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会
天门和两个侍卫被“拜上帝会”的人截住。
那帮人有十几个之多,几乎都是一个形象,前额的头发长得蓬乱稀疏,后面的发辫散开,任乱发披在肩上。
个个扛着棍棒铁叉,贼眉鼠眼,流里流气,瞧着便不是善类。
天门记起“推背图”上的程,韦昌辉将天门朝前一推,道:“大哥,宋师爷,你们可认识此人?”
洪秀全摇头道:“不认得。”
宋得明见是天门,激动地站起来,口中“咿呀”惊叫。
天门打了个揖道:“宋大爷,你让天门找得好苦!”
洪秀全问宋得明:“宋兄认识他?”
宋得明一脸愤怒表情,摸笔在手,疾疾写道:“此人是朝廷细作,速杀之。”
天门离得远,没看清他写得什么,瞧着情形却不大妙,道:“天门得罪满清皇帝,被判流放,一路上便打算好,要来投靠教主和宋师爷的,请教主明察。”
洪秀全对宋得明言听计从,并不多问,道:“韦弟,你去妥善处置吧。”
韦昌辉捏着天门的脖子,只一提便拎将起来,丢到门外,随后在背后踢了一脚道:“自己跑到这儿来找死,怨不得别人。”
天门只认识宋得明,偏偏他又哑了,想解释却无法对话,被韦昌辉几下便拖到了村后山林里。
“江晨呢?他应该在这里呀?你去叫他来,我有话说。”
“还说个屁,宋师爷都说你是细作了,说吧,你准备如何个死法,是我活埋了你呢,还是你解带自缢。”
天门道:“小爷我以为你们是能成大事的人呢,却原来是乌合之众,见人便杀便抢,怪不得一路上提起‘拜上帝会’,百姓都叫你们‘阎罗会’。”
不知是神明冥冥之中的指引,还是歪打正着,韦昌辉对这个称呼有着切肤之痛。
原来,去年春天,冯云山去圩子里传教,惹恼了一个乡坤。那乡坤竟将他抓起来,交给官府,告他聚众闹事,有意谋反。
韦昌辉变卖田产,又号召信徒捐款,买通知县张烈,才把冯云山救出来。
冯云山出来后,听说韦昌辉把田产卖了,心里大为过意不去,有意要替他追回财物,便暗中鼓动教众去县衙示威。
结果是“拜上帝会”和官兵打了一仗,却大败而溃。那一仗,“拜上帝会”死了不少人。而且官府发出通告,不许“拜上帝会”再公开传教。
冯云山的威信迅即降下来,眼看“教主”的位置将要不保。他便恼羞成怒,急欲证明自己,带了几个亲信,开始暗杀活动。只要遇着官府的人,甚至是和官府交好的乡绅,一律杀掉。
韦昌辉有个远房亲戚,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只因和县令吃过一回酒,竟被冯云山暗中诛杀。
为此韦昌辉的亲戚闹上门来,指着韦昌辉的鼻子,大骂他是“活阎王”,“拜上帝会”是“阎罗会”。
韦昌辉对冯云山大为不满,和冯云山大吵一架,将他赶出了金田。
冯云山辛辛苦苦在金田创立“拜上帝会”,不甘心拱手让人,便将洪秀全请来,欲说动韦昌辉,重新合好。
任洪秀全巧舌如簧,百般劝解,韦昌辉死活不同意。后来是宋得明从中斡旋,提出“拜上帝会”由洪秀全做教主,他才原谅了冯云山。
从此以后,韦昌辉最不愿别人提“阎罗会”这三个字。
天门一句话正戳中韦昌辉的痛处,他怒道:“谁叫我们‘阎罗会’?我们只杀贪官,从没杀过好人。你是朝廷的细作,比贪官还坏,对你这等人,岂能有仁慈之心。”
“我和宋师爷有些误会,他便诬我为细作。你不会想啊,我若真是细作,明知宋师爷不待见我,岂能自投罗网!”
“你们究竟是何误会,他一见面便要杀你?”
“这话说来可长了,容我些时间,和宋师爷好生解释一番,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韦昌辉冷笑道:“你少来糊弄韦爷,我瞧着你心怀鬼胎,巧言善辩,宋师爷说的定然不错。”
韦昌辉说完,再不容天门说话,从腰间解下裤带,搭到树杈上,再朝天门脖子上一绕,系个活扣,用力一拽,将天门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