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二百零一回 玉玺借兵

第二百零一回 玉玺借兵(1 / 1)

、秣陵、吴郡、会稽等地,何愁江东不平?”

“这……”

孙权依旧无比迟疑,他的眼睛老是不自主的朝一旁一个老匣子望去,里面装的便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朱治已经不是第一次说用传国玉玺换兵了,但孙权一直觉得传国玉玺意义重大,更是孙坚遗物,如何能够交付给袁术那厮?

朱治见孙权依旧如此优柔寡断有失魄力,纵然面上毫无表情,但心中却是不住叹息,果然孙策才有文台遗风,魄力过人啊……

众人正商议间,下人来报:“有一人自称庐江周瑜,希望求见少主!”

“周瑜?”

“那不是孙策的义兄弟吗?”

他们与周瑜还是打过照面的,此人谈吐不凡,仪容俊美,英气外露,颇有大将之风。一手琴瑟之音更是江东一绝,令人流连忘返。但他另一层身份却让他们芥蒂,那就是孙策的义兄弟。

众人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见孙权忽然站了起来,朝那人说道:“将周瑜请到后院靶场上来!”

三人不知何故,却也只能照做。孙权一脸严肃,表情成熟,笑容却显得有些稚嫩,似乎明眼人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未几,周瑜身穿红色绣纹袍缓缓来到后院的靶场,“正好”看见孙权弯弓搭箭,瞄准靶子,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应声而出,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了红心。

但周瑜是如何聪明的一个人,他如何看不出来孙权是故意给他看的?孙权知道周瑜孙策交情匪浅,所以想借此来表明——自己绝对不比孙策差!

周瑜微微一笑,似乎中计,又似乎没有中计,令人猜不透:“在下周公瑾,见过少主、程公、韩公、朱公。”周瑜乃是晚辈,自然要礼貌行事。

孙权面无表情,似乎想展示主公的威严,淡淡说道:“公瑾所来,是为何事?”

“特来辅佐少主,攻取江东,谋图天下!”

孙权不屑一笑:“汝乃吾兄义弟,不帮助吾兄逃脱荀罡控制,反而辅佐不才攻取江东,只怕有些令人怀疑吧……”孙权言语尽显心中的不信任,甚至就连他身后的程普等人也是一脸严肃,完全不相信周瑜。

毕竟就他和孙策的关系,实在是让人难以信任,谁知道他是不是孙策派来的卧底?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周瑜却是哈哈一笑,言语略带嘲讽的说道:“吾闻一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今正是少主用人之际,为何要将在下逐出门外?实不相瞒,在下当年与孙策结为兄弟,乃是看中伯父文台公的英气,认为他必是取天下之人!若在下能够辅佐伯父夺取天下,造福万民,岂不美哉?”

“只是无奈遭此变故,江东之众难以团结,既然少主乃是文台公亲定后人,那在下自然要尽力辅佐少主,完成文台公遗愿,取天下,定万民,服四夷,震八方!”

周瑜言语极其豪迈,声调细腻仿佛如沐春风。不过孙权似乎并不吃这一套冠冕堂皇之词,反是说道:“公瑾大志,在下佩服。不过山贼尚需投名状表示忠贞,不知公瑾……”

周瑜似乎早已料到此事,微微一笑:“江东二张乃名扬天下贤士,张昭善政,张纮善谋,在下已得此二人相助,将之引荐给少主。另外我庐江周家家资万千,若少主有意,某愿全数资助少主,取江东之业!”

孙权闻之大喜,他没有魄力将玉玺送给袁术,所以他以为周瑜有此等魄力,必然是对自己忠诚无二。当即让周瑜引荐江东二张。

未几,两名苍髯老者悠悠到来,见到孙权,二人故作惊喜状,笑道:“少主真有乃父之风!”

孙权将二人奉为上宾,数日商讨政见,忽觉三人政意不谋而合,当即大喜,进而求问取江东之计,二人又扬言治理江东郡县之策,字字珠玑,却无人说如何取江东。无奈之下,孙权重新找到了周瑜,希望求得取江东之计。

周瑜早有预料,因为江东二张与他早已串通好,不进献取江东之计,孙权必然询问周瑜,如此便正中周瑜下怀,让孙权深知其可靠。

“某已听朱公所说,主公握有传国玉玺,为何不用玉玺向袁术借兵?某知道玉玺之重,但与主公大业相比,孰轻孰重?若主公真有夺取天下之能,何愁拿不到玉玺;若主公无有此才,偏安一隅,玉玺不过是个石头罢了!而今袁术无德无谋,视玉玺为至宝,主公岂能如袁术此贼也?”

最后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孙权的内心,他不甘为其父兄之下,更不会愿意在袁术这人之下!朱治多次劝他以玉玺借兵,但却没有阐明利害,如今周瑜一语中的,很明显比朱治更明白孙权之心。

孙权又是思考了良久,掂量掂量那个木匣子,终于咬了咬牙,狠狠道:“我便听你的,以玉玺换兵!”

最新小说: 斗罗:我生物学者,觉醒器武魂? 马头墙映世清徽 寂夜起源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爱定你:霸道校草霸道爱 黑色豪门:独宠小鹿妻 倾城妖姬:公子要当心 大明:最穷奸相,朱元璋求我贪污 驭夫有术:宠妃太妖娆 绝色倾城妃:草包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