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乐玄宗题匾额
唐明皇不等进府升座,当街就开始赏赐,已经有些奇了怪了,赏的还是淮南本地特产柑橘,简直让人腹诽不已!明显不是从长安准备好带来的啊,您合着就到俺家门口、进城之前在路边摊临时现买的啊?您可是大老远的来最富有的儿子家串门儿,这是不重视还是抠门?
但李璲听到了唐明皇口中说“要好好品尝”时那咬着牙强调的语气,李璲眼皮往上抬了抬,和几年来同样的,不可能从李隆基脸上看出任何变化,曾经一度怀疑皇帝是不是面瘫了。不用急,那托盘上的柑橘放到眼前的时候,答案就立刻揭晓了。
干瘪的橘皮上乌涂涂的,东一块儿西一块儿的青灰像是被强碱烧过,好似一个人的脸上布满疤痕后又生了疮,幸好还没往外爬虫子,若用手触摸必定能抹下一层土来……这是桔子还是番薯啊?节度使府的属官们面面相觑,正不知该不该接过来呢,那些递上托盘的宫廷内侍就粗鲁的直接杵在众人怀里。
真的有股子呛鼻的石灰味道,李璲顿时明白了,这是有水泥工坊在没做好环保的情况下建在了人家果园附近!最可恨的是,怎么会那么巧就被父皇碰到?这个问题立即就有高力士主动来解答了:“十二郎啊,淮南的百姓还真是热情,刚走到光州就送来了这些柑橘,哦,还请陛下入住过了新式水泥楼呢!”
“儿臣治下不严多有疏漏,还请父皇责罚!”李璲赶紧叩头请罪,当然,也不忘了瞟一下高力士、杨思勖、包括边令诚的表情,发现并不阴冷,心底也就踏实了不少,再听高力士说到“少让你父皇操点儿心”的意思,彻底长舒了口气,说明李隆基年纪大了之后懒得管任何事儿了,你们都各自做好,最好别烦他。
李璲回身迟疑了一下,没有把托盘让高适接过,而是交到吴广手里,意思就已经很明确了,吴广躬身而退,稍稍挥手,就有一队黄蜂卫跟随离开。这时李璲才爬起来在前引路,领着李隆基往里走。
后面车上的人陆续下来,武惠妃和刘华妃是不可少的,自有萧子琪过去见礼,众亲王跟在后面说说笑笑的一起进得府来。李璲本来就战战兢兢的,还听背后有个妩媚的声音叫嚣着:“姐姐好福气啊,生了好本事的儿子,妹妹我羡慕的紧,不知道能不能腆着脸开口,求璲儿照顾照顾他那没人疼的十八弟呢?”
您已经腆着脸开口了!不用问,把老十八寿王瑁挂在嘴边的只有武惠妃,李璲任凭她穿透性的嗓音清晰无比,就当没听见。但刘华妃是当事人不能愣是不理,只有打太极道:“瑁儿聪慧不下于这些哥哥,将来年纪大些了定然不用妹妹这样费心的嘛!”
刘华妃已经不是当年被冷在角落里的刘华妃了,腰板硬了之后自然学会了所有的语言技巧,软泥糊上去,绝对不留任何活话儿……这时候千万别假客气说什么‘有事儿您尽管开口’,你这儿假客气小心对方就真不客气了,顺杆爬立即就有事儿瞬间就开口,众目睽睽之下您是答不答应?
“上次璲儿贡进的罐头妹妹可还顺口?呵呵,这孩子的心思全都用在这些不入流的地方了,不像瑁儿用功在正经书本上,唉,将来还望瑁儿关照璲儿才好呢!”刘华妃这话是说给武惠妃听的,可眼神却看向一边的萧子琪,萧子琪心领神会,不等武惠妃再说什么,赶紧接话道:“母妃教训的是呢,妾身好久没听殿下念过诗啦,倒是这吃食,待会儿请惠妃娘娘好好品尝一下!”
正往里走,斜刺里窜出两个黑影吓了众人一跳,还以为是刺王杀驾呢,御前侍卫差点儿抽出长刀!定睛观瞧才知道是李璬和李璘,拜倒在地口称“父皇万寿无疆”嘿嘿笑着露出两排大白牙来。
李隆基看看这两个晒黑的好似昆仑奴的家伙,哭笑不得,回首看看缩着脖子的李璲,再把两人招到近前,伸手捏了捏李璬的手臂,又在李璘胸前锤了一下,李隆基露出来到江宁,裁剪开赐给每个人一个字,足矣让他们当作传家宝啦,而数百字合起来才是文章,也是个让众人团结互助的道理,父皇以为如何?”
唐玄宗瞪他一眼,紧跟着变脸又是和颜悦色的朝下面吩咐:“仪王所言甚是,来人,赏!”万众期待中有小太监取来一幅皇帝平日写的文赋,当场开始裁剪,那些富商和公子哥儿接到手里直打颤,谁都没注意边令诚贴到李璲身后,在脖颈里呵气如兰娇柔的呢喃:“殿下这次又没少赚钱吧?”
“是收了不少,但没赚!”李璲后背过电流一般的寒,挠了又挠侧闪一步,小声道:“还不是都摊平父皇一路的花销里,几幅字就能省了国库堵住御史的嘴,又不加百姓的税引起民怨,多好的事儿呀,是不是?”
边令诚噗嗤一笑,修长的玉指点上李璲的鼻尖,妩媚的眨眨眼道:“振振有辞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呢!咯咯……”不等李璲闪躲,边令诚快速在他脸上拂一把就退往后面去了。
李璲长吁一口气,心里明镜一般,边令诚这一问绝不是他自己要问的,定然是替李隆基问的,很好,说清楚、传过去,一切OK。
那些士绅捧着巴掌大的皇帝墨宝纸张,感激涕零了好半天才被催促着退出了大殿,场地让给了歌舞乐师的时候,唐玄宗貌似不经意的对侍立一旁的李璲道:“朕是不是也该给你写副字,算是付几顿饭钱啊?”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