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回忆(1 / 1)

回忆

“王灵莉同学,你在发什么呆?你是在思念远方的情人还是在悼念一起走过的岁月?”

吴小年站在门口提着垃圾桶没有进来,却念起了两人前几天看到的诗。

王灵莉立刻跳了起来,“死小年,你学会调侃姐姐我了啊?动作那么慢,快一点,要不过会天黑了。”

“知道啦,急性子。”吴小年放下垃圾桶,拿了英语和政治课本,和王灵莉肩并肩地朝校后门的河滩上走去。

学校后面有一天沟,夏天会有水,过不去,但现在是春天,还没有水,麦子又长的很高了,吴小年和王灵莉经常躺在河滩边的麦田里,有时在背书,有时在闲聊。

王灵莉家里的书很多,经常会带一些过来给吴小年看。吴小年其实不大看得懂,但还是孜孜不倦地看着,有时候熄灯了,自己会点一颗蜡烛看,所以每周爸爸给的零用钱,吴小年从不乱花,很大一部分是用来买蜡烛了。

最近吴小年在看《交际花盛衰记》,巴尔扎克的作品,八百多页,吴小年看的快崩溃了,外国人的作品实在是看的累,看了好几十页都没看到主题,不知所云。还是找过文学毕竟好看,虽然《初刻三言二拍》是古文,但仔细读下来,还是能懂一些的,毕竟故事性比较强,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吸引着吴小年。

还有《格陵兰船长的女儿》也特别好看,一个女孩带着弟弟历险一个岛屿,去寻找航海失踪的父亲,那样的场景深深诱惑着吴小年,带着她的思维到了一个不曾想过不曾见过的世界,也是吴小年长大后喜欢到处走走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

两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谈到未来,王灵莉问吴小年以后想干什么?

“没想过要干什么。”

王灵莉侧过身子,一直胳膊支起脑袋,装做惊讶地调侃吴小年。

“不是吧,小年,你的理想难道不是什么科学家,医生,军人,政治家什么的啊?真是没志气啊,你太令我失望了,怎么就培养出你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学生呢?”边说还边摇头。

吴小年笑着问:“有志气的王灵莉同学,你长大的理想是什么呢?联合国主席吗?”

“老夫的理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王灵莉说的一本正经。

“地球离了你还真就不转了。”吴小年摇摆着支起的双腿,手里翻着英语课本。

“小年,你想过初中毕业后要干什么吗?”

“没有想那么多,先好好读书再说吧。我大叔二叔家的两个哥哥都不读书了,说要到南方去打工,因为大叔家的大儿子在南方打工赚了好多钱回来呢。”

“切,目光短浅,你不会也想去吧?”王灵莉严肃地看着吴小年。

“我没想过那么多,先读好书再说。”

现在一大家族里只有吴小年和大叔二叔家的两个女儿在镇上中学里读书了,二叔家本来成绩很好的大儿子也不读书了,和大叔家的二儿子准备到南方打工,家里面正反对着呢,但他们急于出去见见外面精彩的世界,根本不准备继续读书。二姑姑家的小女儿也不读书了,已经出去打工了,过年回来时穿的衣服吴小年见都没见过。

“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读书到上大学。”王灵莉对着吴小年说到。

“上大学?我没想过,要去哪里上大学啊?”吴小年吃惊地望着王灵莉,她对外面的世界真是一点都不懂,也没有明确的上学目标,没有途径得到更多的欣喜,但王灵莉不一样,她的父母是老师,什么都懂。

“我爸妈说,让我上县城里的省重点高中,然后再读大学,南京啊上海啊北京啊,大学很多的。你也一起去好不好,我们一起考大学,然后继续做同桌。”

“啊,我的成绩能上大学吗?”

“可以的,你成绩那么好,我爸爸说我要是成绩继续保持这样,当然能提高更好,肯定可以上大学的。你考分又不比我低多少。”

“我们是可以考南京的大学吗?”

“可以啊,有什么不可以。南京?为什么一定要是南京?嘿嘿,小年,你老实交代,每个月给南京的谁写信的啊?”王灵莉又不正经了,嘴里叼着一根麦叶。

“一棵向日葵。”

“啊?你说什么?逗我呢?”

