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大喜(1 / 1)

徐树对着二人拱了拱手,诚恳的说道,“为了绵曼县这许多的百姓,希望二位能留下来,帮帮他们,让他们有活下去的机会。”

听到这番话,鲁肃只是稍微犹豫,便拱了拱手,缓缓说道,“只要温侯不嫌弃在下愚钝,在下愿意。”

来到绵曼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鲁肃却在这里看到了和别处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希望!

在家乡虽然他也做了一些事情,自认自己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可是和这里相比,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甚至他都羞愧的不愿想起。

鲁肃坚信,只要这里继续发展,甚至扩展到整个天下,到那时候,天下将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留下来,为此奋斗一生,绝不后悔!

吕布见状,顿时大喜,“子敬先生能留下来,真实绵曼县百姓之福啊,本侯代表他们向你表示感谢。”

鲁肃苦笑着摇了摇头,“只要温侯不嫌弃,在下已经感激万分,又岂能当得起温侯的夸赞,实在让人惭愧。”

一旁的周瑜看到鲁肃竟然答应了,脸色不由一变,急忙问道,“子敬,你怎可如此答应?”

鲁肃苦笑着说道,“公瑾,你你我就算是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既然如此,什么不答应?”

“可是!”

周瑜眼看着鲁肃被别人抢走了,已经急得脸色发红,“子敬,可是你答应过我呀,你要和我一起走,大丈夫岂能反悔?”

鲁肃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公瑾,我之所以答应和你一起走,是因为我们的理想相同。

可是现在又找到了更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呢?”

说到这里,鲁肃语气顿了顿,但紧接着,他也不等周瑜回答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

“公瑾,不如你也留下来,大家一起在这里努力,让这些难民多一些生的希望,你看如何?”

“留下来?”

周瑜有些愕然的看着鲁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想要拉着鲁肃去江东,却不曾想,鲁肃竟然反而想要拉着自己留在这里。

“子敬这怎么可以?”

鲁肃微微一笑,“公瑾,为什么不可以,既然我可以答应和你一起离开,你为什么不可以答应和我一起留下?”

“这?”

周瑜有些恼怒的说道,“子敬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鲁肃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公瑾,为什么不可以,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不同吗?

既然我可以答应和你一起走,难道你就不能答应和我一起留下吗?”

徐树看到周瑜还要推辞,皱眉问道,“公瑾先生,难道你不想留下来解救那些难民吗?”

“这?”

周瑜一呆,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想要回答出来,却真的不简单。

沉思良久后,周瑜叹了一口气,“徐先生,实不相瞒,在下现在正在江东做事,如果留在这里,岂不是对不起孙将军,以后恐怕无颜见人。”

徐树摇了摇头,“公瑾先生,但是如果你现在离开,以后你又如何面对绵曼县的百姓?”

吕布忽然开口说道,“公瑾先生,现在绵曼县处境艰难,本侯虽然想要持续下去,但是却异常的困难,如果你能留下来,绵曼县的百姓活下去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

有了你们几人的加入,我们也可以收纳更多的难民,甚至全天下的难民,我们都能让他们活下来。

公瑾先生,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就算争权夺利达到顶峰,那又能如何?

可是如果我们解救了天下难民,到时候,哪怕百年以后,这天下的人也会想到我们,会永远感激我们救了他们。”

鲁肃点了点头,“公瑾,温侯说的没错,你我学成一身的本事,难道就是为了追求地位的高低吗?”

周瑜听到众人的这番话,只感觉脑海中嗡嗡作响,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江东小霸王孙策是他的好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会离开淮南去帮助孙策。

江东小霸王孙策确实算是一个明主,一身武功不凡,更是对自己委以重任,可谓是有知遇之恩。

周瑜来到绵曼县这几天,虽然他从来没有夸赞过这里,但是内心深处却也是感慨万分。

人说吕布小儿鲁莽无知,可是现在看来,这全都是错的!

一个鲁莽无知的武夫,又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江东小霸王孙策算是明主,但是和眼下的吕布相比,二人高下立判。

孙策是为了鸿图霸业,吕布却是为了天下百姓。

周瑜很敬佩孙策以事业为主,杀伐果断,可是,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忽然有了一点不一样的看法。

孙策就像是一只无坚不摧的箭矢,敢挡路之人,都不被摧毁瓦解。

吕布反倒像是一缕春风,吹拂在每一个难民的身上,让他们感觉异常的温暖。

这种方式虽然很平和,但是,周瑜的内心深处却又深深的惊恐。

天下的百姓,有谁不愿意被这缕春风吹过呢?

如果愿意,那岂不是说,只要吕布赶来,百姓就会夹道欢迎!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啊!

仁者无敌!

没错,只有这四个字,才能表达吕布现在所做的事情。

周瑜对这样的想法很新奇,也很想留下来,看看吕布会成长到何种程度。

可是,另一边的孙策是最好的朋友,如果离开他,那岂不是对朋友不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张九阳胡秋 左十三 阴人借命 孤山鬼尸 驱魔诡探 守山匠 灵异事件笔录 阴阳先生之极品道士 卖鬼为生的人 高命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