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游戏竞技 > 无限之军威震敌 > 第128章:刺杀方孝孺(大结局)方孝孺之死

第128章:刺杀方孝孺(大结局)方孝孺之死(1 / 1)

:刺杀方孝孺(大结局)方孝孺之死

恶贯满盈的朱疤子就这样死了,古话说的好,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可是有金腰带那又能怎么样?生命依然是无比脆弱的,即使是那些穿金戴银的人也是如此,说杀也就杀了,在周明眼里他的死和一条疯狗的死没有过大的区别。当然了不管怎么说那个朱疤子也是一个小boss一样的人物,他死的不寂寞,好些个和他一起作恶的同党也被周明用匕首给杀死了。

杀戮只是进行了很短的时间,但是那股乞丐都被杀死了。在杀死了那些作恶多端的乞丐之后,周明迅速地消失在了夜色中。

周明走后不久,一支巡逻队路过。为首的是一个装备手铳的军官。(手铳是西元1271年到西元1368年所使用的火器。因形体较轻,口径较小,可在其后装入木柄以手持使用,固称手铳。属火门式(TouchHole)火器,可以看作近世的火枪与现今各式枪械的前身。)

当他看到朱疤子的尸体的时候本能地吃了一惊。毕竟巡逻的时候看到突然出现的尸体都会本能地吃惊。

在确认了那具尸体就是朱疤子之后,那个队长不由得非常高兴。毕竟这个朱疤子作恶多端,早就应该杀了。现在他终于下了地狱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

“哈哈,朱疤子,你呀就是太嚣张了,不然也不会死得如此之惨。不要以为有李景隆给你撑腰你就能高枕无忧了,不过还好,你那些手下们也跟着你一起下地狱去了,这样你也就不会寂寞了。”那人扫了扫周围一片狼藉的尸体,那些都是生前和朱疤子一起干坏事的人的尸体。

然后那个军官对他的部下们命令道。

“找个地方把他们都通通给我埋了,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不知道。反正偌大一金陵失踪几个人是常有的事,更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到处都是兵慌马乱的。”

“是,队长。”那些士兵干脆地回答道。

可怜那些人死了之后,连个墓碑都没有,你说生前这么嚣张有啥用呢?

周明在杀了那些人之后,先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首先把血衣换掉。然后躺在一个地方休息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公鸡打鸣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离暗杀方孝孺的截止时间还有两天。

不过两天的时间对于周明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紧。

周明稍微对自己的面部进行了一些修饰,这些修饰使得即使是胡老爷在大街上也无法认出他来。同时也尽量使得自己的行为举止像一个不是很聪明的土豪。

然后自然是到处花钱,通过金钱开路,周明很快就了解到了方孝孺的住所以及方孝孺上班的路线。

该怎么杀呢?一般人往往会选择直接闯入目标的家中。但是周明在接近方孝孺他家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些若有若无的杀气。看来方孝孺作为当朝的大官,保卫力量并不是很弱。如果贸然闯入方孝孺家中行刺,由于自己并不熟悉方孝孺家中的格局反而不容易得手。

所以在路上伏击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伏击还是应该选择好时机的。什么时机最好呢?最好的时机就是今天晚上。

“报!发现朱棣的大军,大军距离金陵只有一日的路程了。”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得就让那些老百姓都知道了,那些终于建文帝的大都感到大祸临头。

“皇上,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皇上,如果要坚守的话那就务必换掉李景隆。”

“皇上,不能走,走了就失了人心了。也不能换李景隆,他对陛下是一片衷心。”很明显这是方孝孺的意见。

很可惜那个懦弱的建文帝还是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他同意了方孝孺的主张。

好了,又是一天过去了,大臣们依然争吵不休。然而就在这时候,朱棣的大军突然出现在了城外。那个李景隆这回没有再被朱棣打败了,因为他直接打开了城门。不过没关系,为什么呢,因为金陵是分了内城和外城的。李景隆掌控的是外成。不过外城都被如此轻松地攻下,内城又如何能守得住呢?不过这个时候形式一片混乱突围还是完全可以的。

可是那个方孝孺居然劝建文帝死守内城。结果到了晚上皇宫突然烧起来了。有人说是建文帝接受不了失败,要****。也有人说这其实是那个朱允炆的金蝉脱壳之计。

皇宫起火的时候,一片混乱,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和活着的方孝孺没有关系了。

话说,那日建文帝宣布退朝之后,各个大臣都纷纷坐着自己的轿子往自己的官府赶去。一般来说,中午就该退朝了,但是由于是特殊时候,一直到月亮即将挂上半空,建文帝才宣布退朝。可惜呀,这个朝会毫无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什么都没有确定下来。没办法,谁叫这个皇帝本身就不是什么果断的人呢?

削藩是对的吗?当然是对的。人家康熙爷不也是把三藩给削了吗?削完三藩以后,统治稳固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可是正确的事就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是。削藩是正确的,但是应该怎样削藩呢?

