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
什么?曹书记居然同意了?
这个小年轻是谁?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这样想的,是推着曹酉阳从观察室出来的专家。尤其是刚才说话那一个,这会儿感觉像吃了翔一样哽得难受。
他这边刚刚说连问题都没有查出来,只能推说是心病,这小子就马上跳出来说他能治,这不是当面打脸?
拜托,虽然他只是一个脑科医生,但至少也是个权威的现代医学专家呀,一个小屁孩居然也敢在********面前怼自己?
他当然不能忍,走出来:“书记,这个小孩子是谁?就因为他一句话,您就放心把家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都交给他吗?他才多大年纪,有没有正规的行医执照?”
他这话虽然是对着曹也行说的,但却是看着苏离,双眼之中满是怀疑。
苏离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他认出来这是一个医生,但没想到这个医生会站出来反驳自己。在他看来,医生这个职业是很简单的,能治病就上,不能治病就早早说出来,让人家病人去找能治的医生来,别耽误了病人的病情!
不过这种能者上不能者下的观点,在这个时代被摈弃了。
两个时代最大的差异,是信息交流的变化。
那个时代,医者依靠的是本事,凭借自己的本事积攒名声,有了名声,就有了慕名而来的病患,只要医者的医术能做到药到病除,那么在众口铄金的加持之下,很快就能够捧出一个神医的名头来。
所以,口碑对一个医者来说,就是行业的根基。有了口碑,就有了远远不断的客户来源,第二永远都赶不上第一,最有名的医生总是最受追捧的。
竞争,就这样形成了。医者之间比拼医术,强的一方收获人气和口碑,也收获成功的事业,弱的一方只能永远被压制。
这就是那个时代医者的竞争模式。
而现在呢?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所有的信息传递都变得容易起来,而整个医生的圈子,都被整合成了一个小的社会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医术重要,但声望,资历,人际关系乃至于经济背景等等,都会成为影响的因素。
现在的病人看病,首先看重的就是名气。
首先看的是医院的名气,然后是医生的名气,没有名气,就算是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也不会受到追捧。
而医术高低,说实在话,除了治疗一些特殊的疾病才能看出高低来,大多数人的病症都是可以治疗的,所以有名声的医生的名声会越来越大。
而名气是什么呢?
这个时代,医生的名气,同样是曝光率,和电影明星,歌唱明星甚至体育明星都是一回事。
曝光率又怎么来?
这就是人脉,资历和背景的作用了。
正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医生这个圈子也发生了变化,只不过苏离暂时还不理解罢了。
当然,在他见多了这些事情之后,他总是会理解的。
而质疑苏离的这个男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有名气,有资历,有身份,有背景的圈子里的大拿!
他的名字,在古国的医学圈子里,很有威望,在脑科方面,更是公认排名前五的专家,放到这小小的滨湖市,能够和他比肩的,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周怀民,一个听上去很普通的名字,在古国的医学界却是一尊大佛。
说句不客气的话,周怀民要是想捧谁,只要一句话,古国就能多出一个名医来。
当然,前提是他捧的人能真有几把刷子,不然就砸了他的招牌了。
而反过来,周怀民要是想惩治哪个小辈,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就能让那个人的医学道路充满坎坷,甚至直接断绝。
当然,苏离若是一个普通的医大学生,在他这种问责之下,肯定就会内心失衡,就算真的有真才实学,关键时刻说不定也会掉链子。
不过,他并不了解苏离。
苏离可不是一般的医大学生呢。
“这位……医生,我不得不否认你之前的话,首先,我曹叔他的病,不是什么心病,而是在这儿……”他说话的同时,食指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这是旧症复发,心火上冲,导致头风势头大涨,正所谓风火之势,风助火势,火旺风寒,这加剧了他的病症,所以陷入了昏迷。要让他醒过来,什么心药医……人都没醒,您要怎么给曹叔服药呢?”苏离冷笑着说道。
周怀民脸色一变,他没能预想到苏离会说着这么大一段话,很想斥责他胡说八道,但偏偏他说得信誓旦旦,听起来还真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但苏离的医学理论他完全不认同:“你这个小子,知不知道胡说八道会有什么代价?你要给曹书记的父亲看病,没出事就罢了,要是万一出了啥事,你一个行医资格证都没有的赤脚医生倒是不怕事大,但我们医院却是要为每一个病人的健康负责的!”
