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足矣
高迎祥自然高兴非常,也明白李创此去危难重重,决定调集三万人,计一万九千士兵为李创所用,去攻打咸阳,自己带领两万人马,阻挡卢象升进军陕西与洪承畴联合的同时,边策应李创,边进行粮草的征缴。
两队人马自宁州出发,进处陕西境界后,高迎祥便率领人马折向西南进攻武功、扶风,并到处宣扬进攻计划,以吸引官兵的注意。
高迎祥部对李创隐隐形成了一道不可攻破的天然屏障。
兵过修武后,李创再命李过、高立功带兵三千走三原、富平,高杰、刘良佐带领一万人马守护老营,保护妇女儿童,并承担粮草的运送,李创与刘宗敏带领六千人马,行走在高迎祥与李过、高立功之间。
对于拿下咸阳,李创有着十足的信心。
这一日兵至乾州,李想正想指挥六千人马进攻乾州,顾君恩赶紧走上前来,一揖到地道:“我王能得一部进军,实属难得,本应速战速决拿下所过城池以为己用,君恩知我王并非嗜血之主,今有一计攻打乾州不知是否可行!”
“先生向来沉稳有加,所言皆有因果,说来无妨!”一身皂白长袍于身,从不身着战甲的李创,微笑地看向顾君恩,并舒服地向椅子深处靠了靠身子。
“我王若能得此城一人,便可不用一兵一卒拿下乾州!”
“不知此人名谁,可有一番本事?”
“乾州宋企郊,乃是崇祯元年进士及,并非李创嗜血爱杀人,战争之中所有将领都想采用上上策来拿下城池。
但是所有事,都不会以个人意愿去发展,正如张献忠到一处杀一处,杀一处烧一处,以发泄心中烦闷。
准确地说应该不是发泄,而是立威,你若诚心相待,我必加倍还之!你若固执抵抗,我就用鲜血告诉你,规矩就是规矩,并不是开玩笑。
此时的李创慢慢地适应了这乱世的法则,只有先进的思想与超前的意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想将理想变为现实,更需要的是手段,而这个手段需要用鲜血来践行。
“我王有令,得宋企郊一人,大兵绕路而行,乾州免屠!”
乾州城外,护城河对岸,尘土飞扬而起,翠绿的青草已被根根踏出,一丈多宽的路就这样在刘芳亮等人的铁蹄下生了出来。
“大人,反贼每半个时辰都绕城如此说上一番,并以三日为限,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守城的哨兵皱眉看着东方无情升起的骄阳,对身边的县令诉说着内心的煎熬。
“乾州城内,除了五百守城士兵都是老弱病残,倘若宋大人不出去,乾州只怕不保了,”目送刘芳亮等人转过城角,县令抻着脖子向城外看着,却没有半点办法,解决眼前危机。
“如果大人再去劝上一劝,你与宋大人定会流芳百世,乾州三万百姓亦会世代感念你二位的恩德!”小哨兵也是有家的人,并且他的家人全在乾州城内,顷刻间随着乾州城消失,小小年纪,他还没做好那个准备,眉头再次攒于一处,哀求地看着拿不出主意的县令。
“你在这认真守着,反贼倘若攻城,你便鸣枪示警!本县再去看看!”
“是,大人!”哨兵眼中瞬间流淌出对生的渴望,啪的一声,对着父母官打了个标准的立正。
乾州县令无心欣赏哨兵的敬礼,提起袍袖,快步跑下城墙的七十二级台阶,转身行上了宽阔的大街。
义军临城,乾州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百姓行走的身影,更显得空旷悠长,乾州县令似乎不到大街的清冷,清瘦的身影穿梭于乾州的大街小巷之间。
“来,来,让一下,我去劝劝宋大人,”乾州县令转过街角的瞬间,密密麻麻的人群跪成一片,以他清瘦的身体,都不能挤出半点的空间行走其中。
原来整个乾州的老幼少小没有躲避起来,而是来解决‘得宋企郊一人,便不进乾州城,’的约定,来求宋企郊出城降敌了。
“晴天大老爷,你可来了!”
“宋大人不出来啊,大人你快去劝劝他!”
“张大人来了,大家快些闪开路,叫张大人过去!”
拥挤的人群瞬间骚动,在数人的喊叫声中,慢慢地裂开一条尺多长的通道,直通宋府大门。
“大家别着急,宋大人知礼明义之人,必会给乾州百姓一个合理的交代,”张县令盯着宋府大门,愁眉不展的同时,安慰着时时传来的啼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