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武侠修真 > 火红的年代 > 第27章 田头遭遇

第27章 田头遭遇(1 / 1)

田头遭遇

他大笑着,高兴地飞旋着跳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辆大卡车“吱”的一声,停在了钱兴祥的身边。

那驾驶员打开车门,探出身子,看着钱兴祥开口刚要怒骂,一边的钱兴祥这时也吓傻了,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时,一个男的红卫兵见状,立即上前来护住了钱兴祥,朝着那满面怒气的驾驶员微微一笑。

因为那时候的红卫兵是革命小将,谁敢招惹?那驾驶员见状,也就只好悻悻地开走了。

“小弟弟,以后可得小心点啊。”那个红卫兵大哥哥看到那辆车子开走了,就微笑着对钱兴祥说道。

然后,他又走入队伍里面,跟大家一起向前面走去了。

钱兴祥则是傻傻地站在路边,看着渐渐远去的那支红卫兵的队伍。

这以后,钱兴祥也参加了红卫兵组织,只不过他们没有去搞串联,因为那时候,毛主席已经发出了“复课闹革命”的号召。

因此,大串联也就已经在全国停止了,全国所有的学校也都开始正式上课了。

一根烟吸完了,钱兴祥也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

傍晚的时候,钱兴祥刚刚从外面来到自己家的前面,一队小学生就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样板戏的歌曲走了过来。

这时,他们正在唱着“红灯记”里李玉和的一段唱腔: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看到钱兴祥走了来过来,队伍中一个大个子的孩子就叫道:“兴祥叔叔,你好。”

“同学们好。”钱兴祥也微笑着向他们问好。

这就是当时最盛行的晚呼队。

所谓的晚呼队就是把每个一条线上的自然村里的孩子们聚集成一个队伍。专门有一个人(队长)专门负责,带着他们从学校里出发,一路走到最后的一个村子里。

沿路不是唱歌就是呼“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这样的口号。

其实这样的晚呼队倒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举措,能保护小学生们不随便在放学回来的路上玩耍,以防止发生意外的事故。

转眼之间,花开花落。

又到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围海造田的时候,也是每年一度征兵的时候。

这一天的上午,钱兴祥在大队部里写好了宣传冬季征兵的标语后回到了家里,刚好是中午吃饭的时候。

一家人正在吃饭的时候,钱兴祥的表弟吴传扬走了进来。

“三爹,今年征兵我能去吗?”吴传扬一进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道。

“传扬,吃饭了吗?来,坐下,一起吃饭。”钱兴祥的妈妈看着自己的这位外甥说道。

“噢,当然可以了。只要你身体好就行。”钱东照看着他说道。

“三姨娘,我已经吃过了。那好,三爹,我明天就去报名。”吴传扬激动地说道。

“嗯,去吧。”钱东照看着自己的外甥微笑着说道。

“那三爹,我去了。”吴传扬说着就飞快地走了出去。

晚上,一家人就坐在一起闲聊着,钱兴祥忽然联想到自己平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爸爸不是这里的人,不是爷爷的亲生儿子。

当初听着是半信半疑的,这时,他忽然想到想从自己的父亲的嘴里得到证实。于是就微笑着问道:“爸,我听说您不是爷爷的亲生儿子,这是真的吗?”

“嗯。是真的。”钱东照微笑着说道:“怎么啦?”

“爸,能不能把您的事跟我们说说?”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爸爸说道。

“爸,您喝茶。”这时,陈玉莲已经悄无声息地端来了一杯茶,放到钱东照的面前轻轻地说道。

“好。”钱东照说着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脸上原来的笑容也就变得黯淡了下去。

“俺的话可多着哪,从哪里说起呢?”钱东照看着钱兴祥他们问道。

“爸,您喜欢从哪里说起就从哪里说起吧。”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爸爸说道。

钱东照想了一想说道:“其实,我的老家不是这里。我是从八岁的那年来到这里的。我的老家在一个叫双横的地方。

家里有好多的兄妹,父亲有体弱多病,不久就离开了我们,只剩下妈妈和我们这一大批的小儿了。

大姐在我刚刚一岁的时候,就嫁到了镇上的一户人家里去做童养媳了。大哥也因为家里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就跟着其他的人一起逃荒到了外地,后来就在江苏吴江落户了。

余下的几个姐妹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了,最后只剩下我和二姐。二姐现在还在本县的双横村。

