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内讧(1)
郭子仪带领大约五万人赶往河南,在行军路上,郭子仪心中就感到这次是一个艰难任务。朝廷的兵多年没打过仗了,而且兵士勇猛程度也不如叛军的。
但是唯一的优势就是朝廷的兵在道义这边,代表的是皇命,只要鼓舞得当,还是可以战胜叛军的。
郭子仪一边行军一边说道,‘我们是为大唐为天子守天下。现在叛贼作乱,为了百姓的安危,我们应该奋不顾身的保家卫国,还可以建立功业岂不两全其美。
众将听到这里就想,这确实不错。只要能评定叛军,皇帝一定会论功行赏的。到时自己就有了功名了。
郭子仪又向士兵许诺道,‘我的军队赏罚分明,勇敢杀敌者,我给予升官和银两。胆怯逃跑的,我杀他的头绝不手软。
郭子仪这么一说,士兵们也都鼓舞了士气,愿意拼命战斗了。
郭子仪一行来到了河南,可是这时安禄山的主力已经进攻陕城了。郭子仪只碰到了大约一万人的叛军守军。这守军还是安庆绪的手下带的。
郭子仪马上就对这股叛军发动进攻。叛军肆意妄为,竟然不据守城池,而是出来迎战,这也是他们一直打胜仗造成的骄傲。
郭子仪命令队伍停止进攻,先是摆了阵型,先是铁甲盾兵在前,弓弩兵在后。布阵进攻,叛军而是一阵乱冲,很快唐军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叛军开始节节败退,被唐军杀的一片狼藉。很多叛军见到唐军这么厉害,开始害怕了,一开始的嚣张都不见了。
他们也不敢那么勇猛的进攻了。而是退回了城中。
这一仗郭子仪带的部队消灭了五千叛军,剩下的叛军也很快投降了。
这一仗郭子仪打胜了。士兵们很鼓舞士气,郭子仪论功行赏,没有偏袒任何一个士兵,做到公正公平,士兵们心悦诚服,都想着下次打仗时还要勇猛,以获得更多奖赏。
郭子仪打胜仗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李隆基大喜,‘我们大唐还是有能人的。叛军不出三个月一定会被消灭。’
杨国忠道,‘陛下不过太早欣喜。郭子仪消灭的只是一小股叛军。叛军的主力已经进攻陕城了。’
李隆基怒斥道,‘知道了。我大唐的军队打不过叛军吗?我已经派封常青在陕城抵御了。’
安禄山见到封常青站在陕城城楼上。
安禄山大笑道,‘上面的狗官,下来投降把。我免你一次,如果你表现的好,我赐你官做。’
封常青道,‘呸。你不过是一个反叛的反贼,怎么能赐官。赐官只有当今天子能做。’
安禄山笑道,‘哈哈哈。刀枪里面出权力。他们李家王朝,也是这么来的。我现在有兵,我就可以赐官。’
封常青道,‘你不过打了几个胜仗,就得意洋洋,大唐国土辽阔,我怕你打不完。’
安禄山道,‘我愿一脚踏遍九州四海,这天下我要定了。’
封常青道,‘我大唐天子威严,名正言顺,你逆贼天下人得而诛之。’
安禄山已经不耐烦了,不想在跟他废话了。大骂道,‘要打遍,打的你求饶,看你还嘴硬吗?’
安禄山一挥手,叛军士兵开始扛着云梯攻城。投石器也开始抛石头。石头多的如雨点般砸向陕城城楼。城楼上的唐军被一个一个砸的头破血流。云梯搭了上来,叛军们奋勇爬云梯。
封常青是一个胆小的怕死鬼,他躲在城墙里不敢露头。士兵们只有很少的人勇猛些,抱着石头去砸叛军。但是更多的士兵看到主帅都这么贪生怕死,自己又何必卖命呢。个个都厌战,纷纷为了各自保命都不敢露头。
而且现在叛军又放箭,这样更没有多少守军抵抗了,甚至有一些守军已经开始潜逃。
封常青看到有士兵逃跑,他知道他控制不了局势,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士兵逃跑,这仗是必败无疑了。自己这时要是不跑,也是必死无疑。他赶紧回到城中,坐上马车,带着几十个骑兵,打开后门,往潼关方向逃。
士兵们听说主帅怕死逃了。更加没有人愿意抵抗了。很多人开始大溃逃。更多的士兵是主动开城门迎接叛军。
安禄山很高兴,没有杀迎接他们的士兵,而是收了为自己的兵。并对他们说道,‘跟着昏聩的皇帝,不如跟着他。他打仗有很高的赏赐。’
唐军很多士兵,听说有很多金银财宝,当然乐意跟着了。他们才不管什么道义的事情呢。
安禄山看着潼关的方向,士兵报告道,封常青逃往潼关了。
安禄山大笑道,‘一个鼠辈,朝中真的是无人了。竟然让这样的垃圾货来阻挡我。’
安庆绪道,‘爹,我们现在一鼓作气打下潼关把。’
安庆余道,‘不行大哥。我们现在应该休息一下,军队一路从河北打到这里,将士们都劳累了。潼关过后就是长安,现在潼关一定加强了防守,我们现在过去,等于是让他们以逸待劳。‘
安禄山道,‘庆余说的对。我们休整几天在出发。’
安庆绪心中暗暗发怒,‘什么都是他说的对。看来你是铁的心要把位置传给他了。传给他以后,他会放过我吗?’
