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了个房
吕林兰回来的时候,陶念等四人还在紫文轩喝茶。
“你们怎么还在喝茶?茶味没淡吗?”吕林兰问。
没问凉没凉。修仙者,要使手中茶不凉,有的是办法。
邱书仪说:“还行。这茶,刚喝的时候,感觉一般。久饮之后,却回味绵长。很适合用作功夫茶。往后,可以弄点。”
陶念则问:“怎么样?学了多少?”
“我出马,自然手到擒来!”吕林兰说完,一弹指,右手食指尖,就出现了光团。随即,分别弹往四人眉心。
陶念体会了一下,说:“就只是普通日常会话啊!”
“时间短任务急,我还能怎么着?”吕林兰说。
邱书仪说:“那,我们是不是公开出去一趟?不然没法解释我们怎么学会说话的。”
吕林兰说:“我们两个出去就行了。你是贴身侍婢,我是参谋侍婢,有我们两个说话,就行了。”
——
吕林兰和邱书仪再出去逛了一圈,找了家当铺,用灵石现做了一颗珠子,当了二十两银子。
这儿需要补充交待一下尺寸。
未开采的灵石,有大有小。开采,加工之后,就有了统一尺寸。符合统一尺寸的灵石,才能够成为流通货币。
其大小,就跟麻将牌差不多。
吕林兰用一块灵石,现做一颗珠子,珠子的直径,也就是麻将牌的厚度,十五毫米。
吕林兰所在的克拜根波大陆的货币,并没有用到灵珠。
直径十五毫米的珠子,因为是灵石做的,晶莹剔透,看上去相当高大上。所以才当了二十两银子。
当了二十两银子,并不表示那颗珠子只值二十两银子。有两个因素在贬值,一是当铺,二是战乱。贬值之后,才是二十两银子。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二十两银子,就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同时也指用于征召的文章。
关亭接了檄文,另两名文臣也凑了过来,一同观看。
檄文针对的目标,是尚德王爷。
皇帝的兄弟,封王,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这个尚德王爷,并不是皇帝的兄弟,而是皇帝的叔父。他这个王爷,是上一个皇帝、也就是先帝封的。
当今皇帝,尚且存活的兄弟,还有三个,同样封了王。这次檄文,没这三个王爷的份。
为什么针对尚德王呢?
是因为,尚德王爷走兵勤王了。
——
“勤王”中的“勤”,字面上,是帮助的意思。实际上当然不是。
帮助,乃是平等关系或上对下关系中的行为。作为臣子,谁敢说自己能帮助皇帝?
因此,“勤王”中的“勤”,字译,应该是殷勤的意思;意译,则是殷勤服侍。“勤王”,就是殷勤服侍于君王。
比“勤王”更容易懂的,还有“清君侧”。
总之,君,必然是好的。但君侧的人,就不一定好了。古代的政变,多半都用这样的借口。
——
尚德王的勤王,是不是借口,很难说。
这是因为,当今皇帝,的确荒淫无道。皇帝都这样,皇帝身边的人,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赶走皇帝身边的奸佞,还一个质朴的皇帝,这个理由也还行。
是不是借口勤王、实为造反,还得取决于尚德王本人。
但可惜,由于信息不畅,再加上朝庭的刻意压制,世人对尚德王并不怎么了解。
——
尚德王起兵勤王,皇帝自然是不同意的。
相距还远,皇帝就派员过去斥责,并命令尚德王转回自己封地。尚德王不听,继续逼近,最终兵临京城。
京城,自然是有卫戊部队的。跟所有朝代一样,卫戊的特点,就是忠诚和装备精良。
有了这两项之后,再不咋样的卫戊,其战斗力也是有三分的。
于是乎,三万卫戊部队,据城而守,抗住了尚德的十万兵。
这表明,不管尚德王是好是坏,他都在造反。
——
刚开始,皇帝没想发布檄文。
后来,在卫戊部队的将领阵前被斩,以及卫戊部队多次失利之后,皇帝慌了,这才发下檄文,邀天下所有英雄,进京勤王。
——
关于勤王,关亭自然想去。
这是因为,要成大业,没有人才不行。要吸引人才,没有声望不行。
勤王,等于就是提供了一个赚取声望的舞台。
但是,关亭手下四县,武将只有四个,文臣只有三个,士兵只有两万。带多少人去勤王呢?
如果人带多了,盘踞在文海郡另外两个县的郡守,焉知他不会抄关亭后路。
——
一个文臣说:“主公,郡守手里,士兵不路一千,他应该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个文臣说:“郡守手里没兵,但那两个县令手里有兵。郡守,至少是名义上的上司,在明知道会取胜的前提下,郡守向县令借兵,县令会不借?”
“唉,如果能够先把那两个县兼并过来就好了!”关亭感叹。
前一文臣说:“既然这样,不若主公召集所有人,大家盘算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
关亭一想,很有道理。行不行,商量了再说。于是,关亭就叫了人,分别去通知三个武将和剩余那个文臣。
——
关亭以及那两个文臣因为心中有事,就没有处理文案了。
这之后,吕林兰五人回来了。
高秋,身份是小姐。五人以高秋为主,但她却不宜直接与外人交谈。
上前交谈的,自然是演技精湛的邱书仪了。
邱书仪没多事,开门见山,直接说起买房的事。
这座县城曾遭兵乱,房屋损毁严重。启动的重建计划里,最值钱的部分,是官属区。第二值钱的部分,则是附属租赁区。
关亭原来的想法是买一套官属区的房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改变了主意,将租赁区的一套房子,以一年六十两银子的价格,租给了吕林兰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