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教主
“圣上,明教教主在衙门外等候觐见!”小朝堂因为赵顼的沉默而变得安静起来时,一名铁臂卫大步走进衙门大堂禀告道。
“明教!”李向安吓了一跳,上次被刺杀的事情,让他神经绷得紧紧的。急忙转身调集铁臂卫高手。
“宣!”赵顼平静地说道。
赵顼虽然也被上次的刺杀惊了魂,但是现在有佛道两家众多高手加入铁臂卫,况且火骑兵就驻扎在外,明教高手再厉害,也不可能与训练有素的军队抗衡。
“臣等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进入衙门大堂的一行人跪伏在地。
这一行人,有刺杀他的那个白衣刺客,还有内阁蔡京、薛向、章惇、吕惠卿、李佩雄、童文江六人。
“平身!”赵顼淡淡地说道。
看似平静如水的赵顼,心里却又一阵迷茫了。虽然不知道蔡京等人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也只有他们过来了。大宋的君子们呢?难道追随我赵顼的都是蔡京、吕惠卿这样在历史上被称为奸臣的人吗?
蔡京等人看着赵顼,虽然消瘦了很多,但没有沉沦,心里便安定了下来。如果赵顼受不了刺激,从此沉沦,只愿做一个太平王爷,那他们千里迢迢逃过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圣上,这位是明教教主刘奇先生,这三位分别是刘奇先生高徒石宝、方腊、周侗。我等五人被政事堂罢职囚禁,多亏了刘奇先生相助,才能平安无事地来到圣上跟前效力。”蔡京拱手说道。
“嗯。”赵顼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刘先生可是从西域而来?”
蔡京见赵顼点了点头,便带着其它五人站在了大堂上首,琼州知州万兵很自然地往下挪了挪位置。
“微臣正是从西域而来。逆徒冲撞圣上,恳请圣上恕罪。”刘奇拱手说道。
“微臣?朕什么时候授予你官职了?你的弟子刺杀朕,岂是冲撞二字就可以推托的?”赵顼责问道。
蔡京等人听到赵顼如此斤斤计较,心里不得捏了把汗。
“在这个官家手下做事,怎么总是提心吊胆的?”蔡京心里暗暗嘲笑自己。
“这?”刘奇不知如何作答。他的弟子石宝则慌忙跪伏在地。
其实,政事堂招刘奇前来后,新帝赵颢便赐封刘奇为三大国师之一。只是刘奇觐见赵颢后,对新帝非常失望,本欲返回昆仑。听到弟子方腊的劝告,才决定再来见见赵顼。
刘奇,时年四十二岁。二十二岁凭借一身绝世武艺执掌明教,在他的带领下,明教迅速地壮大起来。
他手下的弟子方腊和石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方腊制造了一场宋朝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石宝则是方腊手下惇站出有点气愤地说道。
“唉。”赵顼感叹一声,接着担心地问道:“那大理接受了没有?”
赵顼感叹的是,即便他通过各种办法,希望反对变法的那些人,能够放弃一些利益,支持他的变法。没有想到还是碰到了和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一样的问题:变法的原意是好的,可是实行过程中,方法不妥当。
“岂有不接受之理?西南夷羁縻州有二十二州,边境六州尽皆并入了大理。好在郭逵撤兵,震慑住了其它各州,不然西南二十二州不复为大宋之土。大理本有夺我朝西南之意,这一次倒是让他们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西南再无宁日。”章惇痛惜地说道。
历史上,宋朝与大理国之间从未发生过战争,其根本原因还是宋朝鉴于西夏北辽的军事威胁,一直对大理比较防范,在西南建立了非常完整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后来在南宋时发挥了作用。元朝灭大理后,欲从西南打开缺口,攻打南宋。结果蒙古国付出了五十年的代价和一个大汗的性命都没有攻下来。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转变方略,从北方破襄樊,直攻临安,这才灭了南宋。
“圣上,现在不是讨论新法的时候。圣上应早日回归汴京,诛灭乱臣才是。”吕惠卿见赵顼竟然是一副无心回汴京夺回皇位的样子,焦急地站出说道。
“圣上!”刘奇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明王,可有什么好法子?”赵顼询问道。
赵顼知道,铲除叛乱只能通过权术,绝不能发动内战,否则得利的只会是西夏北辽。
“圣上,回归汴京,诛灭乱臣,此事恐怕不用圣上担心。圣上担心的应该是西夏北辽的反应。”刘奇神秘地说道。
“不用朕担心,此话何解?”赵顼搞不懂了。
“圣上,半个月前,贵妃娘娘逃脱了伪帝的控制,逃出了皇宫,在李家马场起兵。伪帝发兵围剿李家马场,但数次被击败。微臣认为,龙卫军即便换了将领,但普通士兵还是心念圣上,不肯用命,所以才数次被击败。而贵妃娘娘似乎也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们都在等圣上的消息。只要他们都知道圣上已经回到了汴京,或者知道圣上将要回到汴京,那么圣上夺回帝位,易如反掌。”刘奇分析道。
“返回汴京,朕也想。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回琼州都遭到了第六镇水师的拦截。”赵顼感叹道。
“微臣有办法。········”刘奇一步步地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