王灵莉不依不饶,过来挠小年的痒,吴小年最怕王灵莉来这一招了,她是对挠痒一点点抵抗力都没有了。

“灵灵,你绕了我吧,哈哈哈,你快停手。我下次不敢了。”吴小年边躲边求饶,蜷缩着身子,两手乱挥舞着。

两人闹了一会,脸红脖子粗的,躺在麦田里平息着呼吸。

高高的麦秆遮去了他们的身影,大河对岸的人家已经升起袅袅催烟,隐约而来的是孩童的嬉闹声,婴儿的哭闹声,车子的鸣笛声,大人的斥责声,所有生活的元素一一而来。

拍拍身上的草屑,两人往回走,吴小年回班级吃晚饭,王灵莉回家吃晚饭。王灵莉曾数次邀请吴小年到自己家去吃饭,吴小年都微微一笑摇摇头。王灵莉拿她也没办法,但明知道吴小年仍是拒绝,还是习惯性的邀请吴小年到她家去吃晚饭。

吴小年开口道:“灵灵,我知道你对我好,但我还要在这个学校生活一年多呢,让我们彼此都自在些,所以谢谢你。”

王灵莉叹叹气,“小年啊,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们一年多的好朋友了,到我家吃一顿饭也不过分吧。”

“不在其位,不知其滋味。”吴小年说完,还是微微一笑,就走了。

王灵莉望着吴小年的背影,瘦弱而坚强,还是不会扎头发,每次都扎这样一个歪马尾辫,王灵莉心里放松地笑了一下: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吴小年,右拐向家走去。

吴小年到教室时同学们都在吃饭了,班级里唯一的住校生杨娟回家去了,她家离学校不是太远,不是冬天或者雨雪天气,她都回家的。

吴小年拿起篮子里的最后一块饼,盛了一盆粥,拿出萝卜干,在座位上静静的吃了起来。

中学时代的饭是这样的,学生自己带粮食交给学校,学校早晚烧稀饭和饼,中午蒸饭盒,要学生自己淘米放在大蒸笼上去,每个学生自己的饭盒都自己做了标记,一天三顿都是没有菜的,要自己带,大多数是自己家带的咸菜萝卜干或者买的榨菜,也有家里有关系的,在学校小食堂交钱吃老师的工作餐,但这样的学生只有几个。

早晚的饭和饼都是生活委员排了值日表,每天有班级里专门的人去食堂抬粥和饼的,由于班级里住校生中女生一般只有吴小年一个人在,所以生活委员没有安排她抬粥,只安排她一周去拿一次饼。

今晚的饼很难吃,碱又放太多了,涩的很,整块饼看起来很黄,吴小年食不下咽,喝了大半盆的玉米糊粥,吴小年就把饼放在饭盆里,去食堂边的水池里去洗碗。

吴小年不喜欢浪费,其他同学都把饼扔进垃圾桶,省的还要端到食堂,吴小年每次都把喝剩下的粥和吃剩的饼,一起端到食堂倒进泔水桶里,学校是养猪的,这些吃剩的还可以给猪吃。

半路上碰到了章安平。

“平安夜,你吃完晚饭了?”吴小年主动向低头走路的平安夜打招呼。

章安平听声音就知道是吴小年,没抬头笑容就挂在了脸上。

“恩,小年,你去洗碗吗?”

“是啊,刚吃完饭。你去教室?”

“我陪你一起去吧。”章安平说到。吴小年没理由拒绝。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路上碰到了章安平的妈妈,二年级七班的班主任。

“谭老师好。”吴小年主动打招呼。

“恩。安平你去哪?洗好了水果没见你吃人就不见了。”谭老师淡淡地向吴小年点了个头,转向儿子亲切问到。

“妈,你赶紧回你们班吧。我走了。”说完没理他妈妈直接向食堂方向走去,吴小年只好和谭老师说再见,跟上平安夜的步伐。

谭老师望着儿子和吴小年的身影,若有所思,她是半年前看到王灵莉、章安平和吴小年一起玩的时候认识吴小年的,起初还没在意这个女孩子,后来几个月看到不爱搭理人的儿子居然经常送饭盒去食堂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但也没其他异常,基于用事实来说话的准则,自己也不好妄加揣测和干涉,但吴小年这个女孩子很有可能是一个潜在不安定因素。若是灵灵,自己可能就不需要管了,毕竟两人青梅竹马,家里相当,而自己看过吴小年的档案,一个乡下女孩子,没有母亲,若想和安平长久自己是不会同意的。

平安夜若是知道谭老师的想法,肯定苦笑,谭老师是多虑了,她的儿子才是暗恋的那一个,而自己从不认为为吴小年做的这些小事就可以打动吴小年。她吴小年还是距离自己这么远。

“小年,你又和灵灵去河滩背书了啊?”平安夜帮忙拿着吴小年的饭盆,吴小年两手插在校服裤口袋里,摇着歪马尾辫向食堂挪去。

“哎,说是背书,实际大部分时间是和她瞎吹牛了。”

