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新的征程!
从崇祯二年十月算起来,到如今大战已是一月有余。
而这场迫使后金人不得不低头签订和约的战事,很快被写进了史书,史官们称其为‘乙巳之战’。
而民间口口相传,则是将此战称之为大明帝国的‘复兴之战’!
扶大厦于将倾,是为复兴!
当然,这大战之后该赏的当赏,该罚的那也得罚。
崇祯二年,十二月,冬至节。
在朱建率众臣于天坛祭祀之后,众臣却是早早的齐聚太和殿中,这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冬至,更为重要的是不久前天子颁布诏书。
冬至日,论功行赏!
“孙太保!袁督师!”
当孙承宗与袁崇焕二人携手而来,众人莫不上前道贺。
一来,此二人那都是位高权重,在朝中威望甚高,二来,此一战,那二人皆是功不可没。
袁崇焕,位居蓟辽总督,多年征伐宁远一线,是为大明抗金制度吗?!
“宝鼎勋章六等,授予者,太子太保孙承宗,老将出山......通州大捷,赏六等宝鼎勋章......”
“蓟辽督师、太子太保袁崇焕,忠心护国,天地可鉴,京师之战,守蓟州,战通州,收遵化,功在社稷,赏六等宝鼎勋章......”
“太子少保、五军都督府指挥同知杨嗣昌,临危受命,固守京师,功在社稷......赏六等宝鼎勋章......”
......
而就在众臣心中还犯着嘀咕之时,授勋已然开始。
宝鼎勋章六等授予者,孙承宗、袁崇焕、杨嗣昌,三人皆是一方统帅,此一战,那也皆是功在社稷,三人受此等勋章,那也自当是无可厚非。
宝鼎五等授予者,为首一人大理寺少卿史可法,史可法虽是为文臣,不曾直接参与京师一役,然而史可法出使蒙古,与林丹汗约为盟友,引蒙古使团入京,后金和议,以一己之身,舌战后金虎狼之徒,种种观之,受此勋章,当也是不以为过!
昌平守将曹变蛟,以万余人击败叛贼李永芳,功在社稷,又出兵顺义,协同宣府总兵满桂,大败后金精锐正黄旗铁甲骑兵,击杀后金!
龙虎军总兵官卢象升,京师鏖战,力挫后金后卫图奈大军,功在社稷,授五等宝鼎!
......
而宝鼎四等授予者,三等宝鼎及其以下,凡是此次参与勤王者,皆是授予殊荣,其中左良玉被授予四等勋章,而关宁诸将,以及通州守将,阁部诸臣,朝中文武则是按功劳大小,以此得以赏赐。
同一日,朱建更是做了一件大事!
当日所言,功成之日,定是拜将封侯之时!
一日间,四侯连封!六伯出世!
四侯者,忠义侯袁崇焕,二等奉天靖难推诚,靖边侯孙承宗,二等奉天靖难,武陵侯杨嗣昌,三等奉天翊运,安边侯太子少保满桂,三等奉天翊运!
六伯者,宁远伯平辽将军赵率教,二等奉天靖难,宁夏伯都督佥事马世龙,二等奉天靖难,冠军伯曹变蛟,三等奉天翊运,宜兴伯都指挥使同知、昭勇将军卢象升,三等奉天翊运,扬威伯大理寺少卿史可法,忠义伯捐募局总理左侍郎、资善大夫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