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章 树不静而风不止
二百六十六章树不静而风不止
十二月九日,有朝会。所以李佑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凌晨,顶着寒风o黑入宫了——这是做京官痛苦的时刻。
会合了其他礼仪官,李大人与另一名捧着宝玺的尚宝司官员为前导,从内宫中将天銮舆引到皇极én,贴身内监把昏昏沉沉还在打瞌睡的少年天扶到宝座上。
皇上清醒不清醒无所谓,一切环节都井然有序的自动运转起来。唱赞的唱赞,鸣鞭的鸣鞭,过河的过河…大明景和七年倒数表册都要从手里过一遍,而且太后天的谕令也都要从内草诏备案,李大人还用得着看通政司摘抄邸报来了解政事?
不过对于审阅邸报这项随随便便讨来的权力,李佑还是处于鲜有趣阶段,积极xin颇高。
他手里捏着颜sè泛黄的邸报仔细翻看,暗暗感慨道这便是大明唯一的官方媒体了,也是唯一的全国级别媒体,真真正正的垄断。虽然他两世为人从来不曾有过闻行业的工作经验,但没吃过猪ro,也是见过猪跑的…
话说李中书掌握了邸报审阅签发之权,通政司负责邸报的知事便倒了霉,每天递进去的邸报都不合李大人心意,每次都要被大加删改的返工一遍,结果原本当日发布的邸报往往要拖到疏,经太后先看过后下发回内处理的。
李佑信手打开上面一本,入目看去立刻不淡定了。
这是一本御史弹劾:“臣闻有舍人李佑窃据中枢,堵塞言路,o人耳目,én蔽天下谗言虽巧,佞语虽甘,信之必灭,若谀词满布,则社稷危矣朝廷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圣主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翻译出来意思就是:李佑non的邸报满篇阿谀,io人心,再这么胡搞下去,我大明江山就要毁在他手里了
这算什么?自觉做了一件好事,维护了安定和谐大局,李佑对于被弹劾始料未及,仿佛遭遇当头一bān。
其实不止一bān,是七八bān,还有好几本都是差不多说辞的弹劾。
李中书吃饭时,仍为此闷闷不乐。
一旁的秦舍人劝慰道:“你将别人饭碗砸了,别人自然要从你身上找回来。”
“什么饭碗?”李佑不太明白。
原来国朝负责监察的科道言官也都是要考核任务量的。六科还好点,都有专én对口的政务,对事不对人的从ji蛋里挑点骨头就能jā差。
但一百多个御史,不是人人都有出去巡视的专务外差,所以为了完成工作量,没事就要主动去找事来进谏。邸报就是这些无差事御史的重要闻来源,每天扒拉几下邸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理不顺眼的地方,随即就可以题本上奏刷工作量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李佑凭着经验把邸报办的ā团锦簇天下太平,那按习惯守着邸报找yin暗面的御史们就真不太平了,这不叫砸人饭碗叫什么?既然李中书绝了大家的口食,那么大家就要从李中书身上找回来。
搞明白了前因后果,李佑目瞪口呆。这就是大明特sè的言官啊,面对这些唯恐天下不làn的人,那邸报审不审的有什么意义?
算了,以后让通政司随便写罢,自己何必费力不讨好,背负上堵塞言路这个罪名,自己non不好真要列入明史佞臣传了,李大人有些灰心的想道。
但是当李佑吃过饭,回到东时,又有慈圣宫中官传诏到——李佑办理邸报忠恳勤勉,赏银五十两。
对此李佑寒风中凌làn了,钱是小事,但这代表着太后的态度,太后她老人家对自己的邸报很赞赏
二选一,权力带来的不但是感,还是麻烦…李佑感到自己给自己挖了大坑,当初真是何苦贪权?不然就不会沾上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