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空自厌儒流。
孤舟敢许悬天日,浩气还应射斗牛。
苏子蛰松遭众谤,杜陵荒草唤穷愁。
乾坤不尽江流意,回首青山一故丘。
其三:斯文今古一堪哀,吾道真传已作灰。
鸿雁未高罗网合,麒麟偶见信时猜。
迅雷不起金滕策,紫电谁知武库才。
此气那同芳草合,浑沦来往共盈亏。
这三首诗一时传遍京城,读者玩其气格,仿佛先生平昔之作。
程敏政生前秀眉长髯,风神清茂。
善谈论,性疏爽,于书无所不读。
所作文章,为同辈所推崇。
著有《皇明文衡》、《咏史诗》、《宋遗民录》、《程氏统宗谱》、《程氏贻范集》、《篁墩稿》等。
但是我却喜欢他的几首小诗——
荷塘晓色
池亭踏露入,冉冉闻幽香。
方塘水如镜,照见芙蓉妆。
梅溪钓艇
双桨悠悠出岸沙,钓鱼人在水西涯。
隔溪残雪春犹浅, 时见寒梅一树花。
唉!
——
程敏政是因为自持才高八斗,非得要标新立异而倒霉,而唐伯虎更是狂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于是老天爷就真的生气了,有个成语叫做天妒英才,而这唐寅很不幸的,就真正应了这个谶语了。
当然了,其实这事情跟人家老天爷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就是一些羡慕嫉妒恨的小人暗中陷害。
并且这些奸诈之徒害人也害的振振有词——如果这其中没有什么猫腻,他唐伯虎怎么可能预先知道自己会得第一名呢?!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大明朝廷就发怒了,并且还一抓就抓了三个人,唐寅,徐经,程敏政。
而这次的事件,不光是在大明历史上,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最最有名的,考场舞弊冤案!
程敏政身为主考官,他的罪名第一个当然就是出卖考题了,但是第二个就更要命了,美其名曰【约定门生】!这【约定门生】可不得了,它跟泄露考题是完全不同两个大罪,并且一个比一个要命!
出卖考题的责任不用大家费多少脑子就能想明白,可这约定门生,却是在当时的明朝,很是约定成俗的一种主考官跟考生们暗箱操作的方式——
如果我是考官,你是考生,你来拜会我,我也欣赏你,那咱们就可以谈谈了。
你放心的去好好的考吧,我这个主考官有能力保证让你高考上榜,这叫约定。
但是等这约定实现以后,这个上榜之人以后就是这个考官的嫡系门生了了,不管你以前的恩师是谁,反正你从此以后就只能认我一个了,这就叫约定门生!
说白了,这种约定门生的行为就是明朝的官员集团提前拉帮结派,私设营党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事情很常见,但是大家却都做得很是隐秘,所有人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隐秘不行啊,因为这事情说小就小,说大就大,能大到抄家杀头,诛灭九族的程度啊!
这党争的罪名可真不得了,他是皇权政治下最要命的罪名,被称之为祸乱社稷,控制朝纲,意图谋反!中国自古以来,当皇帝的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这“朋党”之祸!只要事发,为此而死的人,每次都是数以万计,甚至是几十万计!而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唐伯虎遇上的应该就是一桩冤案!
再说唐寅跟徐经,他们两人确实认识,并且还很熟。
但是这俩人只是在赶考的路上碰上的,并不是蓄谋已久的故交。
对于唐寅来说,这徐经就是自己的一个狂热粉丝,一个崇拜自己的人。
而遇到这么一个富家公子一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自己,唐寅唐伯虎也就半推半就的坦然接受了。
这一来二去的,唐伯虎跟徐经也就混熟了,可他哪里知道,这几顿饭的代价却是如此的高昂啊。
与他同路赶考的这个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程敏政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徐经本来也只是想浑水摸鱼弄个功名,谁成想竟然弄了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并且还一下子连累了大明朝野两个大才子!
这次史上最悲催考场冤案的最后结果是,就因为程敏政这次出的考题太难,整场考试竟然只有两个人没得零分。
这一下子可把徐经给坑苦了,他也没想到会这样啊,如果知道会是这结果,徐经就是知道考题他也不敢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