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重生农门骄 >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二章(1 / 1)

宗正寺为太祖所设,除了正中高挂一面太祖亲书的明光匾,就只有正中一张案桌,案桌后一张大椅,宗正寺少判义郡王坐在的椅上,见到杜玉华自从进门之后便手握长鞭,一脸不逊,只觉得头痛。Www.Pinwenba.Com 吧他下意识的看了看坐在左右两边的荣王爷与瑞安大长公主。

荣王爷抖了抖胡须,冷哼道:“此乃明光堂,**,你胆敢不跪!”

杜玉不屑的看了一眼高堂上坐着的三人,“为何要跪?”

“你……。”荣王爷没想到杜玉华竟敢在宗正寺顶撞他,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想到临出门前爱妾的哭诉,气的狠狠捋了捋胡须,怒道:“来人啊,让她跪下。”

林立在两边的宗正寺衙役不敢犹豫,哪怕有些畏惧杜玉华,依旧三两个上来,欲要将杜玉华压着跪到地上。

“谁敢上来!”杜玉华长鞭甩动几下,登时将不敢与她动手的护卫抽的倒在地上痛哭的呻吟。

“反了反了!”荣王爷气的须发皆张,指着杜玉华骂道:“管他是皇亲还是国戚,就算是皇子,自太祖立宗正寺以来,还没有人敢在明光堂动手,来人啊,把寺兵叫进来,上杖刑!”

“荣皇叔。”一直沉默着静静坐在位子上泥偶木雕的瑞安大长公主忽然开了口。

荣王爷虽说辈分比瑞安大长公主更高,实则两人年岁相差并不大,交情素来不错,此时见瑞安大长公主开了口,即便动了真火,荣王爷也依旧愿意给瑞安大长公主几分颜面,他有些不悦的道:“瑞安,这孩子太过张狂,是非的教训不可了。”

瑞安大长公主含笑点头,“皇叔说的是。”她看了看依旧站在下方毫无屈服之色的杜玉华,笑道:“皇叔,孩子是要管教,只是还得让她心服口服才是。”

“这孩子讲不通道理。”一看到杜玉华那张桀骜的脸,尤其是那对于王太后年轻时相似的飞扬入鬓的长眉,荣王爷就不由想到往事,他苦笑着摆摆手,“罢了,瑞安,你若要与她说几句,便说罢。”

“多谢皇叔。”瑞安大长公主客客气气的谢过荣王爷,拄着沉香木凤头拐杖起身望着下面的杜玉华,沉声道:“你随本宫过来。”

杜玉华虽说不明所以,有早年的事情在,却也不会以为瑞安大长公主在荣王爷面前保住她就是喜欢她。她挺直背脊跟在瑞安大长公主身后来到明光堂后院寻了一间净室。

瑞安大长公主坐在蒲团上,静静打量着杜玉华防备的神色,忽然笑了,“你果然是她的外孙女。当年她入宫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

杜玉华先是不明所以,很快就明白过来瑞安大长公主说的是王太后,她动了动身子,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一种困惑的目光望着瑞安大长公主。

“你是不是以为,本宫不喜欢你?”

面对瑞安大长公主的询问,杜玉华的回答只是无声又不屑的撇了撇唇。

瑞安大长公主并未被她的神情激怒,平静的道:“你的这性子,性烈如火,与你外祖母别无二致。可你不及你外祖母识时务。”

杜玉华登时愤怒的看着瑞安大长公主,冷笑道:“您昔日是皇女,我外祖母如今却是您的皇嫂,到底谁更尊贵,您在我面前如此说话,此时又是谁不识时务。”

听到这番话,瑞安大长公主只是冷淡的看着杜玉华,“本宫身上流着宣家的血,你说谁更尊贵!后宫上至皇后,下至妃嫔,但有难产之兆,悉令保小不保大。妃嫔流产,皇后有责,妃嫔落罪,**郡主,凡此种种,你说谁更尊贵!”

