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的比武
常宝寿这样说引起了一番哄笑。听起来这话说得很粗鲁,但是实际上常宝寿这是要逼着江宏也不戴护具。常宝寿心眼很小,他认为刚才江宏大大落了自己的面子,现在风云子和潘其正又非常关注江宏,自己要想出风头,就得狠狠地把江宏打下拳台。最好让他受重伤,这样自己出气的目的也达到了,又能受到大人物的关注,一举两得啊。
裁判又问江宏,江宏笑着淡淡地说道:“不用。”
于是裁判一声“开始”,今晚第一场比武正式开始。
比武当然比的是拳脚,武器暂时没有列入比武项目。毕竟只是搞一个噱头,给风云武馆扬名的,没有必要搞出谁被砍掉了手臂,谁被砍掉了大腿这样的悲剧来。
常宝寿在台上对着江宏一抱拳,喝道:“得罪了!”
说完向前一步,一个黑虎掏心就奔着江宏而去。前文说过,黑虎掏心其实就是一个武林人士之间的客气话,相当于打个招呼,两人互相之间过一手,然后才进入正题。
常宝寿非常恨江宏落他面子,不过在潘其正和风云子面前,他还是依着规矩来。把这些面子问题都做足了,等会打伤了江宏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常宝寿这一招使得是呼呼有声,势大力沉。看起来似乎比当年武新豪的那一招还厉害一些。武新豪是自己练的外家功夫,没有门派,算不上武林中人。而常宝寿是有师父有门派的,自然武功比武新豪要高一个档次。
武馆内就有不少长辈在指点自己的晚辈,说这一招人家使得如何如何,你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常宝寿的境界。对常宝寿的这一招,场内的绝大部分的武林人士是认可的。别看常宝寿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是武功却不含糊。常宝寿算是小门派后辈弟子中比较优秀的了。
常宝寿之所以上台与江宏比武,很大一部分是想扬名立万,引得众人关注。所以他虽然拳打出去了,但是耳朵却竖起来听全场的议论声。结果听到的声音都是褒奖,心中得意非凡。
而这时候江宏却一动未动,笑眯眯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常宝寿心中有气,你是算准了我第一招不会打实?所以想要站着不动来让自己没面子?老子偏不上当,常宝寿立刻加力。从五分力道一下子加到了九分,最好你江宏别招架,我一拳就把你打倒,让大家看看我的厉害。
然后江宏还是没有动,依然站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常宝寿气得想跳起来,心道老子就一拳打死你,而只能怪你自己学艺不精。连一招黑虎掏心都接不住,还敢商场比武?你去死吧!然而就在自己以为马上拳头就要打中对方的胸口了,就听到全场惊讶的声音“咦!”
常宝寿愕然地发现自己的拳头打空了,擦着江宏的身体而过。他大吃一惊,因为一旦打空,自己的重心必将前移,就等于把自己的胸膛送到对方手上去了一样。
他连忙脚下使力,希望能够止住自己前冲之势,扳回自己的劣势。
然而就在这时候,江宏已经伸手了。他伸手轻轻在常宝寿胸口一按,然后就侧身避开常宝寿整个身体前冲之势。常宝寿胸前被江宏轻轻一按,心中一暗,他知道自己输了。脚下的力量就没有使出来,整个身体就像一头蛮牛一样冲过江宏,好几步才停住。
他愕然地转过身来,像是看一个怪物一样看着江宏。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打空,也不理解为什么对方仅仅轻轻在自己胸口一按就避开自己。刚才他只要伸腿一跘,自己必然会摔得很难看。然而江宏没有,现在依然微笑着看着自己。
整个武馆突然一瞬间安静下来,接着“轰”一声爆发出剧烈的掌声。太精彩了,太漂亮了。大家都是练武之人,刚才常宝寿那一拳势大力沉,大家都想着要是自己接这一拳,必然要先躲避,然后在按照规矩还上一拳,这才算是见过礼了。如果要硬接,除了少数几个辈分较高的人自信有这个能力,其他人却没有这个本事。
而江宏却丝毫不动,而常宝寿这样气势如虹的一拳居然打偏了。谁也不会相信常宝寿会自己打偏,那么就一定是被江宏高超的内力带偏的。这是什么样的内力?是传说中的乾坤大挪移之类的高超内力啊。自己有幸亲眼看见,岂能不激动?
连风云子和潘其正两人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他们武功很高,很清楚地看见了江宏轻轻在常宝寿胸前一按的动作。这就是说,常宝寿这一拳是被江宏用内力引偏的,他如果想要放倒常宝寿,刚才这一掌打在常宝寿胸口,以江宏能够引偏黑虎掏心的内力,只要用上力道,常宝寿现在已经倒地不起了。甚至江宏只要伸腿一跘,常宝寿也得摔得七荤八素。但是江宏没有,他这是在给常宝寿留面子。江宏此人不仅武功高绝,武德也是一流啊。
两人都点点头,表示对江宏此人的认可。
场上的裁判也在发愣,由于刚才变化太快,他也认为江宏必将被常宝寿打倒的时候,风云突变,居然常宝寿吃了大亏。由于角度问题他没有看见江宏轻轻按在常宝寿胸口的一掌。所以他并没有计算江宏得点,而是示意两人继续进行。
场下毕竟有很多高手,很多人清楚地看到了江宏印在常宝寿胸口上的一掌,所以立刻就有人起哄了。
他们看到了江宏不可思议的内功,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乾坤大挪移或者是移花接木的功夫,在加上江宏没有用力,只是轻轻按在常宝寿胸口,并且没有伸腿去跘常宝寿,自然已经在内心中把江宏当成了绝世高手,这就是高手风范。常宝寿自不量力,居然挑战江宏,到现在还居然自动不认输,真是没脸没皮的!
很多人立刻就开始起哄,说常宝寿不要脸,居然还好意思待在台上。
本书源自看书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