“呵呵,你们感情还是那么好啊,从开学安平转移了话题。

“我们那边没什么好玩的。都差不多。”吴小年淡淡道。

“不过若你们有兴趣,暑假可以过去玩玩,村里有一家种了好多梨树,每到夏天很多外地人都会去贩梨。”

“呵呵,那就这么说定了啊,你回头和灵灵说说,我们去你们家吃梨去。”

望着平安夜熟练地帮自己倒了饼和粥,洗了碗,吴小年心里有些微微过意不去,若是说一点不知道平安夜心里的想法,那么自己也太虚伪太做作了,但对方没有挑明,自己也不知该如何,拒绝很多次帮忙,平安夜仍是坚持帮她做了很多琐事,平安夜只说同学间互相帮忙。

但即使即使平安夜挑明了,吴小年也没有心思接受他,一方面自己在学习,另一方面虽然学校里谈恋爱的人不在少数,但自己心里只有一颗向日葵大的地方,却已经有人进驻了,一直以来都是那个向日葵般的人物存在,温暖了自己孤寂冰冷的心。

从上初中开始吴小年就每个月给李卓然写信,寒暑假不写,至今已经寄向南京十八封信了,却没有一封回信,吴小年不知道是李卓然搬家了没收到信,还是他压根就忘了自己不打算回信?想到安平把饭盒交给吴小年,这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谁也没说过,但为了避免校园里的闲言碎语,两人之间还是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

吴小年拿着饭盒和平安夜一起想家属区走去,吴小年站在门外,等着平安夜去王灵莉家叫王灵莉一起去上晚自习,这是三个人的习惯。

人没出来就远远听见王灵莉的叽叽喳喳声了,王灵莉抱着书本拿着三个苹果,平安夜的手里提着一个饭盒,吴小年脸上的表情有点僵硬,接受别人好意的不知所措,不尴不尬。

她知道王灵莉的好意,自己中午都吃萝卜干就米饭,王灵莉总会不时地从家里拿些菜给吴小年,安平和吴小年在旁边偶尔插上几句。

“平安夜,小年已经答应和我一起考大学了,将来我们还要做同桌,你也要一起考啊,我们三个人一起上一个大学,小年那么贤惠,那么小就会洗衣服做饭照顾自己,以后啊我就赖着她让她照顾了。嘿嘿,我妈还说让我多向小年学习呢。”王灵莉兴奋地说着。

“喂,什么贤惠啊,你这个班级了。

“不问问你表哥,英勇到用打女生来表示自己的能耐?”吴小年毫不退让地看着宋旭。

“哼,那是你该打。”

“你还是一如既往地看不清事实嘛。”

“好你个伶牙俐齿,看来那一巴掌打得太轻了,没把你的牙打掉。”

“要不你试试打更重一点?”吴小年根本就不怕宋旭。有些人,你越软她越嚣张,你嚣张她反而不敢声张,中国人骨子里有太极精神。

“你,你以为我不敢?”宋旭被吴小年轻蔑的眼神看得火大,但又不敢真动手。

“小旭你干什么?”宋坤的声音在宋旭身后响起。

宋旭回头看了宋坤一眼,“表哥,我帮你教训某些不知好歹的人。”

“胡闹。”宋坤长手长脚地拎起宋旭准备走。宋旭赖着不动。吴小年见没什么好戏了,绕过宋旭头也不抬地望教室走去。

宋坤眼神复杂地望了望吴小年,没有理会叫嚣着的宋旭。

吴小年身上好学生兼具女混混的脾性让班里的同学可望而不敢靠近。

当初的我们都太年轻,不经意的伤害却不自知,我们压抑着自己的性格,遵从着符合传统的习性。

但王灵莉和平安夜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吴小年好着,不,是更好了。

吴小年知道他们的想法,没有多说,此刻也不能报答更多,只是好好地珍惜着两人的友谊。

初三的生活紧张而压抑,吴小年的初中生涯并没有因为那些琐事而有所不同,依旧如流水般地匆匆而过。

吴小年终因体育太差而差三分没有上省重点高中县一中,上了县二中,体育是四十五分,同学们都是四十分以上,只有吴小年是二十七分,跳绳满分,五十米和跳远总共得了十二分,王灵莉和平安夜无语地望着吴小年。

