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里的资助
蒋新律师写的网络小说《复仇学生》:来自大学城里的资助。
张广利握住白璐白晰柔嫩的小手,温和而亲切地说:“告诉你的父母,今后不必为学杂费用费心,你也不用课余去辛苦的打工了,一切全包在我身上了,专心念书吧,毕业以后,好好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这次帮扶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见面会上,张广利一眼就从人群中,发现了白璐的与众不同:衣衫普通但异常干净整洁,没有装饰却美自天然,尤其是那双杏目,分外明亮,仿佛漆黑的夜晚闪烁的星星,昭示未来阳光明媚。
“谢谢叔叔的关心资助,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将来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去您的公司工作吗?我想成为象您一样成功而富有爱心的人。”白璐略显娇羞但不卑不亢地回答,眼神里充满了期盼,那神情,象一名儿童遇到了喜欢的玩具,等待着父亲首肯并掏出钱夹。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广利,见惯了灯红酒绿卑膝奉承的场面,他遵守游戏规则,为豪华奢侈一掷千金,但心里清楚,那不过是一场交易,转身离开即意味着游戏结束,而眼前的白璐,那样的清新可人,那样的纯洁自然,令他产生了一种拒绝即犯罪的感觉,他享受这种感觉。
“哈哈哈哈,好,好,好,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我随时欢迎你的加盟!”张广利爽朗地承诺。
作为江海市江南区的知名实业家,这些年来,他已不只一次的捐过款物,组织者陪同时有些夸张的客套,受助者一昧的感激感恩,反倒使他感觉有些拘束不自在,而这回,白璐身上散发的青春朝气,使他觉得不是在捐助贫困,而是在播种未来的希望,或许,这就是输血与造血的区别吧?又或许。。。。。。
几乎与此同时,在这座庞大的大学城的另一侧,张广利的妻子,同为知名实业家的赵碧莲,也跟法学院的年轻学生韩飞,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
赵碧莲勉励说:“经商其实没有秘诀,以诚信为本才能长胜不衰,要维持诚信,有时法律的调整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市场经济实质上也是法制经济,好好用功吧,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韩飞浓眉下的双眼射出敬佩的光芒:“小时候就听说赵阿姨厉害,今天一见,我看不只是厉害,那简直就是一种大智慧,您不单是我经济上的救济恩人,还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指路恩师,假如您不嫌弃,毕业后我愿追随在您左右,做个精神与财富双丰收的人。”
赵碧莲记不清受过多少回恭维了,年长的夸她美貌,年少的羡慕其富有,对那些恭维她实在不敢恭维,早能做到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了,英俊而稚气未全脱的小伙子韩飞,称赞她有智慧是人生导师,则声声入耳无比受用。
“可惜呀,我年轻时没有机会念大学,”赵碧莲微微叹了口气,脸颊因兴奋竟泛起了少许潮红。
“那是时代造成的,而不是您个人能力所不及,更何况,世界上第一位大学生,肯定是由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教出来的,”韩飞真诚的说。
眼前这位比自己儿女大不了几岁的普通工人的儿子,竟有如此见识,让赵碧莲欣喜不已,相较于儿女只知一昧的花钱赶潮,韩飞身上那种贫穷但不甘于现状的上进品质,使她顿生怜惜之意,她想起了知识改变命运那句名言。
女人到中年,不老也不年轻,不野心又不太死心,尤其是当她富有,有能力改变什么或制造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令常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女人的直觉告诉赵碧莲,这名家境贫困的青年学生,今后或许将闯入她的生活空间,但她无意阻止,反而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