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老泪
岁月总是不饶人的,自己即便是花容月貌,但也抵不住这些年轻的小姑娘,一个个出落得愈发水灵。
“娘娘!您怎么取笑婉儿!”
婉儿顿时害了羞,红着脸扶着袖就要离开,但身体刚移动了几分,却猛然间转过来头:
“娘娘,您可一定要离开这鬼地方,要不然,您这举世无双的美貌,也只能是虚长了。”
一句话,把皇甫兰儿的眼泪都引出来了。
她又何尝不想到冷宫之外的地界,去体验岁末年底的繁华,又何曾不愿,见到自己的父母,扑进他们的怀里,诉说着相思之苦,又怎得不想,扑进那即便是曾经冷落她的男人的胸膛间,倾吐着这一世的积怨与忧伤?
罢了,凡事不能急躁,她自是会稳着行进便是。
时间又漫过几日。
因了皇甫兰儿的要求,婉儿最近在宫中走动的时间都少了。
但每次都会带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有白色的宣纸,有竹架,益有简易的笔墨纸砚,还有一只小小的蜡烛,和少许的浆糊。
望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婉儿脸上布满疑虑:
“娘娘,您确定此事能成?”
她指着地上的散乱道。
“当然,尽管不知道我是何时掌握了这项技能的,但心中却有清晰的想法,反正时间还早,我尽可能多尝试一些便好。只是你这边,材料若是用完了,可还有多余的呢?”
听到这话,婉儿立马点头:
“娘娘,您尽可使用便可。”
皇甫兰儿伸出纤纤细指,轻轻点了点婉儿的额头,道:
“我就知道,你这古灵精怪的脑袋,想要什么没有!不过我自会节省点用,最近皇太后大寿之际,你还是少往宫内走动才行呢。”
“是呢!娘娘!”
婉儿笑着答道。
转身便投入到了制作中去。
两人时不时的发出几声轻笑。
暂时温暖了这冷酷的宫中生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冷宫中的日子,变得不再那么难捱了。
“青儿,快来看,本宫这副百寿图,做的可还精细?”
坤宁宫,一大早,就传来皇后的声音。
青儿端着燕窝粥缓缓而至,她却没来得及看那张字,而是望着满眼疲惫的皇后,心疼道:
“娘娘!您这几日未眠,身体可曾吃得消!”
皇后听后打了一个哈欠,也便起身活动活动筋骨,道:
“皇太后大寿,父亲说她早就不稀罕什么奇珍异宝,想要的,无非是这些妃嫔们的在意而已。所以,哪怕就是熬出了点病恙,本宫也要将这份真心呈上才是啊!”
“反正青儿是说不过您,但这燕窝粥,您倒是要多吃几口的。”
“那自然!”
云珊一宿未眠,也是觉得口干舌燥,端起燕窝粥,就想尝上一口,但看到青儿转身去拿别的东西时,急急忙忙拦住她:
“赶紧帮本宫瞧瞧!”
青儿本就是从丞相府陪嫁来的丫鬟,自是跟云珊关系很熟,所以二人之间也少了那么多的尊卑之说,她当即笑着道:
“好好好,这就看看!”
云珊几乎满心期待,要知道,她本就擅长刺绣,因此青儿在这方面也学到不少知识,再加上她专门让青儿到宫中各个地方行走,为的就是开阔她的视野,让她在关键时刻能给自己个建议。
“极好。”
青儿中肯的点头,让云珊心中的担心坠落在地。
“只是,其他宫的进展如何?”
她早就派青儿,找人盯着,其他宫里的进展了。
皇甫兰儿那个小贱人,自是不用考虑了,冷宫之中物质匮乏,即便是她再天资聪慧,也无法做到让皇太后满意的礼物。
对于只知道用钱财来打点人的怡心,她也不担心,皇太后年岁已高,什么珍贵的物件没有见过?
