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湖亭决裂
此为防盗章 年华想, 他会考问她, 也或许会责骂她。但她终究是高估了自己,人家是太子,逼格略高。他只问了一个很值得探讨,很深奥的问题。
“你在那假山上待了多长时间?”
年华微愣。这回答就难了, 人家那边热火朝天的行刺太子, 你这边如果早就在上面了, 岂非是看太子热闹?但你若是刚刚在上面,岂非又过去恰巧?正思虑着怎样中和这个答案时,头顶又有声音传来。
“既是救孤有功, 便赏吧。”
年华微楞,众人微楞。看着渐渐远去的太子身影, 年华想太子今日可能是受了惊吓,脑子有点不大好使。只是那齐阁老临走时看她的表情实在是不怎么好看。
顾珏暔弄明白了状况, 走到她旁边的时候, 低声挪揄了一句。
“本候看你,当真是一匹好马儿!”
这一夜,注定不平凡。年华似锦,岁月流长。又哪里能想到,她以后的似锦年华, 全都是他一手编织,根本容不得她半分自由。
-
闹剧过后的的里衿。年华平日里不太注意这些,如今一看,越发的自恋。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话果然没错。
府中管事安排她从公羊晴的晖玉院中搬了出来,独居一院,名拾玉院。如今官衔在身,便多有人来往,她都一一应承,将面子活儿做足了。今日是她入御史台的日子,可她这官当的着实霸气,实打实的只挂个名头。前来的内侍嘱咐说,她不必日日去往御史台,只需每月初一十五报个道就成,说到底还是太子府中的人。
依照礼数,她应先去拜跪太子,可是那边院中来人,只说让在房外行了礼数就可。于是年华就在太子房外由内侍领着,行了三拜叩首大礼。伏在地上,一步一步听内侍指引去做。古老繁碎的礼节,让年华觉得有些吃重,但心里却又有丝丝欣喜之意,不知为何而起。
房门始终紧闭,她想这人应该在忙。亲政十一年从无惫怠之时,每日阅章听奏。若是不费出一番心血,怎有今日的人人敬畏。当日她代父守城,仅一城百姓安危尽系与身,便已是沉重不堪,何况他是将整个天下担在自己身上。思及此处心里点点心酸,不知为何而起。
像是有什么东西变了质,又有什么东西迷乱了心。
她其实从来都不敢想,当年舂陵之战的万一不是她所能接受的,又该怎么办?她此生惟愿重拾家族荣名,免天下人嘲,免世人怨!但她会辅佐他,只因他会是一名好的君王。
从太子府到御史台的路程并不远,没有带上幺儿,不想太过招摇。离御史台尚有一段路程时,早早有内侍候着牵引她下车步行。一路上,也给她讲解诸事。
这御史台也作御史监,内有宪台和兰台之分。宪台为尊,有御史大夫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干的都是些实事。而兰台则是负责抄录卷宗,归类布置。说白了一个台面儿上干事,一个台底打下手。而女官皆是在兰台任职,说来也是无足轻重。
领头的内侍监解释说今日正道修葺,便寻了偏道入兰台。只是这偏道会经过一个甲级校场,有些嘈杂。年华看似规规矩矩走着,眼睛却是四处乱瞟。新鲜劲儿过去了,这服饰就压得她极不舒服。
这时不知从哪里突然传来一声金鸣,响彻天际,惊吓到了一众人。她寻声音看去,发现是到了那内侍口中的校场。听那内侍讲,这校场建在御史台后。正道走是瞧不见的,平日里多是些王孙贵胄在此武射,今日似有一场骑演。
年华看那校场极大,各方面又修整的大气,极是恢弘。为甲级的,想来也是最好。宗亲皇族,世家子弟,大多都喜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