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韵悠长(二)
二
玄祖母扶着丈夫的灵柩回到乡下,会绣花,能歌能舞会讲话,人们都说这闺女天分高,应该到洛阳城找个富贵人家的风流公子才般配,可是七姑娘的眼力竟那么差,找的女婿无论是家境,还是才干都是九姐妹中最差的,七姑娘有点自卑,不愿和其他姐妹同一天回娘家省亲,玄祖母说“闺女你看上的人,那就是最好的,甭管别人说什么”玄祖母对这个女婿还比其他的女婿高看一眼。一个女婿半个儿,可是玄祖母的女婿,就不是半个儿了,最少也是三分之二的儿,对丈母娘的那个好就不用在这儿赘述了。
写到这儿,我都有点神往了,我们这个家真是个富足,自由,温暖、和美的幸福之家,这样的家庭,甭说古代了,就是现在也是很难找到的,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理想之家,而为这个幸福之家倾注了智慧和心血的女主人,理应受到子孙的尊重和爱戴。
玄祖母她的确是获得了全家人的尊重和爱戴的,其中最尊重她,爱戴她的人就是玄祖娘,玄祖娘也属于才高气傲的女人,能被她看上眼的人没有几个,可是一旦被她看上了,她就会用生命去围护她,拥戴她,玄祖娘就是这样卫护拥戴玄祖母的,她先是把自己最心爱的男人奉献给了玄祖母,又在玄祖母最困难的时候,接纳帮助了她,她将家庭的大权交给玄祖母,信任她,依傍她,这是一种何等的胸怀和气度,玄祖母能不知恩图报吗?她感恩老姐姐,侍奉老姐姐,在玄祖娘年老病重的时候,玄祖母更是悉心的侍候,她亲自的捧食送水,端屎端尿,梳头发剪指甲,寒冬腊月她就和老姐姐同床而卧,用她那暖热的躯体为老姐姐驱走寒气,玄祖娘卧床不起整整三年,到死身上没有一点褥疮,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玄祖母的贤惠和仁义,感动了家中的每一个人,在乡邻中也留下好名声。
玄祖娘就是这样的人,她总是爱做别人不理解的傻事,可是细想想你又不能不佩服她,她要把属于自己的主母名分送给玄祖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从古流传的今天的至理名言,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好像就是为了实践这句名言。可是人这种天地间最高级的动物,好像也不这么简单,所以又有一个成语更被人称道“追名逐利”名在前,利在后,有名就有钱,有钱要买名,谁要说谁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那纯属妄谈,只不过人与人追求名利的途径和方式不一样罢了,有人高尚些,有人低俗写,有人明白些,有人隐晦些,有人淡泊些,有人痴迷些,现在的人追名逐利的案例就不消说了,对于古代的妇女来说,名分就是她们的一切,所以孔老夫子就有至理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拿玄祖娘和玄祖母来说,玄祖娘虽然和玄祖父并没有履行夫妻的实际内容,但他是玄祖父明媒正娶的合法妻子,她是氺墅的主母,不要小看这个名分,她就是玄祖娘的一切,即使她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但这家里的所有儿女都是她的,更重要的是他死后要和玄祖父葬在一起,年年都会有儿孙后代为她焚香压纸,她的名字会写入家族的族谱,受到子孙后代的祭拜和敬仰,古代的女人没有生的权利,只有这一点死的特权,活着她们不能和男人平等,她们只是丈夫的附庸和陪衬,即使你贵为皇帝的老婆,也只能成为皇后,只有死了才能和丈夫平等睡在一起,平等的接受儿孙的朝拜,而没有主母这个名分,就像玄祖母,即使他和玄祖父是恩爱夫妻,即使她为这个家族贡献了四女一男,即使她为这家族的幸福与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力,对不起,你没有主母名分,活着你只是个管家,死了不能和丈夫葬在一起,祖坟里没有你的位置,族嗣里没有你的牌位,你就像一段木头,燃尽了生命的余光,无声无息,随风飘散,你没有家,没有归宿,你就是孤魂野鬼,恩爱的丈夫他找不到你,心酸的儿女也无处祭拜你,这就是中国古代妇女,宁愿守寡而不愿向前走,去追求幸福的心理基础,玄祖母她是在太平天国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受到过新思想,新道德的浸润,对于作为封建礼教的精粹的名分问题,不怎么考虑,所以她能很轻易地就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名分,但不在意并不等于一点不想,她在心中的自卑,表现在对主母的百依百顺,其实她在心中还是蛮委屈的。
玄祖娘算是淡泊豁达之人,她喜欢玄祖母,她什么宝贵的东西都可以割舍,而唯一不能割舍的就是这个名分,因为它对一个女人的今生后世太重要了,如果谁要割舍,那她定时受到了天大的感动,有着非常人能企及的精神境界,玄祖娘就是这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