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传(二)
孙权接手江东政权后,针对江东的阴谋就来了,孙权怎么应对呢?
孙权让周瑜去平叛山越,让程普去攻打叛军,让朱治去安抚孙贲,张昭处理内政,自己干什么呢?对付孙辅。
花了三年时间,搞定江东内部问题,公元203年开始征伐黄祖。
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收拾了袁绍,正在收拾袁绍的几个儿子。
江东集团一共攻打了黄祖6次左右,,刘琮是被曹操杀的,还是其他人阴谋杀害,嫁祸曹操,不好说。
曹操为什么不接受别人投降呢?
曹魏集团要陪养将领的忠诚度,首先要画个饼,再切开分,一一兑现,这个武艺高强的将领,打多少胜仗,拿多少人头,打败多少敌将,靠这个立功行赏,甚至是封侯。
刘琮投降了,这个饼没有人,这个饼寒门将领,寒士都没有分到,反而给了荆州系投降过来的将领。
假如刘琮不投降,曹操打个三年,至少有百员将领,可以升职,这百员将领中就有很多人忠诚曹操,是曹操给了他们一切,也只会对曹操忠诚。
但是刘琮投降了,曹操也只能接受这种投降,兵不血刃不好吗?
兵不血刃的功劳都给了谋士,是谁招降的,是谁的计策,打仗的功劳,才是武将的。
曹操要平衡这种利益矛盾,那么荆州受降了,功劳大部劳分给了荆州系,小部分的给了自己的谋士团,不再接受投降,要攻打江东,武将要拿功劳。
但曹操一想,把江东打完了,自己还能干什么,万一益州刘璋也投降了呢?自己不是很难再立功劳了?封王立国这辈子不就没希望了?
曹操或许会故意输这一仗,只有输了这一仗,曹操才能养寇自重,如果是我,我就输掉这一仗,打赢了没有什么好处。
曹操称丞相后,需要再等个五到十年左右,再封公称王立国,并且需要自己再立不世之功。
曹操这个时候反而不希望统一天下了,汉献帝血衣诏后,曹操就看透了一切,你再忠臣,你就算马上去为汉室而死,换来的是什么?
耻辱的死去,子孙无一人幸免,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