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妃
晋国·云京
太明宫中寂静无声,却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人。为首的是许久不曾管事的晋王,此时他脸色极其难看。
太后和皇后分别坐在他两边,此时太后有些心虚。毕竟如今发生这样大的事,都是她一手演变的。
龙翎已经被处以凌迟,晋王亲自下令,当晋太子的加急信送到他手中的第一时间,他就带了人前往东宫抓住了龙翎。那时的龙翎也察觉到事情败露,没有什么挣扎,反而露出冷笑,说“天下迟早是北齐的!”
说完就服毒自尽,让晋王又惊又怒。凌迟之刑是太子信里注明要求的,如今他一死,暴怒的晋王气不过,索性人死了,刑法继续。
龙翎被处死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宫,太后听了,十分不解,她不明白龙翎怎么就突然被处死了,多么忠心的一个孩子。但很快她就会明白了,因为战场上传来消息,晋国与南域最后打成了平局,南域还是挡住了晋国前去营救赵燕的道路。就在战事告终后三天,赵燕国的国土竖上了北齐的战旗。如今的太明宫中,就是为了商讨关于赵燕已经被北齐攻破的大事。
太后之所以也来了,是为了给这件事一个交代。
晋王一向敬重太后,此时不好发难,便将目光放到皇后身上。“皇后,你素来喜欢太子妃,当初还是你对我说,太子妃你很喜欢,让我不要插手他们小两口的事,为何到了今日又说要废掉她的位置?如今越国大君得到消息,在借兵的事上耍了手段,好好的二十万大军变成了五万,此一战本有希望胜的,如今却令我国损失惨重……”后面的话他不说,皇后也能明白。
太后心里紧张。她作为德高望重的太后,在这宫里威风了几十年,没想到就是因为一个小小太子妃的去留,酿成了无法挽救的后果。如今晋王是明着问皇后,暗着问她。她忙向皇后使个个眼色。
皇后没有察觉到太后看她的一眼,也没有像太后那样心虚。她站起身,微微低头,表情庄重而不卑不亢。
“陛下,我想,事情过去了,就不该再追究。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让损失变得小一点,而不是兴师问罪。”
晋王被她恭敬又不失力度的话给愣住了。他下意识看向太后,太后也傻眼了。她本来想让皇后在晋王面前道个歉。谁知道皇后这么好气性,居然敢说起晋王的不是。
皇后继续说,“太子已经查明龙翎是齐国的细作,也已经将细作处死。这已经算是对此事的一个交代。至于战场上的失利。”皇后顿了顿。目光没有变化,微微敛袖。“越国大君为了他妹妹的位置,将二十万大军的承诺变成了五万才是导致此战失利的最终原因。废太子妃的消息为什么会传到越国我们并不知,废太子妃一案也的确是母后提出的,”太后表情尴尬。
“但那时臣妾就劝谏过母后,此事要等太子回宫后再做定夺,何况太子妃不在宫中,何从废起?事情没有得到证实,越国大君就先为他的妹妹出气,置我晋国大事不顾,这是越国大君的操守问题。他对我们做出不仁的事情,难道我们还要对他的妹妹负责,在此研究出一个说法吗?”
“那皇后的意思是?”晋王不自觉地认同了她的看法。
皇后脸上摆出一丝冷笑,“既然越国大君是因为我们要废太子妃才不守承诺,承诺已经背弃了,那太子妃,是不是也要真的废掉呢?”
晋王被她的言辞给唬住了,“真的废掉太子妃?恐怕……太子那边,不会答应。”
这次夜琓的信里,还直白地表示对太后说出废太子妃一事的愤怒。摆明了要诛连龙翎九族,这还是没有废,就要诛九族了,如果真的废了,那岂不是天都要塌下来了?
晋王很憋屈,他的太子实力强大他不否认,可是实力强大到,什么事情都要听他安排,晋王就有些不高兴了。
皇后看出他的顾虑,语气更加强硬,“试问,哪个太子妃,会擅自离宫?既没有跟母后说也没有跟我说,这还将我们晋宫放在眼里吗!如今她还是太子妃已经如此嚣张,日后当了皇后,会是怎样的光景?难道王希望未来母仪天下的我晋国之后,就是这样一个不成体统的女子!?”
晋王被她的话呵斥得怔怔的,不禁小声说了句,“皇后以前不是很喜欢她吗,怎么如今对她有如此多的意见了……”
皇后冷着眼,“那是三年前,她还没有得到太子宠爱,对我对母后都恭敬有加的时候。如今,她已经仗着太子喜欢她,事事纵容她,变得无法无天了。如何能容?”
晋王为难了,太子在那头一定要让太子妃的位置岿然不动,而这头皇后意见如此坚决。是废还是不废?
“如今,越国对我们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他国大君已经背弃诺言,难道我们还要将他们国家的公主奉为上宾?”
