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乾坤有定论(二)
姬启听到这话,不怒反笑,当然,是被柳岚气笑了,自他长这么大以来,从没有见过那个人能像柳岚这般张狂,偏偏他还没有别人傲人的家世背景,到底是什么给了他如此肆无忌惮的资本?当真气的人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了。
但是,没有等姬启疑惑太长时间,柳岚又率先开口道:“梁国藩王独大了几十年,一向地方权力大于中央,现在的皇帝才不过堪堪弱冠,性子荏弱且优柔寡断,八个月前西凉王带兵力挫众番王,血染滨水关,入主都城大梁,胁迫天子加封其为摄政西凉王,如今风头正盛,由我观之,此次梁国派遣使者来我大周,恐怕正是这西凉王的意思。”
姬启闻言,冷笑一声:“你既然知道这些,又可否晓得这西凉王到底是何人?”
这话一问出口,柳岚的眼中突然闪现了一抹不一样的神采,她一扯嘴角,回道:“起先只听说这西凉王如何厉害狠辣,不过是略有怀疑,直到在长宁公主的宴会上再见到萧奕,才敢肯定。”
柳岚说着,想到了萧奕懒懒的靠在椅子上笑的样子,实在是很难将他与传说中冷血无情又杀人如麻,独掌梁国朝政一手遮天的铁腕豪强相提并论,不错的,这如今风头正劲的梁国摄政王,正是萧奕。
不过……他那副懒洋洋又仿佛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的样子,又是如何能够将那么多兵强马壮骁勇剽悍的藩王们降服的呢?萧奕本就出身尊贵,再加上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手段,恐怕将来这梁国江山,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得知柳岚知晓萧奕的真实身份,姬启也并没有显得惊讶,只是略一思索,望着她的眼睛:“既然你清楚,那么或许也应该猜到了,他的确是给朕留了一个难题,不过……或许也称不上是难题,只不过……”
他说的模糊,但是柳岚心里却也清楚,也不再与他转弯抹角,直接开口道:“这难题,可是与如今的梁国皇帝的加冠礼有关?”
听到她的话,姬启的眼中不着痕迹地闪过一丝精光,神色却是未变:“不错,萧奕此行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送来请帖,十日后便是梁国皇帝冠礼,可我国前去拜贺的使者却至今也没有决定人选。”
姬启的话说一半留一半,只是说了没有确定人选,却没有说为什么不确定人选,是因为什么没有确定人选,将话外之音都留给了柳岚去猜,若是脑子反应稍微慢一点的,想要和姬启对话还真是煞费力气。
不过他面前之人是柳岚,柳岚一直留意着朝中城内的动向,自然不会不知道原因。虽说此行梁国是去是朝贺,不过梁国此时正逢多事之秋,人们心里都清楚,梁国的天子不像天子,摄政王便是梁国的无冕之帝,这样一来,选去梁国朝贺的这个人便得机变得当,既得给足了天子的面子,又要不得罪萧奕,表面上是朝贺天子加冠,实际上却又要称颂萧奕治国有方,如此两边不得罪,长袖善舞,偏生又必须是站在姬启这一边的人,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好选。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期限已经接近,可姬启却仍是迟迟没有选定人选,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选的不恰当,倒不如不选。
“那么这个人选,陛下您心中可有数了?”柳岚故意试探道。
姬启看着她,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用拇指轻轻的摩擦着食指上的青玉扳指,反问道:“你认为,这个人又该是谁呢?”
柳岚早就料到他不会正面回答自己,此时也并没有想着刨根问底,姬启的问题看似漫不经心,可实际上却又是对她的一次考验。
这个人选,该是谁呢?有谁堪当此任,既有机变之能,又可左右逢源,更重要的,是必须是姬启阵营中的人,最起码,没有身在别人的利益集团之中。
这个人,其实最好选,但也最不好选。
柳岚沉默了片刻,而后一扯嘴角,神情严肃了起来:“依我之见,此人非李小世子莫属。”
听到这个答案,姬启似乎有些意外,摩擦扳指的动作一时间也顿住了:“我还以为你会毛遂自荐。”
柳岚呵呵一笑,整个人再度放松了下来:“是啊,论才智论立场,我都是最佳的人选,甚至此行之后,陛下便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为我加官进爵,但是,也正是因为我看起来太过合适了,所以反而不能选。”
姬启的手轻轻握了起来,他面色未变,但看着柳岚的目光却变得更加专注起来:“为何太过合适,却反而不能选了?”
“表面上看,我符合一切标准,但是深究起来,我不能成行的原因有三:其一,梁国出使大周,乃是摄政王亲自前来,仪比亲王,今我柳岚不过一区区布衣,身份上便已失了礼仪;其二,近日来坊间盛传我与萧奕有私,或许在旁人眼里信与不信全凭自己,可是到了梁国,梁国君主会做何感想?他会不会认为皇上派遣我去朝贺是为了献媚于萧奕,乃至对我大周生出恶意?其三,陛下派遣使臣前往梁国,并非能罔顾朝臣的意见,我出身低微,名声不好,若是陛下派我出行,朝臣会见微知著,认为陛下已经要开始重用民间白衣之士,现在变革的时机犹未成熟,陛下羽翼未丰,若是引起了他们的猜疑,难免会引起国内动荡。从以上的三点来看,第一个应该排除的人,就是我。”
一番话柳岚说得神采飞扬,目中流光溢彩,仿佛只要是看着她的眼睛,便会不自觉地被她的话感染到,姬启亦是如此。
柳岚的这一番话,当真是将姬启给震撼住了。
这样的远见卓识,这样的玲珑心思,又岂是一个略懂诗书的轻狂少年所能够说出来的?看来他以前还是小看了他,这柳岚的价值,远远不止是一个汇聚士子之心的标志,直到现在,姬启才仿佛是真真正正的开始认识了她,仿若醍醐灌顶。
柳岚说罢,姬启看着她,忽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从胸腔中发出,浑厚激荡,仿佛这数日来的烦闷全都被这一阵笑声一扫而空,连余音之中都带着愉悦。
“果然有理,既然如此,便让彦恪前去,倒也是妥帖。”
柳岚只是看着姬启笑,并不出声打断,待到听到他的话,才出言解释道:“不错,李世子身处世家圈子多年,八面玲珑的本事必定是差不了,况且以身份名声,不论是梁国还是大周,相信都没有人能够说得出反对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