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奋斗在新明朝 > 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

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1 / 1)

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

三月初七,忽的刮起了大风,一时间京城里又是尘沙飞扬。李佑才出了院子,就感到被泼了一脸土,连忙急急地钻进马车中,紧闭门窗防风防沙。

他心里不由得腹诽几句,穿越前人人都说古代环境好,怎么这年头也有类似于沙尘暴的气象?他还是就是指责工部应当为目前的环境恶化负责,正好今天就满城沙土飞扬,岂不应景?

他又隔着厚厚门帘,与外头车夫闲聊了几句。那车夫是京城老人,对京城状况很熟悉,听到主人家与他谈起京城道路,便忍不住的大倒苦水:

“冬日天寒春日风沙其实都还是好的,最愁苦的日子是夏日。一旦有了大雨登时满地烂泥,有的路甚至能将半个车轱辘陷进去,小的们只能下车踩着泥浆推行前进,苦不堪言哪,那些做轿夫的此时抬轿更是辛苦。至于老爷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出入之间不留神便溅得泥浆上身…”

两份报纸同日发行的消息,早就在京师各衙门里流传起来了,三月八日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好奇的等待。

果然。陆陆续续的,便有两家的报夫将各自报纸送上门来,今天的《真理报》和《明理报》都是免费的,各衙门里的门官只需白领即可。

各衙门所收到俩种报纸的份数也是不约而同的相近。五品以上的官员及掌科掌道。是人均赠送一份,其余则是按照部门赠送,如各司、厅等。一个部门赠送一份。

所以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同时拿到了两种报纸,享受先睹为快的特权。当然,李佑的《明理报》虽然优先但不只是向各衙门发送,绝大部分其实是在民间发送的,比《真理报》范围广泛得多。

拿到两种报纸的高官,无数,互相叫骂指责的时候太多了。但那都是另一回事,而这份《明理报》据说要公开发送到全城各处,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弄不好要满城皆知。

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报纸上的抨击与一般的弹劾奏章似乎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用。

但意义何在?众人一时却说不上什么来,之前从来没有这种先例。普通揭帖大字报或者手抄报的威力,哪能同这样的报纸相比?感觉就像草寇遇到了火器犀利的正规官军。

震撼之余,看报的人不由得又重读了几遍首页这篇文章,仔细揣摩其中的意义,浑然忘了评价文笔,然后才继续看其他内容。

却见首页边上还有一道细细的侧栏,上面排列着一个个人名和官职,都是近期选官任职的情况,而且还有目前空缺官职的摘选。也是很用的内容啊,大部分人看到这里,都饶有兴趣的研究了一遍选官科目,至少是个交游时的谈资。

结果大部分官员看《明理报》首页的时间,就比看完整份《真理报》所用时间还要多。第二页则是各种政令消息和附带评论,文风十分尖刻。

等到了第三页忽的又是一变,赫然也有大标题出现——南城惊现香艳命案,婬妇裸尸横陈家中!

这一刻,无数看报者暗骂一声“低俗”,但仍忍不住向下看。

开篇文序却是好一通一本正经的严肃说教——“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败俗伤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罔顾他人百年恩义。本报劝诸君心头牢记万恶婬为首…”

读到这里,无数看报者又暗骂一句“啰嗦、太啰嗦”。谁要看说教?直接跳过去看正文了。

至于后面各页还有京城各种趣闻、东西教坊胡同行情、商铺货物信息、外地风土人情等等。

不知不觉,等看过首期《明理报》,所有官员只觉大开眼界,但却无法评价,感到这种报纸是超出了自己理解范畴的事物。

最终只能叹道,办报也能这样办么,挺好看的。不过工部上下例外,肯定不认为这期报纸好看。

最新小说: 豪门婚爱:前夫,太无耻! 天庭征婚录 狂妃琴动天下 惹上大神:欠你99次情债 妖神厚爱:萌夫难为 肥婆皇后之肥女不二嫁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蚀骨缠爱99天:夜驯娇蛮小妻 老公大人求放过 大牌男神赖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