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战局
也不知是对宋江的话有所怀疑;或者晁盖这厮事到临头实在舍不得庄上的财物;还是这一群人的素质实在有问题。
总之这伙人拖拖拉拉小半天,直到捉捕官军已经一路飞奔至距东溪村不足五里处,这伙人还在庄子里搬运金银珠宝,收拾行李。
最后连奉命一直关注此事的梁山密探也看不下去了,只得派一人骑快马跑过去,亮出梁山军的腰牌,说了一声“官军已不足三里地了”。
晁盖这伙人才着急忙慌的骑着两三匹马,架着两辆四轮马车,慌作一团的出了庄门向东,往梁山泊方向而去。
原来郓城县距离梁山泊西岸不过二十多里,而东溪村又在郓城县东边十多里,因此晁盖和梁山军也算是近邻了。
吴用不会骑马,他坐在楶统领西军时,就用这套战法多次重创西夏军。
洪德堡之战章楶用此战法,引诱梁太后(李乾顺亲娘)倾国而来的数十万大军攻打洪德堡(砦),然后伏兵尽出,杀得西夏军大败,死伤无数,两梁太后也差点被俘。
之后章楶因为宋神宗老婆高太后的原因被调走,西军又被动挨打,幸好高太后很快死了,宋哲宗立即调章楶到关西统领西军,立刻又用这种战术积小胜为大胜,打得西夏节节败退。
所谓的堡垒战术和浅攻战术其实就是以堡垒一点一点推进,借助堡垒为依托,宋军对西夏进行突袭和劫掠,类似于打游击瞅准机会打完就跑,你追我就缩回堡垒防守。
然后西夏被骚扰得郁闷了,于是就有了平夏城之战,西夏又是倾全国之力四十万大军来攻打平夏城。
当时的情形可比陈宗善刚才说的情况危急多了,西夏军十三天内日夜不停的猛攻平夏城,甚至还用了挖地道、冲绷和楼车等战术;
而平夏城内的西军却只有两万人,硬是顽强的守住了城池不失,并使得西夏军损失惨重,为其他宋军的支援和反击赢得了时间。
最后西夏军久攻不下,粮草已尽,且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只得连夜撤退。于是各路西军抓住机会反击,一路追杀,只杀得四十万西夏军差点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西军虽然在平原作战打辽国不擅长,可是依托城池和堡垒打防守;还有依托堡垒搞浅攻偷袭和诱敌深入打埋伏却是极其擅长的。
林冲才不相信西军会守不住外围西夏军的猛烈攻击。
除非是童贯又脑子发热,轻敌冒进;或者西军内部各统军将领抢功,见死不救,互相拆台。
所以,林冲以为西夏战事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个时候,梁山军怎么可能千里迢迢去打西贼?
现在过去把西夏的主力灭了,然后让西军腾出手来打自己么?
最好的情况还是西军和西贼慢慢的打,打个一年左右,那是兴庆府应该被攻陷了,前来救援的西夏大军也被西军消耗的差不多了,然后西军再一举攻下西夏的其他地区。
但西军也不可能没有损失,而且西夏各地也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当顺民,因此西军肯定要留在当地驻守镇压,三四年时间应该都无暇东顾。
这样才符合梁山军的利益的嘛。
不过辽国确实是一个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