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武侠修真 > 大圣座命 > 九十九章 两道旨意(上)

九十九章 两道旨意(上)(1 / 1)

极擅各类律令的津门衙门第一师爷,把张贵出兵的利害关系,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赵月半听后不由拍手叫绝,“妙呀!

这张贵既然起兵勤王,那就没人敢瞒着。

所以事情无论如何都会为今上所知。

可他又没法被指摘是借着勤王之名,图谋不轨。

最多也就是说其名利心重,想要走那终南捷径升官发财。

可在当下这种情形,勤王之人绝不可能被苛责。

就算无功有罪最多也就是罚俸。

但要是有功无罪,最起码也能升个七,不,起码得官四级。

由八品校尉,升到正六品的‘郎将’。

就算团练官不值钱,可六品的统兵官在地方上,无论如何也是个人物了。

更何况他还算是简在帝心了。

真是高招。

我这人一向喜欢聪明人,最烦蠢货。

既然他这么滑不留手又不要脸皮,想的出‘血书’这种我都想不到的花招,那帮他一把又如何。”

说着他起身站立在铜盆不到三寸高的,井水水面。

慢慢悠悠的抬脚擦了擦水,踩上木屐。

‘哒哒哒...’的走到书桌前,刷刷点点自己先写了个折子。

把张贵出兵之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师爷刚才的讲述里可以上奏的内容,写写清楚。

跟张贵的条陈一起封了,叫来吏员,

“把这道折子八千里加急送去燕京。”

两地总共一百多里的距离,却用八千里加急专门的鹞鹰送信。

这就是朝廷的体面,或者说体制的僵化。

事实上如果不是落在纸上的文字,折子上不同的暗记,需要存档待查。

恐怕早就用法术沟通完毕了。

吏员接过折子,恭恭敬敬的转身退下。

一时三刻过后,津门驿站便于鹞鹰直飞天空.....

明宋首善之地。

皇帝所居的‘燕云宫’位于京都中轴。

宫墙四周总共开了四扇门户。

东门为正门,叫做‘子午门’。

南、北、西三个方向有三座侧门,名字依次为玄武、青龙、白虎。

宫内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各有一座九梁五柱七十二脊的角楼,镇压邪祟。

外朝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最大造型也最大气,乃是朝会之所在。

中和殿最小有称‘尚书房’,是枢机议政之地。

日常出入者少有四品以下。

保和殿平时并不启用,只有科举的时候作为殿试场所。

内廷则包括上首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座正宫。

以及下首两侧的六座小宫殿,统称“三宫六院”。

自从国战失利后,明宋‘当今’合正帝便称病暂停了朝会。

整体窝在尚书房,跟丞相阁僚、御史阁群臣、六部卿寺、大军府诸正号将军,商议国事。

世人皆以为皇帝此时一定愁容满面,自省其过。

但其实合正帝却显得比以往更加精神矍铄,举止从容。

龙书案上,他声如洪钟,面容肃穆的自省道:

“此次大败,朕当下<罪己诏,自承其过。”

明宋丞相吴庆耕是个面如枯槁的老头子。

短短几天再三听到皇帝拿下罪己诏勒索群臣,实在不是人君做派,他闻言咬了咬后槽牙,没再做声。

这下子反倒让合正帝坐了蜡。

逗哏的出了题目,捧哏的接招,鼻可就吹不响了。

皇帝只好环顾左右。

目光所及之处,见便是政见跟吴庆耕相左的左右都御史,也都垂着脑袋默不作声,不由心中暗恨。

文官不成便换武将。

合正帝轻咳一声。

把眼睛定在了大军府左将军乌金乌的身上,“左将军以为如何?”

明宋国的大军府是没有实权的。

但大将军自古以来位高权重,又天生便有‘开幕’的权利,所以平常根本不设。

这样一来,正二品的左将军便等于是大军府之首,也是现实的武将第一人。

名义上勉强能跟丞相分庭抗礼。

可名义毕竟是名义。

再说现在的大军府毫不务实,专门弄虚。

下面军府的人、财、物诸权,早就被兵部夺个精光。

国战之前应该派谁领军;

参战诸军又该从哪几个行省的‘万将衙门’里调拨;

军种如何搭配,大军府根本就没参与。

现在打了败仗,却问左将军,“以为如何”?

乌金乌只想把吐沫啐在合正帝的脸上。

因此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废话,“此时此刻臣以为,万事当以稳妥为上。”

便不再作声。

合正帝心中勃然大怒表面却不动声色。

中和殿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这时一人从殿门外走了进来。

轻手轻脚来到龙书案前跪倒在地,“陛下,津门府尹赵月半呈上来一道折子。

事态颇为紧急。”

如果是别人这时候来这一下,合正帝心里必然得咯噔一声。

但来人乃是明宋内廷之首,都统领太监杨三春,也是他最信任的心腹。

就算元山帝国的水军兵犯津门,也不可能挑这样的时候禀告。

因此合正帝从容自若的摆摆手道:“呈上来吧。”

“是,”杨三春恭恭敬敬的将折子呈了上去。

合正帝眼睛极快的扫了扫,嘴角闪现出一抹极浅的笑意,

“其行当罚,其情可悯。

事情不大,但现在这时机上却有些微妙。

大家都看看吧。”

说着合正帝将折子丢回给赵三春。

赵三春把折子又送到了吴庆耕的面前,“相国请看。”

吴庆耕接过折子只看了片刻便勃然大怒,

“区区一个八品团练,如此妄为,简直荒唐。

如若是国中的统兵官都像他这般擅离职守,岂不举国皆乱。

分明曲意迎合以谋幸进。

其罪当诛!

否则实难以此为戒。”

合正帝闻言脸色微微阴沉了下来……

第二天傍晚。

向张贵宣旨的太监便来到了津门码头,出了海。

旨意写的非常简单:

“兹有东粤海行省四阳郡军府八品破贼校尉,掌印‘芝海寨’都督兵民事张贵一员。

不过微末小将,当以守土卫民为职,却妄自尊大,率部千里浪奔,实应严惩。

着将东粤海行省四阳郡境内团练军芝海寨撤寨为镇,归于四阳郡城衙门管辖。

张贵消去官职,贬为平民,以儆效尤。”

张贵被这圣旨打击的晕头转向,不过此情此景总不能马上翻脸作乱。

只能暗自咬牙切齿的跪谢天恩。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张贵面无表情的接过圣旨。

没想到紧接着就听面前那位没下面的,慢条斯理道:

“张大人,你先别急,还有一道旨意要下呢。”

最新小说: 全职武神 圣魔 嗜血星辰 唐门剑侠 血火邪尊 美人如玉剑如虹 最终救赎 妖祖 武当莫声谷 射雕之武穆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