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
1o7719o8远东狂人风口浪尖
众人当然不知道此刻的赵北。内心正在演着激烈的三。
陶成章推荐赵北做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无论出于什么考虑都在实际上将赵北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同盟会和光复会之所以会抛弃成见联合到一起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不久之后举行的国会选举中获胜依靠人多势众赢得国会中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进而控制国会并组建实际意义上的政党责任内阁牵制大总统的权力。
这个联合政党要牵制的人就是袁世凯而这斤小人也是赵北的主要敌人在这件事上赵北与联合政党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赵北的军事实力较为雄厚而联合政党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所以双方最好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袁世凯。
借着“湘黔事变”南方革命势力终于联起手来组建了讨逆军不仅平息了湘黔事变而且借此机会整合了政治力量组建了国民党这个联合政党总算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的如意算盘是借着讨逆战争胜利的大好形势一举夺取国会权力并窥伺正式大总统的宝座通过议会斗争削弱袁世凯的力量。
但是作为穿越者赵北并不看好这种斗争手段他只相信实力相信手里的军事力量而且历史上的袁世凯没有把国会放在眼里这位袁大总统也同样相信实力。
两个相信实力的军事强人分据南北进行着明争暗斗只有那些实力弱小的政治力量才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非军事道路于是这个联合政党被组建起来试图在南北均势尚未被破坏之前在国会上拥有足够的言权。
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赵北对于这个联合政党采取支持立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军事斗争手段军事斗争依然是他夺取全国权力的主要手段。
经过前段时间的明暗斗争袁世凯已经领教了赵北的手段而赵北也通过试探摸清楚了袁世凯的底细。
现在的袁世凯实力有限赵北如果能够集中力量对其麾下的北洋军进行一次毁灭性的军事打击的话。未必没有赢的可能但是也必须付出较大代价甚至可能两败俱伤让其它势力趁虚而入。
赵北也可以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占据西南半壁展工业增强军队实力稳固后方根据地依靠新兴力量那种勃勃生气在与喜世凯的低强度斗争中逐渐耗干对方力量然后挥师北伐毕其功于一役用较小的代价和较长的时间完成控制全国权力的目标。
个是短期战略一个是长期战略到底该采取哪一个战略这要看国际、国内形势展而定如果形势允许的话长期战略可以立即更改为短期战略。
问题的关键在于赵北可以利用休养生息政策增强实力而袁世凯恐怕也不会闲着共和军力量增强的同时北洋军的力量也在增强所以。如何在限制袁世凯力量的同时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是摆在赵北面前的一个难题。
按照赵北的战略计划夺取全国权力的时间最好能够在太叹、让宪会的张寒芳争众个带魁点位了但是章太笑和张墓都眦…”因为同盟会的政党代表团成员将把支持票投给赵北赵北肯定能在党魁竞选中获胜。
换句话说这叫“众望所归”这也是黄兴、宋教仁电报里的原话。
不过赵北并没有被这句恭维话冲昏头脑他很清楚同盟会为什么这么急着确立党魁人选也明白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再过十几天就是国会正式选举的日子了各地选民的登记工作已接近尾声这个时候陶成章突然遇刺身亡。对于这斤。联合政党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他们担心这个联合政党因此分裂进而失去部分选票所以。他们必须尽快确定新的党魁而且这个人必须“颇乎众望”
“颇乎众望”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众人心里都明白陶成章之所以当上党魁不是靠什么人望而是靠着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而其中又以赵北的支持最为重要。现在陶成章去世如果让赵北来做党魁恐怕是唯一可以维系这个松散政治联盟的办法。
有赵北的共和军撑腰这个联合政党才有底气与袁世凯正面交锋。
所以陶成章的政治遗嘱一公布。多数人都没有反对。
但是“没有反对”并不代表着“全都支持”实际上不少人都是将赵北出任党魁一事看成是应急措施。毕竟党魁有任期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可以将赵北当成是一个过渡人物一旦国会选举获胜小党群任期一到他们完全可以再用选票把赵北选下去。
赵北可以猜测出那些党员的心思不过他并不担心毕竟他手里有实力在这个靠枪杆子说话的时代政党只会成为军事强人手里的棋子。而不是相反所以只要他能够当上党魁哪怕任期只有一两年他也有绝对的信心将这个联合政党改造成为自己手里的愧儡、玩偶。
如果成为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赵北手里将多出一张王牌那就是
会。
虽然赵北早已决定利用这个联合政党“占领国会”牵制袁世凯但是当时的那个联合政党只是他的盟友不是下属无法做到如臂使指。现在联合政党已经推举他赵总司令出任党魁那么这就不是盟友关系了而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手把持党政一手握着兵权。总司令问鼎天下的日子还远么?