那年我八岁的时候,家里再也无人能照料了,二姐为了让我有一条生路,就托人四出给我寻找要收养孩子的人家。

后来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你爷爷家因为自己没有儿女,要想收养一个孩子,就这样,八岁的我就来到了这里。

从此,我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但是,你爷爷也不是一个很健朗的人,在我九岁的那年,你爷爷就带着我整天在地里干活了。

你爷爷翻地,我就在田边割草,十岁开始,你爷爷就让我跟他一起翻地插秧了。

这一年的夏天,我干活干的热了,在你爷爷离开的时候,我就来到河里洗澡,可是我不会游泳,一到河里,就沉入了水底。

我紧紧地闭着嘴,不让河水进入我的嘴里,直到最后失去了知觉。后来,你爷爷回来后,在田头没有看到我了,就急忙到河里来找我。

等他把我从河里打捞起来的时候,我已经失去了知觉,是你爷爷不知道怎样把我救活转来的。

也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你爷爷也一病归西了,这一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我这个十一岁的孩子的肩上。

从此,我就一个人整天地在田头忙碌着。翻地,我一天只能翻一分左右的地。因为年龄小,总有点小孩子的脾性,翻一会地,就去田边玩一会儿。好像一点也不着急的。

后来又学会了捻河泥等重活。等干好了自己的活就去给人家打短工。这样直到解放。

因为你爷爷嘱咐,让我不要关掉这扇大门,所以 我就这样苦撑了下来,直到现在。”

听着他的回忆,钱兴祥和陈玉莲不觉都已经热泪盈眶了,他们想不到自己的爸爸原来是这样的悲惨的童年。

“爸爸。”钱兴祥和陈玉莲同时轻轻地深情地叫道。

“那些都已经是过去的时事了,现在好了。儿子都已经成家了。你们看,咱一家和和睦睦的,人丁兴旺,看着都开心。”钱东照看着热子钱兴祥和媳妇陈玉莲高兴地说道。

他们正在叙着家常,这时,走进来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她来到钱东照的身边说道:“书记,我家儿子就要结婚了,你能不能批个地基给我们?”

“哦,好,等我跟支委们讨论一下,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你明天来等结果吧。”钱东照看着那女人微笑着说道。

“那太谢谢书记了。”那去人十分感激地说着就走了出去。

看着那女人出去的背影,钱兴祥忽然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对了,爸,我有个设想。眼下,有不少的社员们结婚和住房都成了问题,咱们能不能用大队的集体经济来建造一批房屋,公社员们住居?”

“嗯,阿祥,你这个想法很好。只是现今大队的集体经济还不是很浓厚,怎么办?”钱东照有点担心地问道。

“爸,我想是不是这样,现今大队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砖窑厂,磷肥厂,农机局修理厂,纺织厂的收入和其他的副业收入已经比较可观了。虽然还不能全部供给,那就来一个二五制,集体提供一般的资金,有社员们个人提供一半的资金。”钱兴祥看着自己的父亲兴匆匆地说道。

“嗯,这个办法好。不过咱们还是放到支委会上和全体支委们讨论一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钱东照也兴奋地说道。

上午八点多的时候,钱兴祥跟农科组里的另一个组员钱达根一起去田头进行病虫测报的数据观察和记载以及水稻的病虫分析的标本采集。

他们来到第三生产队的一块田间,两人分好工,就开始了数据的采集工作。

钱达根负责标本的采集,钱兴祥负责紫外灯下的柴油瓶里面的害虫的数量记载。

两人正在认真的聚精会神的工作着的时候,忽然间,天上乌云密布,紧接着从远处滚过来一阵闷雷,然后就是一阵大风。

这阵大风过后,天空就变得昏暗起来了。

“哧哧……”天空中亮起了几条巨大的闪电,那雷声就有远处来到了他们的头顶上面,紧接着,“哗哗”暴雨就倾盆而下,打得人都睁不开眼睛来。

钱兴祥和钱达根赶紧从田里起身飞快地跑向避雨的地方,可是浑身上下已经被大雨打得湿透了。

他们两人躲在一个机埠大洞下面,虽然互相挤挨着取暖,可是还是冷的浑身直打斗。

瞪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大雨终于过去了,他们两人就飞快地朝着自己的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钱兴祥终于被淋出病来了。

本书源自看书惘

最新小说: 全职修真 龙套大重生 异界诅咒大师 仙武逆修 烟雨江湖行 心潮澎湃 百万仙国 至尊武者 夺仙录 进击的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