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度鬼传 > 第七十章 鸟亦有道

第七十章 鸟亦有道(1 / 1)

鸟亦有道

鸟亦有道

在这样的地方谈论道和道教,让我和大舅感觉有一些有搭的感觉,因为这书院简直太国学了,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一种古老的东方文化。

大舅说,其实道道教的文化发展是和整个中国的发展分不开的。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由于门阀族阶级的改造,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革,从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团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当时中国的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东晋以来,佛道二教兴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经典传播其教义。佛教的经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书籍以及供鉴佛教的经文了。东晋以后新的出的道经以《三皇经》《灵宝经》《上清经》这三组道经最为重要。即三洞真经。

《三皇经》在元朝被焚,现已失传。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经》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经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将,五岳四渎之君,魂魄邪精的隐讳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书吞服或佩带,便可以召神灵役鬼怪。可谓学习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岳真形图》是一类似印章的图版道士佩之,,神群灵奉亲迎。《灵宝经》也是由葛氏家族传播的一组道经。其中《灵宝五符序》三卷收录于《道藏》字号。内容为养生求仙之书。上卷为存思服气之术,中卷为服食草木药方,下羊为佩带或吞服之符录以及成仙之法。

说起来,这道教是以思想为基础的来构造道教修炼方术,是东晋灵宝诸经共同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灵宝派,注重斋戒科教,劝善度人,是灵宝派的两个显著特点。这一派的形成与南朝了陆静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关系。

《上清经》是东晋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组重要的道教经典。上清经的问世及传布,在道教内部开创了一个新的派别——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现存《上清经》中,诸如金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歌颂礼赞,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术应有尽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经三十九章》《雌一玉检五老宝经》《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被称为道者三奇。其内容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术最有特点即存神炼形之术。当今搞符咒术的必须学会存想之术。说明人体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肾藏精,五藏尽伤则五神离去。现《正统道藏》洞真部所收录的《大洞玉经》为南宋茅山传本。

陆静修生于公元406年,为晋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师。也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师。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他首先创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分类方法。即将道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类。三洞四辅不仅是一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阶级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圣。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历经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在当时称其为山中宰相,道门学者。南朝时期的达官显贵纷纷拜于其门下,足见当时之显赫地位。陶弘景在实际研究操作中严谨地将养生术,炼丹术,医药学用之于实践,为道教上清派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他将茅山(今江苏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与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后来也被称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杨曦为制度,加强了对宫观设立的审批与限制。设置了道冠职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职官体制最复杂,最完整的时期。规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龄,第二是家长同意,第三是不违法背俗,第四是必须礼师。又规定了道教的等级即紫衣师号等级制度。规定真人只用于封神,金门羽客,高士是指志行高尚之士,炼师是指一般道士。师号是政府代表皇帝赐给僧道的称号,它具有赐的政治特征,道号是为学道或好道之人的别称,自行随意而取的称号。

这道家思想是说起来没完的,我和大舅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前院,老远来处就能听到有鸟在叫,这鸟对于我来讲可是太熟悉了,当我和大舅看到这鸟时,我们都愣了,不是我们想像的画眉或是百灵什么的,而是一只精美的笼子里养着一只不知名的鸟,但这鸟的精神头可够旺的,叫个不停,它这一叫又把我带顺了那些自由的生活。

说起这养鸟,当属过去的老北京,大茶馆是养鸟人的俱乐部,这是尽人所知的。鸟的种类,大别有二:一是歌鸟,以善鸣为前提,如画眉、蓝颏、红颏、百灵、黄雀等是。此等鸟类,不仅善鸣,而羽毛相貌,亦须出众。至于笼子、食水罐等类,无一不讲究,无一不精良。养鸟者,清晨而起,提其笼,以蓝布罩罩之,出野处,走十余里,谓之溜鸟。然后进城,至常至之大茶馆,悬笼于鸟架。出茶叶,使堂倌泡之。又出鼻烟壶,倾少许于翡翠之烟碟。少坐。然后以布掸掸其鞋,呼水净其面,半箕而坐,翘其一足,置别膝上,为状至适。于是口品茗而鼻嗅烟,与鸟友大谈其鸟史。谓某人之红颏,某公爷欲以十三太保车易之,某犹靳不与。又谓某人之画眉,奇种也,徧身如雪,为生平所未见,八额驸以千金易之,某本愿与,惟出价之后,苟不出售,恐鸟有不祥,是以忍痛割爱云云。凡此之类,皆属歌鸟。鸟之歌,有净口脏口之分。净口者鸣声嘹亮,套数甚多,而又无嫌忌之声。斯乃上选。脏口者,其鸟已染嫌忌之声,则一文不值矣。大凡善鸣之鸟,每效其习闻之声。棲陆者习陆鸟之声,近水者多水鸟之语。惟养鸟者,反其习性,戒其自然,使陆鸟歌水,使水鸟歌陆,调练演习,厥功甚勤。故一鸟之成功,养之者已不知耗去几多心血矣。歌鸟也需训,语云:“虽小道必有可观”。所谓可观者,不必定在技术方面。可观与否,要在有无规矩。有规矩那就可观,乱七八糟那就没什么可观了。养鸟社会,无形中也有好多共守的规矩,就如一头新进之鸟,不问其为画眉、百灵、红蓝颏,要想使该鸟口净,技艺上达,必须使先进之鸟,徐徐导之。此等领导之事,谓之压鸟,又曰上口。上口时先进之鸟如师,后进之鸟如弟子。先进之鸟大敞其范,鼓翼而歌其得意之作。新进之鸟,则以布罩密闭其范,悬于师鸟之侧。师之鸣声套数,弟子于范中倾耳而听,心领神会。如此循循善诱,经许多时日,新进之鸟,能效其声。再加以人功之调练,于是此鸟始成上品。惟鸟之求师亦犹人之求师问友,必恭且敬对于师友,优礼有加,始获教益。否则无有教之者。惜也!此等礼数,鸟不能为,皆系养鸟之责任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鸟,应该属于这一类,因为它的叫声里充满了乐律。