所以无非她怎么挖空心思,也无法用金钱,堆积出一个极好的礼物出来。
考量宫中这些个妃嫔,包括新升上来的那些,都无足为惧,唯一一个让云珊有些担心的,怕就是那个叫做风韵的,她如今刚封了美人,正该是春风得意之时,却鲜少见她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听说皇上最近老是在她宫中停留,她,包括她的下人,都是一副云淡风轻之色,完全没有得宠的那份跋扈与嚣张。
这样的内敛之人,才是她真正担心的。
正思索着,忽然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那细碎的步摇,加上胭脂水粉的弥漫,云珊一闻一听间,就清楚是那些人来请安了。
于是让青儿迅速将百寿图,掩盖于书桌之上,便也正了正衣襟,准备洗漱去了。
“皇后娘娘还在洗漱,各位娘娘请稍等。”
她款步入净房之际,门口已经传来太监总管扬起的声音。
前几日……受了伤,云珊很是担忧,亲自命人去查探,还给了他诸多的名药,所以他病情还没好利索,便急急忙忙回到了坤宁宫。
还说,他清晰记得那刺客的体貌特征,若是哪天让他撞见,定会抓他个现行!
却没料,这又多日过去了,太监总管,始终未曾见到那可疑之人。
这事也终究是先告一段落了。
“姐姐!您今天的气色,真是如那春日的牡丹一般,让人看着都不忍心移开眼睛呢!”
随着云珊的缓步入殿,一个新升的才人,立马凑了上来,几乎是趴在云珊的脸上,来夸赞她。
这让云珊心里感觉一阵恶心,但她还是不着痕迹的从她面前滑过,然后做到了巍峨的大殿之上。
理都没理那人一句。
那人也便闭了嘴,但脸上的那份张狂之色,倒是被众人看在眼里,都笑在心上的。
“再有几日,就是皇太后的寿诞,不知道姐妹们,礼物可都准备好了?皇太后这人爱好珍宝,大家也都是权贵之女,可是不要吝啬家里的宝物,都悉数送来才好呢!”
云珊淡淡的笑着,对着台下的众人讲。
众人也都矜持的回着笑,可心中却十分不屑,任谁都知道,这皇太后最不喜的,就是贺寿之时,大家穷尽财富,送来的珍宝。
毕竟文武百官齐齐朝贺,若是珍宝太过厚重,完全是助长了庭下众人的搜刮威力,即便是她心中真有所想,也不敢露于颜色罢了。
“那各位妹妹,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呢?不妨跟本宫说说,毕竟本宫从很小的时候,就在皇太后的身边行走,对她的脾性多少是了解一些的。若是你们送上的一些礼品,犯了她老人家的忌讳,本是送礼的好事,若是最终获得了满门抄斩的罪名,那倒是得不偿失的了。”
云珊不动声色的恐吓着,果真让台下的一些人面露惊色。
“皇后娘娘!您说的可是真的?!”
那最先叫嚣的新才人,听完这话,脸都绿了。
云珊笑了,她依稀记得这才人只是一个县主的女儿,初进宫的时候,连件向阳的首饰都没有,如今封了才人后,最爱的就是搞那些个夸张的首饰,添置在自己的身上,平添几分庸俗之气,她自己倒还很受用。
所以当下,她便答道:
“是啊,妹妹,本宫听说,先皇在位的时候,可是因为喜庆的寿宴,死了不少的人呢!”
那才人听罢顿时眼睛都乌了,立马哭丧着脸问云珊:
“那姐姐您有空了可是要帮妹妹瞧瞧。”
“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云珊立马应承,只是这些个妃嫔,都各怀心思,无一人愿意说出来自己准备的礼物,倒也在云珊的担心之中,她只是淡然笑着:
“本宫不妨先把自己的礼物说出来,给大家做个借鉴。本宫送给皇太后的,是一朵盛开的花,特异找精工巧匠做的,满盆的花束,象征着皇太后的容颜,永世不老。希望她老人家能够满意吧。”
众人一听,皆是点头称好,可心中却都颇有看法。
于是,这次请安散了之时,大家都各怀心思,也都不说话了。
之后,倒是不少傻乎乎的新升的妃嫔,果真带了自己的礼物过来,让皇后给鉴赏了一番。
云珊对这些人,却没有敌对,反正那些物件都在她的礼物之下,她也倒是真提了些意见。
于是大家其乐融融的,各得其所,云珊熬夜熬的越发自觉了。
因为通过明里暗里的查探,她都发觉,自己必将在那个皇后的大宴之上,大放其彩。
这般之后,若是皇太后对自己刮目相看,就不信那皇上,不恩宠自己。
慈宁宫最近也是欢天喜地。
皇太后始终乐得合不拢嘴,最近国泰民安,边远无战事,宫中也算平静,那个最刺眼的皇甫兰儿已经被她废弃,并送进了冷宫之中。
“今年,万事都极其顺畅啊!”