在削藩问题上,朝臣本来有着不同的意见。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张采用汉代“推恩”的办法曲线削藩。他们建议建文帝把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所有子孙而不仅仅是嫡长子一人,而且要异地分封,这样藩王的权力就会逐渐削弱,不会再威胁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议建文帝立即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认为很好,却没有去实行。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削藩,但在具体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只要先铲除燕王,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听取了书生黄子澄的意见。建文帝并未意识到他的行动实际上已经打草惊蛇,燕王朱棣正发展势力,蓄势待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可以说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针对燕王的。但建文帝的软弱害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先从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这样不仅引起了亲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

其实说白了就是建文帝性格内向、仁慈、儒弱!他重文轻武!所以后人称建文一朝是“书生王朝”!朝上少有真正会带兵打仗的武将,这就是“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的军队不是燕王军队对手的原因之一!在建文元年二月到四月之间,燕王朱棣曾经一度奉召入京师朝觐,而后安然返回北平,期间没有任何不利于燕王的举动发生。这也体现了建文帝性格上的仁慈,与帝王不相匹配的多余的仁慈!要撤藩,又要顾及叔侄颜面,狠不下心!

是皇帝就应该有股狠劲。你和敌人搏斗,如果你不够狠,即使你武功高于对手,也容易被对手杀死。

好了,不说皇帝了。就说说那个方孝孺吧。

当方孝孺他们就要到家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丝火星,然后一个瓶子一样的东西扔到他们的队伍里。然后那个瓶子爆炸了。

不错,扔那个瓶子的就是周明。而那个瓶子其实就是他自制的炸弹。

不错这个副本不允许带火药武器。但是你可以缴获他们的火药武器。偷窃自然也是完全可以的。

周明为了刺杀方孝孺,专门偷窃了不少火药,当然了那些火药的威力不是很够,但是周明也是有知识的人。他利用简易的设备提高了火药中硝酸钾的含量。火药中硝酸钾含量高了,就能在爆炸时放出更多的氧气,从而使得火药具有更大的威力。

当然了毕竟周明偷窃的火药也不是很多,最后也就做成了三个炸弹。不过不要小看那三个炸弹,它不仅仅是杀人的东西。

那炸弹爆炸之后两个离炸弹最近的轿夫被当场炸死,然而噩梦没有结束,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那些为什么慌乱起来,他们纷纷丢弃方孝孺逃命,弹片飞入了轿子内部,其中几块弹片正中方孝孺要害。

不过由于轿子的幕布,那几块弹片并没有刺穿方孝孺的心脏,所以他居然有力气离开轿子,然后周明却射出了一支力道十足的箭。那一箭带着破空之声从后面射穿了方孝孺的心脏。

一代大儒方孝孺就这样被惨烈地杀死了。

“杀死方孝孺,获得点数300,接下来只要活过一天,就通关完成同时有另外300点的奖励。”在弓箭射穿方孝孺的那一刻传来了主神的声音。

知道自己确确实实杀死了方孝孺,周明松了一口气。这个任务确实不难,但是不难的前提的把握住了正确的时机,如果错过了时机,那就无法挽回了。比如说中国队和一个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球队打比赛,9分钟时突然中国队获得点球。这个时候罚中就是胜利,但是罚不中的话就是平局,因为比赛马上就要结束了。

由于炸弹的威慑作用,那些卫士们都被吓坏了,他们不是没见过炸弹,他们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场合居然会见到炸弹,而且这炸弹的威力超过了他们的认识。

周明不愿意多造无故的杀戮,他在击杀了方孝孺之后,就消失在了夜幕中。然后又混迹在混乱的人群中逃出了内城。在逃出内城的过程中许多忠于朱允炆的士兵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一些军人甚至杀出了外城,场面实在是混乱不堪。周明跟着一股突围的队伍杀出了金陵的外城。期间他也遭遇了一些燕王的士兵,不过那些士兵在周明面前实在是不算什么威胁。在力量和速度的优势下,周明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一连杀了18个燕王朱棣的士兵外加两个军官。而且基本上是一刀毙命。

面对这样一个杀神一般的人物,朱棣的士兵也很害怕,他们不敢阻挡这个恐怖的杀手。一些机灵的建文帝的死忠见此情况竟然跟着周明杀出了包围圈。

杀出了外城之后,周明就又潜入树林里了。

天亮了,朱棣的士兵杀入了内城。自此朱棣忠于把他那侄儿彻底赶下了台。

由于方孝孺已经死于乱军之中,所以朱棣也没有过于为难方孝孺的家人。只是通通充军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去了。充军确实不好,但再怎么说也是留下了性命,比历史上还是要好的多。当然了那个杀死方孝孺的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人民公敌。不仅方孝孺的亲戚朋友要杀他,朱棣也要杀了他。天下的读书人更是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然而他们最终也没有找到那个杀死方孝孺的凶手。

最新小说: 都市鬼王小祖宗 美剧世界大冒险 游乐玩家 绝世学霸系统 学渣的作弊系统 天命欧皇游诸天 在电影里修行 地府招待办 改造世界之重塑神话 限制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