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刺明1637 > 第125章 养心殿议事(二)

第125章 养心殿议事(二)(1 / 1)

养心殿议事(二)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yù”,意思就是:''修养心xing的最好办法是减少yù望。'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并赐给嘉乐若干衣物用具等。养心殿外院的矮小房屋是太监值班的处所,官员们就在这里等候皇帝召见。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死后,西太后施展计谋除掉了辅政八大臣,从而得以控制皇权。在同治和光绪皇帝年幼时,养心殿前殿的东暖阁,曾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和东太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现在这里的陈设,就是光绪皇帝年幼时期,西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场景。当时小皇帝坐于前座,西太后坐于后座,两座之间由一道黄sè纱帘隔开。所有的决策就由黄sè纱帘后的西太后作出。西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之久。

养心殿的西套间原是皇帝读书和休息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得到了王珣的”泊远帖”;连同他已经得到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为三件稀世珍宝。这处珍藏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就被称为三希堂。三帖中《快雪时晴帖》现藏在台北,另两帖,现藏于故宫。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看着这幢不巍峨、不奢华、不雄伟但是却是每位帝皇都会休憩的小殿,陈洪谧和杨嗣昌还真的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对于那位皇上的心思他们忽然觉得真的很难猜的。

陈洪谧轻拉了拉走在前方的王承恩的衣摆小声询问道:“王公公,皇上找我俩人所谓何事?”

最新小说: 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 手握空间聊天群,炮灰女配飞升了 墨燃丹青 带着手机当知府 冷宫皇后之青楼魅影 魅世倾狂:御神三小姐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命中注定遇见你 好婚多磨 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