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宋扬天下 > 第九十六章:赵顼勤政

第九十六章:赵顼勤政(1 / 1)

:赵顼勤政

“太母娘娘勿忧,政事堂大选之后,君主和储君的权力以及继承关系都会重新划定。太母娘娘,圣母娘娘放心就是了?”赵顼若有所思的说道。

赵顼的想法,君主和储君,应该像后世德国政治体制中的总统和副总统一般。宋朝虽然不像其它朝代一般,为了皇位,兄弟相残,但是那个防范的制度实在是内耗过多,最多的就是社会财富。

还有一点,就是人生的理想和自由。赵顼不希望,生在帝王之家,就只有当皇帝这一条出路。宗室之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不应该成为大宋的寄生虫。

赵颢办作坊,想自立,这一点让赵顼很满意。

“官家放手去做吧!大宋能有今日,官家做得很好。官家去忙吧。哀家要去打马吊了。”曹太后挥手说道。

曹太后不愿意再理会赵顼的事情,赵顼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知道赵顼的手段,也知道赵顼不是那种蛮干的人。

“是。圣母娘娘、太母娘娘,上京也挺热闹的,有时间,都可以出宫看一看,有很多新奇的东西。”赵顼想到后宫的生活也不应该是坐吃等死的生活,连忙建议道。

“官家有心了。老了,哪都不想去了。”曹太后感叹地说道。

出了庆寿宫,赵顼转身前往崇政殿,一天的工作要开始了。不过,这个工作也就是敲个章什么的。赵顼好长时间没有看奏本,实在不像个当皇帝的。

“珍妃,你怎么不去打马吊?”赵顼突然发现,跟着他出来的还有被册封为珍妃的明珠王孙尚芳。

“圣上这个从隋朝带回的女子,什么都不懂。也是死脑筋,宁可用手,也不和姐妹们一起玩。”贵妃李佩玲也走了出来,大大咧咧地说道。

“你呀。才多大,就如狼似虎的?怎么也不去打马吊了?”赵顼又捏了一下李佩玲的鼻子。

“圣上不是答应了吗?我让人告诉父亲去。父亲估计会把大宋惇、蔡京、苏轼、沈括、苏颂等等,让赵顼意外的是,看了好久没有看到王韶和熊本的名字。这让原本要昏昏欲睡的赵顼打了一个激灵,待看完了那一串名字,发现司马光一系的人占了三分之二。

而赵顼的帝党一系,赵顼只看到了三四个,而且名望很低,能不能竞选上,都是一个难题。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为蔡京拉票了,或许应该去四大学府走一趟,或是在君实书城的学报上夸一夸蔡京。

思索了一会儿,赵顼也没有头绪,只能加盖了玉玺。

楶的,其中提到了渤泥国(马来西亚)在麻逸的势力,章楶询问该如何处理与附庸渤泥国的大小部落。渤泥国正在与南部的东爪哇人交战。章楶不愧具有军事家的素质,早已经将渤泥国的情况摸透了。政事堂让章楶自决,赵顼也同意这个处理方法。没有作过多的考虑便加盖了玉玺。

第四份奏疏是薛奕的,说的是出访日本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请求核查。其中,还有一份评论日本的策论,是分析日本国情局势的。赵顼看后,很赞赏,也加盖了玉玺。

第五份奏疏是军部尚书熊本的,提出了新的治军方略,包括提高士兵的军饷待遇,加强训练,完善保甲军成军建制的程序等十二条方略。其中,有一条让赵顼犹豫不决,熊本要起用那些被赵顼裁撤回收卫国学府重造的旧将,让他们回到军中担任副将。于此同时,起用佛教、道教、明教的一些人在军中担任第二教习,让士兵除了皇权归属外,多一层精神寄托,利于对军队的控制,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政事堂毫无疑问地同意了。赵顼不知道熊本提出这些方略的背后到底和司马光、王安石有什么的交易,这个交易甚至让他放弃了政事堂大选。赵顼有了一种被大臣们孤立的感觉,他不知道各方势力到底取得了怎样的共识,达成了怎样的妥协。长期不在朝廷的结果,就是失去对各个势力的掌控。

赵顼思考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赵顼不是政治家的材料,理不顺其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他的身边又没有一个谋士来替她出谋划策。皇帝想找一个不当官的,完全替自己出谋划策,分析朝堂势力的谋士实在是太困难了。诸侯还可以弄到谋士,因为有上升空间。但是,给皇帝做谋士没有上升空间的。或者说,四大学府的议政院和政事堂所有人都是他的谋士,可是这些谋士都是替大宋谋划,不是替他赵顼谋划。

才几天时间,赵顼便将所有奏疏全部看完,有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没有反对政事堂的决定,全部加盖了玉玺。

在政事堂大选的前十天,赵顼几乎是崇政殿与福宁殿两头跑,过着上班族的生活。赵顼的办事效率和勤政的样子,让很多人惊讶万分。

最新小说: 总裁的强取豪夺 盗灵人 妃子好懒,高冷王爷认了吧 公子您命中缺我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邪王的萌呆王妃 宠妻当道 大宋商途 古墓魁影 回到明末当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