杜玉华被问的说不出话,她没法反驳这些道理,只能用更愤怒的目光死死的瞪着瑞安大长公主。

“旻和七年,慧文太子妃崩逝,皇兄挑选继妃。你外祖母出身不彰,父皇本欲为其则高门贵女为后,偏偏皇兄看重了你外祖母,一意孤行要立你外祖母为继妃。父皇早便说过,‘王家女性如野马,吾儿善似雏鹿,此女,当禁于后宫。’”瑞安大长公主看着杜玉华吃惊的神色,缓缓道:“你不知道此事罢,这天下,除了本宫,还记得这句话的,想必只有你外祖母了。”她叹息一声,继续道:“当年皇兄病重,无心处理朝政,曾嘱托本宫,本宫为了平国公府,一意推拒了。为了替宣家后人守住这天下,皇兄将政事悉数托付与你外祖母。可自寿章之事后,皇兄忆及父皇当年说过的话,早便后悔了,奈何权柄交出去易,收回来难。再有皇上年岁当时年岁尚小,皇兄病体一日不如一日,无奈之下,才留下诏书让你外祖母摄政。时至今日,你外祖母重用外戚,搅乱我宣家江山,实乃祸国之人,论罪当诛!”

诛字一出口,便如滚滚浪涛,重重击打在杜玉华心口之上,她被瑞安大长公主杀气腾腾的眼神逼迫的连连后退几步。直到身体撞上紧闭的木门,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才让她回过神来。

发现自己被瑞安大长公主一番话吓到的杜玉华面色涨红,恼羞成怒之下抢上几步,指着瑞安大长公主怒道:“文宗皇帝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当然由得你说。你一个大长公主,竟敢放言诛杀太后,到底谁改论罪。正好,你我如今皆在宗正寺,我们这便出去明光堂,我倒要瞧瞧,谁的罪更该跪!”她说着,便毫不客气的上去要抓瑞安大长公主出去。

瑞安大长公主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手中凤头拐杖轻轻一敲,就将杜玉华伸出来的手臂打得脱了臼,“**,你常年习武,就学了这些本事?”

杜玉华闻言怒不可遏,她不是不清楚公主府那些武学师傅都是在奉承她。那些人顾忌她的身份,唯恐她受伤,从来不肯教她真本事,可这些年,她从未有一日懈怠,就算只学到皮毛,她也费百倍千倍的功夫去琢磨。

看到瑞安大长公主眼底的讽刺,她不顾手上的伤势,再度朝瑞安大长公主挥鞭而去。

瑞安大长公主依旧身子不动,轻轻巧巧就将她的左手同样给敲的脱了臼。

“本宫常听人说,寿章之女**郡主乃是女中豪杰,即便围猎也讲究行军布阵之道,武勇之处更胜男儿,如今瞧来,连本宫这个垂垂老矣的老太婆都打不过,想来不过如此。”

事实就在面前,哪怕瑞安大长公主话难听的就像一把把钢刀插在心口上,杜玉华也只能尽力的将背脊挺的更直一些,绝不低头。

瑞安大长公主望着杜玉华拙劣的回击方式,忽然收起讽刺,神色端肃的道:“你可知本宫当初为何亲上永宁宫拒绝婚事?”

杜玉华没想到瑞安大长公主突的又提到这件事。哪怕她在人前从来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然而接连被人拒绝,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哪有不觉得难堪的,背地里亦流下过无数眼泪。此时瑞安大长公主说这个,她更觉得是种羞辱,她神情傲然的别过了头。

这样稚气的举动让瑞安大长公主微微一笑,随即沉声道:“本宫不喜你,非是因你走马驯鹰,更不是为你整日带女兵钻研行军之道,亦不为你的张扬跋扈。你是郡主,你的品性,尚不如本宫早年十之一二。”

杜玉华愕然的看着瑞安大长公主。

“你不知道罢。”瑞安大长公主笑了笑,脸上挂着一丝缅怀的神色轻声道:“本宫当年的亲事,还是自己定的。宫中马球赛场,本宫带着一群宗室贵女,与岑烈带的勋贵子弟打得难解难分,最后本宫输了三球,一怒之下,便用球棍击破了岑烈的头。父皇大怒,要本宫前往普慈庵禁闭三月,谁知长公主会连夜赶回来,谁知偏偏出来消息,说从京城去西山的路上前些时日下过大雨,土质松动,下午的时候山上滚下巨石,将去西山的官道给堵了。去送信的人不得已乘着夜色去走山路,只怕又要耽搁不少时候。没过多久,宫里又传来消息,说是王太后病了,正将太医院的太医全都诏到永宁宫去。