皇后见他迟疑,又加了一句。一边的太后看着,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已经说不上什么话了,她不禁明白,皇后对她恭敬,不过是因为她是太后,但皇后骨子里,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样的皇后,让她不禁又想起了从前,因为她儿去世,对晋王冷眉冷眼的时候。皇后一直是个真性情的人啊!太后在心里感叹。
“可是太子……”
晋王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皇后冷哼一声,她看错了越清河。这样的女人,根本不配她的儿子。等太子回宫,她一定要好好劝他一番。如今,既然两个主角都不在,她也没法唱独角戏。
“那就等他们回来,再作商议。”
晋王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总归是要问过两个主角的意见才是。但看着皇后的样子,恐怕已经是决定,这位太子妃非废不可了。
他叹口气,如今,在几个国家中,能找出身份相貌品行都与太子般配的女子,已经不容易了,又要对太子有所帮助又要为太子所喜欢,谈何容易。
当初这位太子妃,还是他亲手提笔写的求婚书,如今就面临被废的风险。
不过。晋王想起了另一个公主。身份相貌品行都与太子般配的女子,倒真有一位,就住在他们晋宫里。
论起来,北齐的确是个影响局势的大国,太子也的确在临走前交代过善待她。可惜北齐如今大权从她父皇手里丢失,如今的北齐公主,只是个空壳子并没有实际用途。
摇摇头,晋王又想起另外一桩事——
他曾为了抚慰忠靖候夫人,将她待字闺中的妹妹指给了二皇子夜让。不过是那时的宋小姐年纪太小,商议决定等到宋家二小姐及笈之后再完婚。如今已经是十月了,算起来时间也到了,为何不见动静?
自从夜让封了王爷搬到宫外居住后,他就极少见到夜让。如今婚姻大事,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虽然如今是战火满地,而太子在外杀敌,但既然已经承诺过忠靖候夫人,那么婚事便不能推辞,无论是不是战争时期,何况这一年来,云京也好久没有发生过喜庆的事了。也该是时候让国民从紧张的气氛里缓和缓和了。
“挑个日子,让忠靖候夫人进宫,商议一下让儿与她妹妹的婚事,尽早办了吧。”
晋王揉揉眉心,对皇后这么说。
皇后点头,“臣妾记下了。”
晋王心里无限感慨,如今,太子独当一面,夜让就要娶亲,三皇子不提也罢。四皇子夜聿是个优秀的战场好将,礿儿已经嫁人,这一个个的,都已经长大成家了呀。
说起来,等让儿将宋家小姐娶了后,也该操办夜聿的婚事了。
晋王想着这群逐渐长大羽翼丰满的孩子们,有种自己已经老了的感觉。
——我是感慨的分割线——
锦和苑中。
砂阳公主百无聊赖地倚靠着栏杆趴着看园中的菊花。如今是十月,早过了菊花的开放季节。满地凋零的黄花花瓣,风一吹就散了,沾着泥土,不复当日光景。她不禁生出感慨,自己也像这花一样,无人问津。在这宫中一日挨过一日。有国不能回,只能徒自伤悲。
“你又在那里无病呻吟了吧,砂阳公主。”嘲讽的声音传来,砂阳听了,依旧懒洋洋着。不想动弹。
如今在这时候还敢来她宫中的,除了那个毒舌皇子夜聿还会有谁呢?
对于他的隔三差五过来嘲讽她一顿,这一个月来她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不再像最开始那样,气得和他争辩。
反而生出自暴自弃的想法,这样也好,总归是有人和她说说话了。
“我一句话都没说,您老又是从哪里看出我无病呻吟了?”砂阳对自己这样的想法无可奈何地一笑,懒洋洋地回了这句话。
夜聿将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在桌上,空出手朝宫女一挥,示意她们出去,对于四皇子把公主的贴身宫女当自己人一样招来挥去的行为宫女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行礼退下,留了空间给他们。
“没事在那里看菊花,不是无病呻吟是什么,谢了就谢了呗,明年还会再开。来,过来,我带了好东西给你。”
砂阳听到他的这句话,心里竟振奋了一下,是啊,战事结束她就能回去了,又不是永远不能回去,何必感伤?
这样想着,她总算将全身力气倚靠在栏杆的状态里抽出身来。
回头,难得带了兴致地问,“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她可不相信夜聿会给她带好东西,不过看到夜聿从食盒里摆出的一碟一碟的东西后,便愣住了,还真的带了东西给她呀。
“螃蟹?”
“还有黄酒。”夜聿又从身后拎出两壶系在一起的酒。兴致勃勃地说,“我把你的宫女全赶出去了,我们两个把这些独吞了吧!”
螃蟹个头大,一看就是上等的贡品,蒸得非常香,散发着热气。旁边的几碟小菜新鲜入味。看起来很可口的样子。趁着夜聿给两个小杯子倒酒没看她,砂阳悄悄吞了吞口水。这还是今年她头一次看见螃蟹。
砂阳心里对夜聿给她送吃的这件事很高兴,但表面上装作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伸手按了按螃蟹还烫手的壳,“发生什么大喜事了?让你跑来给我这个不入流的公主送这些来?”
夜聿一边倒酒一边带着笑说,“我二哥要成婚了。”
二哥?二皇子恭王爷?
“哦?娶的谁?”
“是原来寿山伯的二小姐,如今忠靖候夫人的妹妹。”
“头衔倒是挺多的嘛。”砂阳撇撇嘴,“怎么,你和你二哥感情很好?他要娶亲你就这么高兴为他庆祝?”
“不是啊。”夜聿倒完酒,把酒壶放到一边,抬头,眼里尽是笑意,水光盈盈颇为暧昧地看着砂阳,看得砂阳突然有些心悸。
夜聿若有所指地说,“我和他关系不是很好,但是他如今要娶亲了,我很高兴,因为这就说明他再也不会纠缠太子妃清河了。”
他说完,向砂阳眨眨眼,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滋味很好啊!然后拿起筷子高高兴兴地吃起小菜来。
砂阳还在莫名其妙,恭王爷风流,她是听说过,他还喜欢过越清河来着,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