当然这个联合政党成分复杂成员良莠不齐指望这样一个纯粹为了“占领国会”而联合起来的乌合之众想将这斤。国家带上强国之路。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的一个联合政党拉拉选票还成但若说到
“坚强的战斗集体”那就是个笑话。
但是在总司令眼里就连一只竹筐、一只草鞋都有它的用处联合政党自然也可以派上用场利用这个联合政党不仅可以控制住国会占据舆论、道义上的制高点而且还可以迅将总司令的影响力扩大到各省。
想象一下以后各省的党务机关里都悬挂着总司令的巨幅半身像时。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党、政、军一把抓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所以赵北对这斤小接任党魁的建议很走动了动心。
不过既然是风口浪尖那么顾虑还是存在的。
以前赵北只是将这个联合政党当成是盟友站在它的身后给它撑腰。让它去直面袁世凯的北洋刺刀。袁世凯虽然依旧会把赵北当成是对手但是只要眼前的这个联合政党不到下总司令就能利用它分散袁世凯的火力。
但是一旦接手这个联合政党。做了它的党魁赵北就由幕后站到了台前必须直面袁世凯那噬人的眼神了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也将把全部火力集中到赵北这边。
以前赵北还仅仅以一个跋扈军人的面目在袁大总统面前跳来跳去但是现在他竟把持了“中华第一大党”的党务已经挥舞着大刀冲向袁大总统了袁世凯能不急么?
狗急跳墙人急上房。
手握十数万军队、占据中枢名义、并有英日两国支持的袁世凯一旦起急来谁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采取果断行动用他一向痴迷的武力解决问题。
如果现在南北之间就全面开战的话赵北虽然已做好应战准备但是现在他的力量毕竟有限能否完胜却也说不好而且地方实力派也没有整合完毕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所以是否接任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赵北一时有些犹豫。
赵北在犹豫其他人却没有犹豫。
熊成基第一个赞成由赵北接任党魁的提议。
“总司令接任党魁最好不过。我举双手赞成别忘了我也是
“十干事长之一更是光复会元老我的话在党内很有分量。”
熊成基的话引起一阵共鸣蓝天蔚、蒋方震也纷纷附和虽然他们也知道总司令一直强调“军人应该远离政治”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总司令本人也是这个联合政党的“十干事长”之一中级、下级军官固然应该远离政治但是作为高级军官无论如何也是摆脱不了政治的这是现实不由人的意志决定。
赵北却没有说话在会议室里踱来踱去权衡着利弊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去只能听见总司令的脚步声。
过了很久赵北才拿定主意。
“味根请你以我的名义分别向同盟会和光复会的政党代表团拍电报告诉他们关于党魁的继任问题。我必须认真考虑并与黎黄陈磋商明天或后天我给他们答复。”
总司令的话不仅让熊成基诧异其他人也多半有些奇怪。
虽然联合政党曾经邀请黎元洪的那个“共和进步党”加入不过黎元洪权衡再三却没有答应所以他的共和进步党现在独立于联合政党之外准备单独冲击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前段时间甚至一度有传闻。说黎元洪打算参加正式大总统竞选。
所以联合政党党魁继任人选的事情根本与黎元洪无关。
那么总司令为什么要去与黎元洪就此问题进行磋商呢?
众人实在猜不透总司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