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的生意(二合一)
李峰和所有其他关注华夏联盟的人一样,在得知禁令解除的消息后,制度。
还好这里是唐王朝,凡人不值钱,前阵子那个女工的手被飞梭刺穿就是应为他们主管让做的。
这要是在华夏联盟,少说也得赔几千块,在这里一百个金币就打发了。那个主管还屁事没有。”
“哎算了,管那么多干嘛,咱们再有一个月就回去了,这一个月好好培训吧。”
从这些外派人员的聊天吐槽中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关键的事,那就是工人素质和管理素质非常低下。
华夏联盟的工人在也怎么说最低都是炼气境修士,而且入职还要进行扫盲,最起码要认识字啊。
而李峰这边完全不同,农民从地里面拉出来直接就去培训上岗。
不仅纺织机,蒸汽机上复杂的按钮把柄不知道干嘛的,甚至连基本的机器参数都看不懂,没办法不认识字啊。
工作人员只好从教识字开始,可是他们又不是专业扫盲的,教起来效率极低,全凭工人把机器上面的字死记硬背。
往往在工厂看到的画面是一边是轰隆隆运作的机器,一边是工人在走神背机器上的字。
这样可以说是非常的危险,可是那些管理人员却是不管不问,有时候还经常满身酒气。
这样的工厂三个月培训可以运行已经是这些人的极限了。
不过李峰和任海江对此并不在意,他们不知道华夏联盟的工厂怎么运行,还以为这样的是正常现象,甚至在视察后还非常满意。
三个月的筹备,纺织厂终于开始运作起来,随着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精布运往服装厂,华夏联盟的工人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李峰和任海江则是满心期待着生产出来的成衣可以依托价格优势击垮李阳的服装厂。
可是第一批成衣生产出来后,经过计算才发现,他们的成本价居然比李阳的卖价还要高。
经过认真的核算后,两人才发现了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便是两个方面,一是他们请的管理人员都是当地门派的弟子,这些人丝毫不懂管理,机会过几天就出安全事故,每次事故都要停产半天。
这些人每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有时候还贪污厂里面的进货款,收取棉商的贿赂。
而李阳的工厂聘请的管理人员都是华夏联盟的人,最低都是中学文凭。工人上岗前也要先在扫盲班扫盲。
对于这一点,李峰让任海江亲自负责纺织厂和服装厂的管理,从新开始雇人这才算解决了内部问题。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却让其很棘手。甚至无能无力。
那便是运输成本!
唐王朝可没有水泥路,汽车火车这些现代化运输工具。
有的只有马车和望山跑死马的大量山路。即使平原地区,一遇到下雨,道路便泥泞不堪。
最后经过核算,运输成本居然比购买棉花的成本还要大。
已经占一匹布料总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其实李峰遇到的事可以说是大部分回国建厂的人所困扰的。
他们满心欢喜的回国建厂本想着凭借低价的人工和原材料发发财,可是低下的人口素质和糟糕的交通情况却打碎了他们的美梦。
生产出来的商品居然比在华夏联盟生产出来的还要昂贵。
这时候他们才想起来当初说过的那句话,“我不出口给你们,是为你们好啊!”
这些土豪们现在投资了这么多钱,却发现并没有预期的收益,一个个在想起这句话都犹如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
没办法只能要求他们各自的皇帝国王们去修路了,毕竟这可是大工程,即使是商未央也才勉强能玩起。
而皇帝国王们也不愿做这个冤大头,则是本着谁享受谁掏钱的原则告诉这些人,想修路可以,但是得掏钱。
王公贵族们一看是这么哥情况,既然要掏钱还不如他们自己修。各个王公贵族便聚集到一起商量着修路的事。
可是会议却不是那么好开的,有的要运棉花提议修一条种植区到工业区的路。
有的要运铜矿则提议修矿区到工业区的路。
总之各种方案全都是为了自己的产业着想,一人修一条这些人肯定是修不起,再吵了一段时间后,工厂的压力终于让各方达成一致。
既然大家都要占便宜那就都不要占便宜,直接修一条主干道远离所有人的产业,大家在各自修自己的路去接到主干道上。
这样的道路规划在商未央看来简直就是闹着玩,可是是在这些王国,帝国,不断的被他们的王公贵族所同意。
等到一个个方案被批准,这些王公贵族们这才想起来,貌似修路的钢筋水泥,或者铁路火车都需要从华夏联盟进口。
这时终于有人感觉到,他们可能是被商未央给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