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辉煌(二)
张震寰、张蕴钰、李觉、郭永怀等人来到现场,郭永怀拉起降落伞,判断说:“看样子是主伞在空中破裂造成的。”
张震寰说:“如果这是一枚真正的氢弹,那乱子就捅大了,天大的乱子!”
众人均是神色凝重。
120.总理,我义不容辞1967年6月12日,中央专委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李先念、张震寰、李觉、罗舜初、张蕴钰、成钧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周恩来说:“我国中也写道: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换上谁恐怕都会一样。事情太重大了,一般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早期,可以说,每一次核爆,都是举世关注。从签上字到“零时”来临,应该说,邓稼先天天过着心神不宁的日子。
周恩来则很关注核试验场区附近的群众安全问题,有一天他亲自把电话打到前线指挥部,找到张震寰,让他们一定将居民疏散情况再仔细检查一次。
回顾核试验的历史,每一次核试验前,周恩来总要反复询问两点:一是当地居民是否已撤出危险区,二是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周恩来曾就几位牧民的下落,要求部队寻找落实。他告诫说:“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试验核武器,决不能让一个人受到伤害。”周恩来时刻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全。
6月16日那天,聂荣臻动身去核试验基地,叶剑英亲自到西郊机场为他送行。这是聂荣臻在八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去核试验基地。在飞机舷梯旁,两位老战友用信赖的眼光互相凝望着,两双握在一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叶剑英说:“又辛苦你了。”
聂荣臻说:“你在北京坐镇,担子也不轻。”
叶剑英说:“保重!”
聂荣臻也说:“保重!”
飞机起飞了,越飞越小,叶剑英仍然久久地凝视着天空……
121.我们的科学家,该有多好啊聂荣臻一到基地,头一件事就是去看6月10日那天预演时破裂的主伞,他仔细地看了伞的裂口,问改进的情况。空军技术人员回答:“首长,我们把主伞的毛病找出来了,投实弹用的伞现在都加固了,不会有问题了。”
聂荣臻点点头:“降落伞不出问题,就成功了一半。”
紧接着,他又去看了氢弹实物,李觉报告说,雷管已经插好。万事俱备,只欠上天了。他说:“明天,它会震撼世界的。”
他又在成钧、张蕴钰陪同下,来到马兰机场,和徐克江机组见面。机组有三个人,除了机长徐克江,还有负责投弹的领航员孙富长、射击师苑程小。
他与三人一一握手,说:“同志们,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炸弹,一定按操作规程执行好任务,但也不要紧张。”
三名机组人员表示,请元帅放心,保证胜利完成任务。
他郑重地说:“好,我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