她高兴的和宫中的老嬷嬷们,难得的说上几句话。
却猛然听到,外面的张公公,故意提高声音说:
“军机大臣求见!”
皇太后心中一愣,停顿了一下,心想,这好些个时日,也未曾见到他来为皇甫兰儿说情,即便是见到了福庸,他也都是没有半点的不满和异议,只是这么一大早的赶过来,可是和那皇甫兰儿有关的事?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想是要救她出来,那是机会不大的。
倒不如听听这福庸怎么个说辞吧。
于是她宣了福庸进殿。
今天的福庸,穿的比平常都落魄了一些,许是奔跑疾走的缘故,皇太后望见他的腰间的锦带,竟然都有几分松弛。
当即她便向前移了移身,紧张的问道:
“福大人!可是军中出了什么事!”
能够让这般冷静的人福庸,惊慌失措到这种地步的,怕是只有两件事,一件事军中大事,一件就是家中大事他的夫人出了事了。
“回娘娘,军中无事!”
说完,福庸竟然伏地而跪,对着皇太后长跪不起了。
皇太后讶异,连忙命张公公去扶起他,可福庸说何都不愿起来,只说自己罪孽深重,不知道该如何向皇太后开口。
皇太后心中已经明了了几分,当即问道:
“可是福夫人,出了什么事?”
福庸听罢,长叹一声,竟然眼中闪烁着晶莹,皇太后见状,心中大骇。
要知道福庸向来是行事传统之人,即便是大事在前,他也总能准备的分析利弊,定一些扭转乾坤的招数,来让战事进行翻转,向今日这般失态之事,实属少见。
“老臣失态了。”
果真,福庸察觉到自己眼中的湿润,赶紧挥了挥衣袖,又伏地道。
“福大人,你且请起,有什么事,我们做起来好好聊聊啊!”
皇太后鲜少见到福庸这般模样,忽然间自己倒是乱了方寸,她急忙冲着张公公招手,问他可是福夫人出了什么大事?
却没想到,张公公的话,让她顿时愕然:
“这般严重?可曾请了太医去瞧?”
“娘娘,全都瞧过了,说是无药可治,只能等死了。”
张公公说的正是福夫人,听说虽然她与皇甫兰儿并非亲生母女,可二人一见如故,老夫人对皇甫兰儿是宠溺得紧,自从听说她出事了之后,是茶饭不思,这不,终究是落下了病根。
据说最初的时候,福庸不肯找名医医治她,只是说,皇太后自有自己的英明决断,绝对不会冤枉了孩儿,让她自己想开一点。
谁知道,这一耽搁,竟然误了大事。
如今很多太医都束手无策,只是给福庸提了一招,让她见一下皇甫兰儿,也许能让她的病情有一点气色。
皇太后听完,当即对着福庸喝道:
“福大人!枉本宫一直认为你是重情之人,怎么夫人生病,竟然这般延误不治!”
福庸埋头说道:
“自是内人所做不对,老臣,本想让她自己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皇太后的品性,和对老臣的爱护,这些老臣都是看在眼里的。心中自是清楚,是兰儿那孩儿自己犯了错误,皇太后没有取了她的性命,就是对老臣的最大恩惠。可老臣那不争气的内人,竟然无法接受,唉,许是她一直想要个孩儿,却一直无有,所以把满腔的热情,都投注到这孩子身上去了吧!”
一席话,说的皇太后很是受用,心中亦是十分感动,感动于福庸对自己忠诚和理解,感动于福老夫人对义女的不嫌弃。
她又等了一会儿,见福庸始终不提要见皇甫兰儿之事,当下心想,若真如太医所说,见一面果真能解开福夫人的心结,那她也乐意做这等事。
于是她对着殿下的福庸道:
“福大人啊,你的事情本宫也有耳闻。既然太医说,这一招能让夫人起死回生,又为何不用呢!哀家就准了你,赶紧带夫人去吧!只是冷宫阴冷,要多给夫人准备些保暖的物品才是!”
福庸一听,当即伏地磕头不止,尽管不曾说下一句话,可心中的感激,却是溢于言表的。
这番举动,把皇太后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只得对着他挥手说:
“赶紧去吧!别把哀家又招惹的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