“县二中也很好啊,你们看我第一年的学费都免了呢。”为了吸引生源,对于成绩很好的学生二中采取减免学费的政策。

“可是我们以后就很难见到你了啊。”王灵莉嘟着嘴有点不开心。

“哎,傻丫头,都是在一个县城里,想见面还不容易啊。你和平安夜在一中要互相好好照顾啊,我们不是约好考一个大学的吗,我也会努力的。”吴小年安慰着王灵莉。

“小年…”平安夜望着吴小年欲言又止。

“平安夜,灵灵这个傻丫头就交给你了啊。她不是很会照顾自己,你是男生要多照顾她啊。”

“什么呀,臭小年,你托孤呢啊?我们以后每周见一次啊,我们三个还像以前一样,一起出来玩。不要因为不在一个学校而淡掉友情啊。”王灵莉拉着吴小年的手遥了遥,三年了,和吴小年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多,她是真的舍不得也不习惯以后没有吴小年的学习生涯,很多小秘密都没人分享了。

“恩,好的。我们会经常见面的,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嘛。”

“美你个头啊,你以后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我和平安夜好歹还有两个人呢。你一个人又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了。”

“没关系,我习惯了。这几年不是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嘛。”

“好什么好呀,看你面黄肌瘦,跟芦柴棒似的。”

“得,在你眼里就没一好人。平安夜以后你可别被她欺负了。”

“好啊,你现在又联合平安夜来欺负我啊。看我不打你。”

追逐声响起在分手时的校园里,拿了录取通知书,以后大概真的很少见面了,三个人都有些伤感。因为各种愿意平安夜和王灵莉的下乡吃梨之行并没有成行,

吴小年整个夏天都必须要待在家里,爸爸在村前的马路边找了一块基地,要盖新房子了,小叔叔已经结婚,小孩也好几岁了。不能一大家子再挤在老房子里,小婶婶早就不高兴了。

盖房子不需要吴小年,但其他琐事吴小年还是要做的。

工人夏天要喝很多水,吴小年就不停地烧水,然后盛在桶里冷却,给工人们喝。早晚还要煮粥,或者煮面条,十来个人的饭菜,吴小年忙的很累,爸爸多次说不要她做,等小姑姑来做,但吴小年知道小姑姑诊所里事情也很忙,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帮忙着做吧。

猪圈里的猪还要割猪草去喂,所以整个夏天吴小年都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爸爸曾多次阻止她去割猪草,太晒了。

吴小年只是笑笑说,爸爸,我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我也不去做。

吴小年的倔强遗传了爸爸的,爸爸也没太多功夫去一直管她。

吴小年庆幸自己考上的是二中,可以省下一年的学费。

马路对面的人家是春天的时候搬过来的,因为初三,所以吴小年并没有每周都回家。但暑假了在家里不断地听村上人讲到马路对面的人家。

这一家姓沈,是隔壁村的,家里开了个修车行,主营电焊业务,男主人前两年和他们村上一个李姓十八岁的小丫头好了,那李丫头多次逼男主人离婚娶她。

男主人有四个女儿,一心想要男孩而未果,在他妻子的姐姐家抱养了一个男孩,五个小孩的牵绊让他的离婚之路无比艰辛。

爱上男主人的李丫头等待不了了,在男主人大女儿上学的路上,用纳鞋底的锥子把他的大女儿戳死在芦苇地里。村上的人说,足足戳了半个多小时,血染红了整片芦苇地。他们说李丫头出芦苇地时,满头满脸都是血,吓哭了村上好几个小孩。

女主人哭死过去好几次,李丫头也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据说是家里找了关系所以判了十五年。十五年后,三十五岁的年龄,该怎样继续自己的人生?

受不了那样的环境,受不了村上人的指指点点,沈家举家搬迁到了吴小年新家对面,夜半之时,吴小年还经常听到对面传来的哭声,夹杂在一片蛙叫之中。

他们家的三个女儿经常跑过来和吴小年玩,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六岁。看着最小的女孩,吴小年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一脸脏脏的,眼睛黑黑大大,跟在大小孩后面屁颠屁颠。

最大的小孩叫维维,老二叫芳芳,老三叫婷婷,不知她们的姐姐叫什么,吴小年割猪草的时候想着。

“小年姐姐,这边猪草多。”婷婷在一边叫道。

“哎,来了。”三个小孩经常跟着吴小年割猪草,很多时候会帮着她,用手拔着猪草。

吴小年感觉自己成了孩子头了,有的时候还会带着他们三个去后村偷桃子,虽然偷的总是又青又涩的,但她们几个坐在河边却吃的很开心。【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

最新小说: 最强都市特种兵 我的制服美女军团 女总裁的全能保镖 技术宅纵横都市 我脑里有个微信系统 衰神天下 恋上妖精女上司 都市之绝品状元 叶军浪 叶天策肖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