他这话听起来道貌岸然,但实际上就是不想承担责任罢了,要是传出去他们医院把********的老爸给医没了的消息,那他们陆军医院还开不开了?
苏离才不会站在他们医院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此时就是一个医生,只会为自己的病人考虑,你医院开不开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人命关天的事在前,当然要放在首要考虑的序列。
当着********的面,他知道说这话不好,可能给书记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周怀民毕竟自负自己是一个国家级的医学专家,********虽然大,但也管不了他。
曹也行挥挥手,“好了,周院长,这位是我爸的故人之后,是我一家人,不涉及利益,你也不用担心,只是借个地方给我。”
********都发话了,曹也行当然没拒绝,曹也行这话的意思,也即是说,就算苏离那边弄出了幺蛾子,他们医院也不用负责任。
不过周怀民心里却是不喜欢苏离,心道:这病根本就是心病,什么风丹心火的,都是些玄学,一点儿都不科学严谨,这种办法也能治病?我就等着看你的笑话吧!
周怀民觉得苏离必然是要闹出笑话来的,便说道:“曹书记,还有这个小朋友,你到时候需要些什么,我们医院可以给你准备。”
这些方面的支持必须要有,不然出了问题他要是倒打一耙,说是医院的支持不够,那可就日了狗了。
周院长在体制内多年,深谙各种谋略,这能力要是放在战争年代,妥妥的谋士之才呀,哪还当什么医生。
苏离道:“你们有针灸的银针吗?什么型号的都行,两支就够了。”
他们这一脉的针法和别的古医针法是有区别的,别的针法有很多讲究,什么力道,手法,角度……一点点细节上处理不对,针灸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但苏离一脉的针法,其核心就是真气,引导真气在体内运转,那针只是起到灯塔的作用,每一次插下去,将真气度过去,再换位置,将真气的线密密麻麻的分布出去,再在同一时刻将所有的点用真气线连起来,就能够将真气最大限度的作用发挥出来,将医患之处彻底消除。
当然,这样的针法,听起来似乎简单,但操作起来很困难,主要是真气这东西始终不是自己的身体,不能像身体一样操控自如。或者经过长久累月的练习,操控真气也变得炉火纯青了,但却也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如臂指使的程度。
周怀民安排下去,很快就腾出了一间手术室,只有曹书记一家和周怀民四人旁观,看着苏离操作。
苏离双手各拿了一枚十几厘米长的细针,直径大概只有0.1mm,稍微离远一点,就看不到他手上的针了。
苏离此时心如止水,之前的所有烦躁,愤怒,都抛在了脑后。
他回想起很久以前,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梅师父说过的一句话。
“医者,关乎生死之大事,决不可徒逞意气,此大忌也。”
不可意气用事,因为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心态一旦失衡,可能就会造成悲剧。
所以在行医之前,他都会将自己的心态调节到平静如水的程度。
他首先给曹酉阳把脉。
虽然一直昏迷,但曹酉阳的身体状况却保养得不错,显然曹也行也是专门情人给老人家做了肌肉按摩,舒筋活络,不然长期这样躺着,浑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就会导致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
只看脉搏,老人的身体问题不是很大,身上的确有些小毛病,但只需要花些时日好好调养,都不会有问题。至于风丹,他还没有立即祛除的想法,毕竟具体的症状苏离都还没弄清楚呢,也不急着解决。
他现在只需要将老人弄醒,就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到时候再给曹叔医治,肯定就没人能嚼舌头了。
摸脉之后,苏离差不多弄清楚了曹酉阳体内的状况,便将手中的针拿着,输入真气,再将之率先插入曹酉阳的两边太阳穴!
“卧槽!”周怀民差点叫出声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苏离这做的是人事吗?简直就是谋杀才对啊!
但更让他崩溃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苏离这样做了之后,床上一直没动的曹酉阳居然,微微的动了动,让他身上搭着的被单都跟着动了。
这一幕,大家都看到了。
曹也行,曹华清和曹华清妈妈脸上都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而周怀民,却是目瞪口呆。
这小子这么乱来,还真的将曹老爷子弄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