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下江南去(4)
郑洄道:“乃是黔首号。世子爷带有两百护卫,伯府亦有三十家丁,若是跟一般货船,恐装不下。”
孟世子对此十分满意,便大步朝正门走去。
温宥娘随后也从马车里出来,只对回首看她的温余卿与张昀良颔首。
国公府素来财大气粗,要论京中散财童子,孟世子首当其冲,当仁不让。
温宥娘在邀孟世子一道下江南之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以孟世子的身份,自然不会乘坐商船,而他们与之一道乘坐客船,不仅客船安全,且因中途毋须在其他码头停靠上下货,便能三、四日内到达江南。
从直隶到江南的日程就能减少一半,他们一行在江南能呆的日子便要多几日。
郑洄目送孟世子进入了小院,这才看向温宥娘一行。
“张兄。”郑洄抱拳道。
张家四爷回抱一拳,问道:“玉佛之事可是已处理妥当?可有为难之处?”
郑家的生意虽是东西府合作,然而两府之间也偶有摩擦,特别是近年因家主继承人之位争得颇为热闹,此事也指不定因是两府相争才造成的。
郑洄笑着道:“劳烦张兄挂怀,此事洄已有眉目。目前已向直隶府报案,且让人送了信回京,请严捕头前来襄助。”
张谨闻言也不再多问,本就郑家家事,多问便是失礼了。虽因张府与郑家西府的合作关系,张谨倒也希望西府在这一轮的争权中能得胜利。
“既如此,那便好。”张谨说道,便跟郑洄一道进了小院。
温宥娘与温余卿表兄弟跟在后面,听张昀良问:“怎的惊动了官府?”
按道理,若是郑家内部之争,一般不会告知官府,而是自家人自己调查与处置。以郑家之势,这点事要调查亦不难。
但连京中严如霜都请动了,恐就不只是郑家内部之争了。
温宥娘此时的脸色也不太好,郑家内部之争,她也知晓一二,毕竟也并非机密之事。因此在得知玉佛受损之时,又听掌柜的道交接时并未出现异常,便觉得可能是东府为家主之位而对西府使的绊子。
如今郑洄竟是报官,且愿意拿出封红请严如霜前来破案,就说明事态之险,连常年走商,且与直隶府关系不错的郑家都无法摆平。
那么问题就不一定出在郑家身上,而是其他人。
“这位是东府大房的三子郑洵,世子与伯府诸位从直隶到江南便由某七哥负责,因此特来拜见。”
温宥娘一进大厅,就听见郑洄正说着话。
郑洵出身郑家东府,长房嫡出,在东西两府中排名七。此人看上去三十许,留有短须,目光精湛,隆鼻大眼,颇有江湖之风。
“洵见过世子、张兄!”郑洵上前一步,对着孟世子与张家四爷道。
两人纷纷还礼,互相客气了一句。
郑洄又转身向郑洵介绍,“这三位,便是张府的小郎君。还请七哥一路之上多加照顾。”
郑洵对着几人一拱手,眼光扫过温宥娘便立即微微垂下了头,当是看出了温宥娘的性别,只道:“十二弟且放心,为兄定不会出了差错。”
此时张昀良站了出来,回礼道:“此次前往江南,便劳烦郑七兄了。”
因温宥娘是女身,却又偏偏与张昀良及温余卿站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