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终湮灭(6)
而在江南城停留下来的两个月里,孟世子最终是做出了温宥娘所言的指甲油来,还顺带弄出了口红,让只撒银子让孟世子没事儿捣鼓的温宥娘吓了一跳。
“如此已经算得上好了。”温宥娘看着成品道。虽跟现代的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然而孟世子捣鼓出来的蔻丹跟胭脂至少比这时候大多女人用的都要好。比别人的好,自然就不愁有销路。
敢情孟世子适合搞这些?温宥娘心里虽嘀咕着,却又开始盘算开了,“成本也并不高,再加些香料进入如何?有香料的卖得贵些。想来乐坊里的也不在意这多点银子。连大门大户里的小娘子兴许都会喜欢。”
孟世子如今比温宥娘更能算了,“这两样成本都不算高,然而就外面装的盒子恐怕要贵点。”
大隆的胭脂盒子,跟现在的粉盒差不多,但温宥娘按照现代人用的口红壳子来造外形,虽容易携带,不过用的木头或者小竹筒做的,成本就涨了上去,有点包装比用的还贵的感觉。
“上面还须勾些一些花纹,上些色彩上去,又要更贵几分了。”孟世子又道。
温宥娘就道:“外面涂花的,自然往高门里卖,那些小娘子又哪里差这几两银子,不过图个喜欢。贵就贵了。”
“那涂指甲的刷子就用猪毛来制?”孟世子又道。
温宥娘应声,“软硬刚好,又用得不多,买两瓶附送一个。先慢慢来了,以后要是量大了再说。一开始的价钱,必须得高。”
京城里的乐坊,正好可以当做是市场调研,用来慢慢扩大影响,逐步打开市场。只要能垄断就能不降价。
至于垄断,温宥娘觉得,连孟世子都做得出来,旁的人跟风上来恐怕也是迟早的事情,毕竟原料只有那么几样,所谓秘方保密也不尽然。
只等得有第二家也这般做了,那么降价就再所难免。
弄完这些,等着第一批产品上市,孟世子还得继续下常州去,需得把温氏六房送回祖地才行。
温宥娘与孟世子商议道:“等到了常州曲水,再回来之时,我们便乔装一番,只装作是商队,四处走走。”
孟世子也知道手里捏着的田产,都是要去走一趟的,毕竟想打军粮的主意,就少不得要捂严实一点。且还得保证一定的出产方行,而不是像原先那样,佃农种什么交什么。
还有大隆十三州,每州必然要有一个信息流转交流的点,以便日常信息流通。都得亲自布点,亲自安排了可信之人才行。再加上各个点均得以商铺做幌子,还得想个赚钱的营生,每处皆得布置一番花费不少时日。
这样下来,没个三五年不成。但明晃晃的用着身份前行,又必然会落入一些人眼里,少不得惹人注目。
有护卫保护,非紧要关头不露身份,乔装打扮轻骑便装却是最好。
“都听夫人的。”孟世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