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
“所以说,在宋应星的心目当中,我的形象就跟那个傻子老板差不了多少?”萧木按照林檎的逻辑继续往下推演了一下,然后便发现了一个相当不得了的事情,明明刚刚还是“主角光环”,让人“纳头便拜”的存在,跟突然之间的傻子老板之间的落差实在是有些过于大了,让萧木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那倒还不至于。”林檎摇摇头答道,“毕竟你怎么说也是当今皇上,宋应星虽说‘不学无术’,喜欢搞些‘奇淫技巧’,但怎么说也是一个读书人,忠君思想应该还是很浓厚的,对你肯定不会有什么不尊敬的想法。”
林檎的这个回答终于让萧木松了口气,“这样就好……”
“总而言之,你能这么轻易地就招揽来宋应星这个历史留名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什么‘主句光环’,而是因为他能够得到一个能够做他本来就感兴趣的事的机会,而且还能因为感兴趣的事获得你这个皇上的重用,用感兴趣的事来建功立业,你想想看,如果换做是你,你会不同意吗?”
在林檎的这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理论推导之下,萧木只好再次无奈地承认,自己跟“主角光环”这种东西注定无缘——就好像林檎跟她原本想去那家售卖鸡毛掸子的店无缘一样。
……
十天之后,大明崇祯元年戊辰科的殿试终于开始了,这天清晨萧木便早早起床,仔细认真地梳洗穿衣,想要给将来的新科进士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萧木这个做法似乎有些另类,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考生们想方设法地从他们的形象和文章上面给皇上留下好印象,但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于这些不出意外将来都要来给自己干活的未来臣子们,萧木觉得有必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老板是一个靠得住的人物。
这场殿试无疑将会选拔出三百多个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成为大明官场之中的一股新兴势力,要知道官场之中对“同年”之宜十分看重,这三百多名即将成为的新科进士之间肯定会成为一个新的力量,而他们也同样是萧木这个皇帝手中的一股未来力量,毕竟他们都是天子门生,而且是天子的的主题。
事实上关于殿试出题的问题,虽然已经知道了只考一道策问,出题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比会试要大上不少,但萧木和林檎后来还有过几次讨论,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还是尽量不要出那种太过于超前,超出了这个时代认知方面的题目。
毕竟科举考试是以大明这个时代的评定标准来进行选拔人才的方式,若是在殿试之中出了一道太过于标新立异的题目,不但超出了考生的认知范围,同样也会超出阅卷考官的认知水平,到时候就是考生也不知道怎么作答,考官也不知道怎么评定的境地,而出了这样题目的萧木本人,也同样没有阅卷评定的能力,这场殿试就会以失败而收场,甚至连传统意义标准的选拔作用都发挥不出来。
而什么样的考题才算是符合大明这个时代的考生和考官们的认知,这样的问题萧木和林檎自然还是无法判断。所以到了最后,萧木亲自出题的这样一个愿望终究还是没有达到,最后此番来参加殿试的贡士们看到的考题,实际是由来宗道拟定的——由于此前已经让钱谦益和周延儒出过会试的考题,这次殿试的考题自然便不能再用他们两个人。
虽说是由来宗道拟定的殿试考题,但却跟会试并不完全一样,这考题之中还是有着萧木的影子,或者说,今天的殿试考题,基本上就是由萧木把主要中心思想交代给来宗道,然后再由来宗道拟出一道成型的考题——由于要符合大明这个时空的认知,所以萧木交代的中心思想自然十分简单而明白,同时也十分笼统,那就是当今大明内忧外患,朕该如何施政,才能中兴大明?可以说,这样的考题对于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来讲,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