眼看连王兴邦那里都指望不上了,长史急的团团转,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了诚侯府,然后不出意料的吃了闭门羹。

长史一头一脸的汗,连连掏了四五个银锭塞到诚侯府的门房手上,平日这些不给公主府脸面的粗汉子,长史是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的,今日却不得不低头。

门房掂了掂手里的银子,抠了抠鼻孔,指尖一弹,莽声莽气的道:“等着罢。”随后收了屁股底下的长凳,将府门一关,自己朝咏院去报信。

杜大听到门房的消息后,就去告诉了杜如归。

“侯爷,公主府来人了。”

杜如归正坐在屋中用细布小心翼翼的擦拭一面铜镜,他听到杜大的话,连头也没抬,“为了杜玉华?”

杜大没有吭声。

铜镜被擦拭的干净如新后,杜如归看着里面依旧乌发如故,眉目如画的脸眼底涌上汹涌的憎恨之意,他反手重重一按,将铜镜反扣在桌上。听到那声巨响,他心里一慌,随即又将铜镜翻过来仔细的检视了两遍,发现铜镜没有任何损伤后,才缓缓将铜镜小心翼翼的收到了一个木箱里。

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木箱中一层层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女子的钗环首饰,每一样,都能看出长久被人精心养护的痕迹。

杜如归将木箱交给杜大,亲眼看着他将木箱仔仔细细的摆放到床头原来的位置上,这才分出些心思,“让人紧闭大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杜大迟疑了一下,少见的犹豫道:“侯爷,毕竟是您……。”

“我只有一个女儿!”不待杜大说完,杜如归便冷冷的拒绝让他继续说下去。

杜大没有吭声,沉默的一瘸一拐往外走,在即将跨出门槛的时候,又被杜如归叫住了。

“你找个人,送封信去给李廷恩。”

信送到李廷恩手中的时候,已是夜深。

李廷恩坐在书房里,思索着这一日的剧变,再看着面前杜如归这封字字力透纸背的信,眼神变幻莫测。

“来人。”

屋外从平应声而入。

“去请钟道长过来。”

听了李廷恩的吩咐,从平赶紧叫人去将那个自到了李家起就不停吃吃喝喝的钟道长叫了来。

一到李廷恩的书房,钟道长原本在路上还与从平嘻嘻哈哈的神色就不见了,他撩起道袍往李廷恩面前一坐,正色道:“李公子有用得着老道的地方了?”

李廷恩从头至尾就不想掩饰自己的心思,他道:“钟道长,在下有事要托付与您。”

端谁的饭碗就给谁办事。钟道长虽说是道人,这点规矩还是知道的,他坐直身子,很认真的道:“公子吩咐就是。”

“在下知道钟道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面对李廷恩的夸赞,钟道长没有一点得意之色,反而心里有些戒备起来,他可不敢小看李廷恩,这位被人称作文曲星下凡的少年探花,要让他诚心夸赞一个人,可不容易。

钟道长打了个哈哈,“李公子谬赞,谬赞了。”

对钟道长的提防,李廷恩不以为意,他需要的只是钟道长的尽心和忠心,至于对自己一点防备之意,倒并无大碍,“钟道长,在下想问问,京中十日之内,可俱是晴天?”

“这个。”钟道长即便想破了头,也没想到李廷恩是要问这个,他想了想道:“老道这些日子也曾观望过天时,别说十日,只怕一月之内,京中想要有雨都不太容易。”

李廷恩闻言挑了挑眉,笑道:“如此,便有劳钟道长了。”

“有劳,有劳什么?”钟道长听见这句话,完全摸不着头脑,“李公子,您方才问天时,老道可都已经说过了。”

“非也。”李廷恩摇了摇头,看着钟道长戒惧的模样,缓声道:“在下是想请道长求一场雨。”

“求,求雨?”

最新小说: 历史病了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柯南:我真觉得米花町是天堂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 咒禁山海 异世纪福音圣男 这个宇智波正的发邪!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