的嫌疑。
因为唐力的咖啡馆压根没有那么火热,假装成了很火热。
这跟苏澄的原则相违背。
实际上,晟跃有一部分同事喜欢给客户做营销元素的方案。
苏澄倒不是否认营销这种手段,营销是为了更好的把商品卖出去,是低成本且简单直接的方式。
只是他个人不喜欢。
更改装修,提高定价,走高端路线不是营销,而是一种商业策略。
考虑到这些商业写字楼出入不便,所以三人要一起行动。
接下来的一周。
三人一直在执行杯子战术。
苏澄也借此机会,把帝豪集团的园区、写字楼、大厦给摸清楚了。
哪层楼是哪家公司,做什么业务,苏澄全都记在了小本本上。
(本章完)
83最新地址83z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