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 小兵传奇
苏宁从来就没有打算利用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军训,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不陌生,但是军训真的能有几分用处?走正步?排队列?跑**?如果你遇到一个古代军人,他们会说,弱爆了简直。
科学的练兵方法,是现代社会的军人所使用的,经过无数营养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等等等等研究出来的,其实在苏宁看来,哪有那么麻烦?一个国家需要的军队数量随着疆域的大小而变化,但是人数肯定不少,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常备军二百万,总兵力四百万算多吗?不多,真的不多,再多一百万,五百万,也就那个样子。
古代中国各个朝代因为生产力的关系,常备军没有超过一百万的,明代算是最多的,一百万常备军,从明朝建立一直打到明朝灭亡,就没停歇过,清朝也就差不多八十万的样子,养兵练兵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大唐的常备兵力在如今也就差不多四五十万的样子,当然战争要是起来了可以临时再扩编二三十万,那就是极限了。
苏宁一开始没有打算在军队里面立足,但是现在根据李二陛下的看法,是有把自己丢到军队里面的很大的可能姓的,所以苏宁决定要在这短时期内提升一下自己的军事素养,这也就是苏宁讨要老兵的一个原因,苏宁曾经带着五百铁骑用大火击败了突厥大军,但是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自己这一边,借助着大火的力量,击败了突厥,要是面对面,给苏宁五万军队苏宁也不见得可以击败三万突厥骑兵。
如何与骑兵作战,如何在古代利用步兵与骑兵作战?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课题,要是现在的苏宁,恐怕逃不了惨败的后果,骑兵对于步兵有天然的克制姓,大唐之所以那样强悍也是因为大唐养了大量的战马,骑兵数量不会少于游牧民族,这才有底气和游牧民族开战,把他们修理的惨兮兮的,要是到了宋朝,那完全就是拿步兵和骑兵作战,后果呢?
同样的道理,训练一支军队,不是喊喊口号,唱唱军歌,跑跑步,搞什么特殊的体能训练比如越野障碍跑之类的,很多人以为那是练特种兵的,练特种兵需要的方法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体力只是最基础的,所有的大众可知的练兵方法都是以锻炼体力为主,可是体力强悍了,就是强悍的军队吗?
马汉的体力绝对强于这个老兵,哦,他的名字叫刘铁,马汉的体力绝对强于刘铁,但是连着两场败给了刘铁,而且几乎挡不住刘铁的攻击!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被秒杀!马汉不过二十四岁,当兵四年,刘铁十八岁参军,如今已经三十年了,他今年四十八岁,他曾经在隋朝军队里面干过,也跟过王世充,后来才参加了大唐的军队,参加过隋末唐初几乎所有的著名战役,所谓身经百战不单单是形容大将的,也是形容小兵的。
刘铁一直都是小兵,从来没有干过军职,但是他活下来了,他以最为低微的身份,参加最为凶险的战局,在最为要命的位置干了三十年,活到了现在,他是个宝贝,给一万贯钱苏宁都不会把他放走的,苏定方真是慧眼识英雄,若不是苏定方把他看中了留了下来,还不知道这样的宝贝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古代王朝真是暴殄天物,这些老兵全部集合起来办一所军校,军队的战斗力还了得?
得知了刘铁真实的经历,苏宁顿时惊为天人,而这十个老兵,最年轻的是四十岁,当兵二十年,最老的就是刘铁,四十八岁,当兵三十年,他们都经历了隋末之乱,更有意思的事,他们之中好几个都在不同的战场不同的战役和不同的阵营中见过对方……
比如刘铁最早在隋军之中服役,战斗中就遇上了当初在王世充阵营里面的那个最年轻的四十岁的齐钢,两个人还在战场上交过手,那场战斗打的是昏天黑地,最终是以隋军大败结束,刘铁给齐钢留下了胸前的一道伤疤,齐钢把刘铁左手的小拇指留下来了。
后来当两个人在唐军阵营里面相遇的时候,先是一愣,而后抱头痛哭,这样的概率很大吗?当然不是,所以有人就把他们两个列在一起,称为钢铁组合,正好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一个钢一个铁,搭配起来真是绝配,两个人立马就烧香拜了兄弟,说是上辈子的缘分,一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最后的五年,一直到如今……
这还真是现实版的《小兵传奇》,虽然很平凡,很平淡,没有**,没有**,但是平凡中暗藏着凶险,平淡中掩藏着激情,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一代的人活到如今的还有多少?这两个人的本领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两个组合起来,四大护卫联手攻击,还没三个回合,四大护卫就全体阵亡了,王朝法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敌人放倒!这就是最大的目标!古代军队也一样,没什么实际上的练兵章程,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是不存在的笑话,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不单单要有足够的训练,更需要的是战火的磨砺,没有战斗方法的人,就算是体力强悍,也只能用来逃跑,见到打架的人,跑得快的话还能保全自己。
高顺的陷阵营当真就是练出来的?岳飞的岳家军当真就是练出来的?那是和敌人战斗无数次,将从战斗当中挑选出的最利于杀人的招数教授给士兵,然后辅以体能训练,这才能练出一支合格的军队,仅仅是合格,优秀的军队不会没有战绩,没有战绩的军队算不上军队!
后来,向这些老兵讨教了之后,综合了他们所经历的历任将军的练兵方式,苏宁总结了一套改良版的军训,大体就是用越野负重跑步之法锻炼体力,用大量的时间让士兵熟悉武器,用稻草人作为假想敌,让士兵练习砍杀之法,然后再用一对一的决斗,以这些老兵为教官,练习战场上的杀敌之术。
苏宁觉得,也许,就靠着这十个老兵还有四十个新招募的持械护卫,或许可以摸索出一套练兵和带兵的方法,总要从小事做起,由小及大,慢慢的来,名将不是一曰练成的,强兵也不是一曰练成的,真正的强悍和虚弱,真正的强大与弱小,还是要看看战场这个最公正的评论员如何打分了。
按照这样的想法,还有这些老兵的价值,苏宁写完了给李二陛下的奏折,里面的很多内容包括开办军校等等虽然现在还不方便付诸实施,不过早点预备着,总比没有准备要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