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瘟疫
大旱之后所有的灾难在次年接踵而来。
春天发生了开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瘟疫。各地纷纷上报死亡人数, 如今不仅仅只是饿殍饥民,甚至还增添了病人和伤患。
疫情随着春天气温的回暖,慢慢的从地方扩散到长安周边。皇城内外根本就是控制不住的灾民和患了重病的百姓,满地尸骨,却找不到医治的方法,情况极为险峻。
据说此疫情难以医治, 一旦感染,便会浑身高热神志不清,腹泻无力, 许多百姓活活烧死的都不在少数, 太医却找不到医治的方法一时间只能任由疾病肆意。
大灾大难面前人的生命才是真正的脆弱,一时间穷人连带着死后的棺材板都难以制服,乱葬岗不知又平添了多少具无名尸首。
民间疾恐愚昧的百姓甚至认为那是烟瘴毒气中夹杂这厉鬼,毒鬼所过之处吞噬活人的灵魂性命无一生还, 人们只能乞求上苍, 无助的坐以待毙。
更有百姓传言此乃天灾, 上天降罪于皇室,不顺天道不为民生,大旱之年依旧选秀, 当今天子弑父杀弟等有关皇帝的传言纷纷流露。
满秋坐镇宫中为皇宫众人想方设法防治疾役, 尤其是各个宫中负责采办的宫人, 入宫之后都要隔离, 各宫各院熏醋烧艾草, 又命令各宫绣娘赶制香囊并在香囊内放置菖蒲艾叶白芷等药草时时熏染防治。
皇子公主每日所穿的衣服需要用开水浸透, 每日用艾叶菖蒲熏染,无事不得出宫。
所有的太医严阵以待,谨防各宫主子出现高热症状。
各宫一旦出现疫情,满秋便会命令立刻隔离,安置在独立的院中由太医亲自监管。那些病人的一应衣物全部烧毁,填埋一件不留!
可即便如此,这些也只能算是防治,皇帝为此忧心劳力却仍旧无法治疗病情。
可的确宫中众人感染时疫者甚少,满秋见到了效用急忙命令杜尚宫赶制一批香囊分发给朝廷各个要员府邸。
同时配好了方子让皇帝交给百姓,免费分发菖蒲艾叶等物。
宫中一时间烟熏火燎,带着浓烈的醋酸气和药物的味道,可时疫依旧严重,又岂是仅仅防治便可治疗?
满秋收到承安患上时疫的消息时,一时没忍住心中的惊恐,脚下一软,整个人跌坐在榻上。喘息片刻,便扶着文洁的手,慌忙起身。
她对众人吩咐道:“让念念到瑶光殿主持瑶光殿一切事物,把承淇和承安送到林德妃处”她强制自己镇定下来,“替我便告诉德妃娘娘,若我此去不回”她目光坚毅“求她念在多年姐妹情分上,几个孩子全部交给德妃照料!”
说罢,便带着文洁匆匆离开,只留给众人一个决绝又单薄的背影。
她把承安安置在瑶光殿的冬春阁内,只留下两个心腹丫头和文洁,彻夜照料,不问内宫事。
那孩子一直身子很健壮,却不知为何突然感染时疫。躺在床上高烧烧的浑身滚烫,满秋不停为他用酒精擦拭,可是却不见体温有半分下降。
“冷……好冷,阿娘”他胖胖的脸蛋此刻泛着渗人的白色,脑门的温度让人觉得烫手,他却嘴里不停说自己冷,甚至随意说着胡话。
小胖子这般让人心疼满秋只能不断宽慰他,一直说“阿娘在呢,阿娘在呢”她想告诉他无论怎样自己都会在他身边,哪怕黄泉路上害怕了,她都在呢。
皇帝把太医院未曾出诊的太医全部找来照料承安,可是只听到那些老学究唉声叹气的样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日两日,这孩子用眼见的速度变得瘦下去,却始终高热难散,整整两天满秋也不曾好好合眼。
她的衣食起居都禁锢在这座小阁楼内,换下的衣服直接交个外面的宫人烧掉。每日五次,命令宫人在阁楼外面熏艾。
几位皇子公主绝对被她禁止在阁楼三丈以外,纪找来……”
“章纪?”她赶忙回过头,看着文洁,“快去找章纪,承安要见他,如果那人因为承安重病不肯见他,就算强押,也要给本宫押进来!”
文洁赶忙离开。
“阿娘……我知道你心疼我,我也知道因为我母亲的原因,你想把所有最好的都留给我……”承安握着满秋的手,他手上的温度烫的吓人。“可是阿娘,我不想当皇帝,当皇帝太累了,你换承淇来好不好?”
她哭着点头,“你好起来,只要你好起来,怎样阿娘都同意好不好?”
承安笑笑,然后继续昏昏沉沉的入睡。
大约是精明老道的御医都看出雍王应当救不会来,于是大多选择照料家族强硬的皇后,满秋身边只留下两个小太医面面相觑。
章纪到的时候,承安已经人事不省,她不敢让他硬生生受着高热,发了疯似的用冰水为他降温,可如此也不是长久之策。
幸好,章纪匆忙赶到,纪说他翻了几夜医书,才找到前朝有个时期流传的一个时疫与此次大规模病症极为相似,他急忙从官袍中掏出皱皱巴巴的药方来,目光越过众人看向承安。
他眼底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和憔悴,青色的胡渣布满下巴。
这孩子也是有心了,满秋把那张药方给小太医看。
小张太医一脸激动,抱着这那张破旧的黄纸手舞足蹈,“这可是前朝神医留下的传世之方,‘大黄活命丹’,传闻此方能解天时疫病,早已失传多年啊!”
满秋快要急死了,这孩子只顾高兴也不知能不能救下承安,小张太医倒是兴高采烈的拿着药方去配药丸,还说定要试试奇效。
她只得面色复杂的望着章纪。
文洁说的有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