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虽然还没有呈报兵部,但在战时这已经算是可以记录生效并且考虑叙功了。
后面的便是一份升官的委任状。勋级提为正七品下的致果副尉,并被提任为“大宋禁军捧日军右厢就能淹没了他。
所以作为种氏一族的种依尚若想提升,便唯有一刀一枪一个首级一个首级的自己慢慢去拼取。
大宋将门并不止种氏一家,而各将门中继世为将而人才迭出的情况自然存在,但这绝不表明将门出身者都属良将。事实上在他们中存在着大量平庸之辈,特别是在上层世家之中又更为突出。事实上,有些将门已经开始没落了,这不仅表现在官职上的降阶,更是在战场上的无所作为,这是很令人痛心的。
而种氏将门,决不能是靠攀关系来延续的,而是要靠扎扎实实地能力和军功!靠不断的磨砺,来增益其所不能。这是自上一代家主种师道就对整个种氏立下的铁的规矩。
========================================================================================
作者备注:
关于官员服制之间的规定:宋元丰年间以前完全袭用唐制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到了丰年时,更定服制,公服只用三种颜色,四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绯(红),九品以上用绿,取消了青色。此外,带銙也有区别。革带上的銙饰,是区别尊卑等差的一种标识,如一品用玉带銙;二品用花犀带銙;三品用金银花带銙;四品用素金带銙;五品用银花带銙;六品、七品用素银带銙;八品、九品用乌角带銙。各品之间,銙的数目也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