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穿越之逐鹿三国 > 第237章 科举结束

第237章 科举结束(1 / 1)

科举结束

马车在马邑学社的大门前停下,刘成和郭嘉走下马车,守在门前的几个学社工作人员连忙迎了上来,对着刘成行了一礼在前面引领着刘成往学社内走去。昨晚的一场小雪,将整个朔县城上下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一路走来草地、树木上都点缀着点点雪花。

一行人来到学社的大会堂之中,这是一个和后世各种大礼堂相差无几的会堂,拥有五百余个座位,能够容纳八百多人同处一堂,此时整个大堂已经坐满了学社的学生,对于将要到来的科举考试,学生们大多期待之中带着紧张兴奋,纷纷交头接耳,一声声窃窃私语汇聚成嗡嗡声好似菜市场一般,但是这个时候学社的老师们并没有制止。在大堂的最前方,由蔡邕、童渊等各个学院的院长领头学社之中的先生老师们正襟危坐,偶尔也有几个先生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看到刘成从大会堂的侧门走了进来,整个大会堂都为之一静。蔡邕等人正要起身向刘成见礼,被刘成连忙抬手制止,身后的郭嘉等人纷纷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刘成走上讲台,环视着济济一堂的大会堂。顿时间好似恍如隔世一般,如果不是坐在下面的人一个个穿着汉代的服饰,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千多年后各种会议场合的情景。而看着下面坐满的学生,刘成感到由衷的自豪。自从光合元年穿越一直到现在,整整十四年,这十四年,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到今天,独尊朔、益而走,手下谋臣猛将如云,然而这些年来,他自认做得最得意的事情只有那么一两件,其一便是将北边的鲜卑人打得不敢南下,而他那打着“各族一家”的旗帜,内中却是将所有归顺其麾下的异族汉化的政策也算得上是他的得意之作,不过,除了那些,兴办教育是他自认做得最得意的事情!

“光合五年……”在台下几百人的注视下,刘成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在奇袭西部鲜卑和连王庭返回马邑的路上,遇到了准备返回雒阳的我的岳父你们的社长一代大儒蔡邕蔡伯喈!回到马邑之后,在公私皆有的情况下,我留下了他。于是,就要精通治国安民之道。可是你们几个学院,大多数人学的都是本专业的知识,很多人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要说的做文章,谈治国安民,那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而科举考试一旦过了,就有机会为官,成为一方父母,彻底的出人头地。或许现在很多人都在想,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应该选择读其他几个学院而应该选择文学院,这样的话,不管怎么样,都是有机会的,而不是想现在这样连机会都没有,永无出头之日!永远的低人一头。”随着刘成的话音在大会堂之中响起,在座的除了文学院的学生,其他几个学院的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刘成说的是事实,自从刘成颁布了举办科举考试之后,文学院欢欣鼓舞,武学院还好,毕竟从这里出来的学生将直接进入军队,而墨、农、医三个学院却是瞬时间如丧考妣。不管朔州的风气开化,思想已经渐渐开放,但是大环境使然,不管思想如何开放,所有人的想法还是读书当官才是真正的出人头地,而其他的,不管是墨学还是医学农学,说好听点是百家学说,其实说白了,从墨学院出来的不就是工匠吗?而从农学院出来,就直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就是低贱的行业,在马邑学社学了那么多年,出来之后还是从事这些贱业,何不当初直接在外面从事这些行业就行了?不过碍于刘成在朔州的威严,更因为时代的局限,所以尽管三大学院的学生心中倍感不公,但却没有罢ke游xing上表之内的事情发生。但是没有发生,却不代表他们心中没有怨恨。

“如果你们真的这么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刘成继续道,虽然言语之中带着训斥的语意当口气依然温和,“我记得,我们学社乃是益州的各个学院学府的教材之中,都有这样的言论,那就是人人平等!人吃五谷杂粮,生而平等,谁能高高在上?王侯将相贩夫走卒,三十六行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每个人每个职业在人类社会中都是必不可少密不可分的!就像是建立起这座大会堂的每一个人,没有墨学院的设计,工匠就不知道该怎么建设!而没有工匠的建设,就算墨学院将大会堂设计得再好也永远只是空谈。而就算是有了设计还有了工匠,但是如果没有人烧制砖头,运送材料,工匠也只能面对着一片空地发愣!他们变不出今天这么一座宽阔豪华的大会堂!同样的,不仅仅是通过科举考试才是最好的才能够出人头地,学好你们的专业知识,只要造福国家和人民你们就是最好的!每个人在这个世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把他们称为社会价值!每个人不管他深处那个职位,是高人一等还是低人一筹,只要他能够做出对别人有意义、有帮助的事情,他本人就应该得到肯定,这就是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所以,墨学院、医学院和农学院的学生们,你们不应该妄自菲薄。因为有的时候,你们比那些当官的对百姓的帮助更大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越多越直接。甚至你们还不需要像当官的一样,被置于道德的制高点,当官当的好,为百姓谋福祉,百姓在记住你的同时,那也是你分类的事情是本职工作,而一旦有任何松懈,那么你的脑袋上马上就会背上“狗官”、“贪官”的名头。好官和贪官都会被人们所记住,不过前者是百姓敬他爱他,而后者则是世世代代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骂,看,这就是那个谁谁谁,他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狗官!所以,当官也是为名作主的,如果某些人以为当上了官,就能够为所欲为,为自己谋私利,那我还是劝你们还是回去好好做学问吧。或许那样的话,还能够为自己赢得一世清名!”刘成话音落下,顿时整个大会堂安静了下来,所有的学生都在心中消化着刘成所讲!

“蜀王所言!我等必当谨记!”良久,坐在文学院靠前排的学生之中,一个身材壮硕颀长的眼神深邃的青年站了起来,对着刘成躬身一拜,朗声说道。

“蜀王之言,我等谨记!”霎时间,所有的学生都反映了过来,纷纷站起身来,躬身说道。

“好!我希望你们能够真的谨记!”刘成喝道,“现在,我宣布,第一届科举考试现在开始!”随着刘成宣布科举考试的开始,所有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在学社老师的安排下,走进由武威营士卒把守的教室中开始为期两个时辰的考试。历史上,科举考试在隋唐时初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到了后来,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这么多科目,考下来,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考完了,而为了防止考生作弊,所以考生自进了考场之后除了上厕所,连睡觉都留在考场里面。至于,明清科举,不说也罢……不过现在,刘成虽然已经举行了科举考试,但是并没有那么多的名目,说起来还只是试行,所以只有两个时辰的考试时间,考试的内容,也主要是考校考生在治国安民上面的策论和谋略。

当朔州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益州的科举考试也同时进行了。第一届的科举考试还仅仅是在马邑学社和成都学府之中举行,因为两州的读书人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几乎都在学校之中,马邑学社和成都学府是两州仅有的高等学府,也只有两大学府才有资格召开科举。

考试很快结束了,上百份考卷被封存,然后由蔡邕、卢植等德高望重之人组成的阅卷团进行为期三天的闭关,开始阅卷工作,他们将评选出其中最优秀的二十张卷子,选出前二十名,随后等到益州选出的二十名学生来到朔州,再次进行考试,决出最优秀的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最新小说: 凉城客栈 炮灰重生:九世繁华 炮灰当道:冤家良缘不路窄 女生禁忌游戏 嚣张王爷:狐妃倾天下 犯罪调查科 三燕大慕容 嫡女盛妆 剪不断,理还乱 涅槃重生:庶女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