第二类是技鸟,这样的人在过去在大茶馆中时时见之。盖演技已完,必到茶社以资休息也。此类之鸟以梧桐为代表,锡嘴燕雀交嘴呼不喇等闲亦有之。梧桐不知其本名,俗呼曰梧桐。吾以为应当书作鹊雕。字书中虽然没有这样的字,杜撰这两个字也未尝不可。鹊雕为状,头部黑色,背灰色,翼黑色而有白羽,腹部灰白色,尾黑色,间有白羽,嘴大,黄色,而有黑斑。黑斑多者,其年最稚。爪腊色。体重六两至八两。以演技故,体质轻小者为贵。技鸟所演之技,大抵皆为衔丸之技,俗曰“打弹”。以牙制之大小二丸,如桐子大,鸟人托鸟于掌,先抛其小丸,鸟飞而衔之。若新进之鸟,第一丸始出,第二丸即须续之。若在先进已成之鸟,则第一丸虽出,第二丸则久久不出。斯时也,衔第一丸之鸟,则围绕鸟人,盘旋而飞,为度不疾不徐,状至闲雅。高度去地不过丈余,且盘旋一周,其外围必扩大一次。多年老练之鸟,能飞至十三盘。鸟人默誌其数,度其数已足,则扬手抛第二丸。第二丸以高为妙,人目不能视,鸟则鼓翼而上,仰首以承其丸。于是二丸在口,依然飞至主人掌上,吐其丸。若曰:幸不辱命者,主人则饵以小麻子,以嘉奖之。少憩再抛。观众莫不叹异称奇。鸟人之得意盖可知矣。

这过去的茶馆里不管是听叫的还是玩技艺的,鸟都不少,而不管哪种鸟,这选鸟则很重要。鹊雕之性质,至为温良,虽新捕得者,野性亦不甚大。抛丸时常在大街,行人车马,以及围观之人甚众,鹊雕则向无惊飞之弊。最奇者,鹊雕衔第一丸盘旋飞绕时,每每穿行人而过,且其圈周愈展愈大,仍能目视主人,留意第二丸之上抛,非聪明绝顶、且有耐性者万不能办。而鹊雕之价值,所以高过他鸟者,亦在此。

普通爱畜鹊雕者,每自行调练,有养至四五头者,富室大族,则聘鸟师养之,谓之巴式。当年之鹊雕,艺不能不进,但为初步教练而已。老练之鹊雕,多经年所,有养至十数年者,闻其打弹时之转盘,每一年增加一圈,故老到之鹊雕最为可贵。演技之鸟,大抵在阴历九十月,过此以往,则不复演之。平日以华美雕花之木棒架之,及鸟脱毛时则须入笼。脱毛时之饲养法,尤为困难,非有专门技能者,不敢轻言笼鸟。以羽毛换齐后,较之鸟在山林自脱者,尤为光泽,始为得之。不过这养鸟的笼子也着实是有讲究。鸟笼为养鸟之必需工具,然亦有文野精粗之分。精工之品,有一笼至数金者,附属之品,尤为精致,如食罐水罐,式样不一,以官窑所制者最为名贵,凡瓷器中有何釉彩,食水罐亦莫不有之,霁红、霁蓝、鹦哥绿、苹果青、葡萄水、娃娃脸等,皆一道釉也。青花白地、青花加紫、素三彩、豆三彩、锦地开光,以至于软硬五彩,应有尽有,且极精工。早年为鸟迷所必需,故价值亦极昂。自鸟迷失势,此类器皿,以无所用之,曾一度弃置,后因瓷价大涨,此类玩物中,殊有佳品,外人多喜购之,于是遂与古瓷并论矣,佳者亦至不易得。余收有大形食罐一对,青花加紫,作鹅卵形,瓷胎之坚腻,釉色之温润,在普通瓷器中,殊不多见。如以细木为架,置之案头,可作水中丞,则未始无用也。如今少有人能精此道,以上所述之鸟类,皆至大茶馆中所常见者。上述之闲人,为大茶馆常年之顾客。有此主顾,大茶馆即足以维持其营业,何况当差应役,各级之人,日须就食于大茶馆者,指不胜屈。如天汇轩特大之茶饭馆,千万人之食,咄嗟可办。最奇者,客人点茶,同时数十品,堂倌依次高声传于灶上,不移时菜来,向无错误。此等神技,亦惟大茶馆中有之,惜乎已成过去,后来者不复能精此道。大舅边和我说着这养鸟的事,边和我来到了前院,这里主人早放上了茶具,难道这是让们来喝茶吗?想到这里,我还真有点渴了,刚坐下,打开茶壶,就有一股奇香飘然而至。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二嫁豪门老公:萌妻不隐婚 四世三生几回欢 坑爹穿越:妖孽爹爹太闷骚 绝世神医之颜倾天下 天降萌宝:赖上迷糊娘亲 豪门萌妻:钱夫相亲一万次 魔主无良:绝色狂妃傲天下 萌妻来袭:欢喜竹马俏冤家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魂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