安庆绪没有说出这些话了,只要去忙自己的事情,借机离开安禄山。
安庆绪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时严庄走了进来。
严庄看到安庆绪脸色不好,笑道,‘大公子何必不高兴,来日方长,这天下也不是一天就打下的。何况二公子虽然得到主公的宠幸,但是亲信不足,只要等到主公那一天不在的时候,我们夺权是早晚的事情。’
安庆绪听道这里才消了怒火。
过了五天,长安的李隆基听到叛军要进宫长安。李隆基道,‘我先去西蜀修炼下修为,太子你先去潼关驻守一下抵挡叛军。’
李隆基心道,‘我去了西蜀修炼,这里一旦出现什么大事,责任都推到朝臣身上了。有什么事情他们扛着。我逃避责任。但是叛军我也是不怕的。等我修炼一段时间,自然会在回来收拾叛军的。’
李隆基说走就走,他想把一切的责任都抛弃,什么都不想。只一心修炼修真。
西蜀有峨眉山又临近昆仑山,听说那里有很多修真者。这是李隆基喜欢的。其他的一切的事情都交给太子了。
太子只好领命调遣将领驻守潼关。其他各地的节度使听说皇帝西逃到西蜀了,个个都心怀异心了。心道,‘皇帝这么衰,以后谁还愿意跟他。我们都各自掌握兵权,有兵就可以自己是皇帝。’
这时郭子仪听说了叛军主力进攻潼关了。连忙指挥军队往西追赶叛军。
安禄山看到李隆基留了儿子在潼关,哈哈大笑。‘这李隆基真的是胆小如鼠,他昏聩如此,这天下是他留给我的了。’
安禄山道,‘他这是想,他和太子分在两地,总能保全一个。总是又做不是去首都的民心。但是我不会让他得逞,我要把长安占了,我要在长安登基。他们谁都活不了。‘
安禄山又当着众将许愿,只要奋勇帮他打下长安的。他封他为王。勇猛的士兵,可以封侯。第一个登上长安城楼的士兵,封侯。
这个消息太振奋士气了。很多人都磨拳搽掌,富贵的机会来了。
安禄山很善于利用士兵贪欲的心里来打仗。
太子也是个怕死鬼,吩咐了守将后,他也逃跑了。他往黔中跑了。
这个守将哪里是安禄山的对手。很快潼关失守。安禄山叛军紧逼长安,长安危在旦夕。
长安城的百姓和豪强都纷纷而逃,守宫殿的宫女和太监,也开始偷盗宫中的财物,各奔东西了。
百姓们听说叛军杀人不眨眼,而且什么都抢,害怕的不得了。推着小车带着子女和贵重财物,往西边逃。西边虽然是异族的聚集地,但是也比落在叛军手里强。
洛阳凤凰岭。
太平公主在洛阳听道天下大乱的消息暗叹,‘我们晚了一步,没想到安禄山这么快动手了。’
洛阳节度使李季带领大队人马,道,‘公主,请你下命令把。我们是去夺取长安把。’
太平公主道,‘要是想称帝不是一定要在长安的。当年女皇就是在洛阳称帝,也一样可以。’
‘我现在想的是,我们是先对付李隆基还是安禄山。’
李季道,‘当然是李隆基,如果我们先对付安禄山就让李隆基坐收渔翁之利了。’
太平公主道,‘可是做大了安禄山,不是他也收渔翁之利。’
李季道,‘这不同,我们和安禄山都属于反对李隆基的人。当然应该先合作而后在争斗。’
太平公主道,‘你这样想,是你没把这个天下当成自己的天下。如今天下被叛军搅和的一团糟,长安城大量的财富外流,几百年的积累就要毁于一旦,叛军进了长安城肯定是要放火烧宫殿,杀害百姓的。你想看着那些好好的宫殿被叛军破坏吗?’
李季道,‘天下兴亡,总是要毁坏后在新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