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演问道,“你们有什么仇,非要致人死地?”
那少女道,“毁家杀父之仇。”
赵大演再一噎——这年头手刃杀父仇人,不但是民间推崇的义举,就连官家也极少追究。作为一介草莽,他认同这种道德观。但自己的利益却也不能不维护,“荒唐!何家庄不是让你报仇的地方,再不住手休怪我无情!”
那少女似乎觉着好笑,却当真收刀入鞘,对赵大演道,“既然赵当家的这么说,那我就卖你一个面子。”一抬手,喝道,“都住手,放他们走吧。”
可惜她这话说得有些晚了。
——议事堂前五个叛军使者,已被斩杀了两个,重伤一个。她一言落下,李兑刚把第四个人劈倒在地,那伤势显然也是走不了了。只有最后一个人,见李兑等人竟当真住手让开出路,哪里还敢恋战?
连句狠话都不说,打眼瞟见大杨树下栓了匹马,三两步冲上前去,一刀劈断缰绳,上马便逃。
赵大演见地上人呻吟哀嚎,狠话不绝,又见唯一还能听他解释的活口竟二话不说就要逃,立刻便明白那少女言下之意。
——真让人走了,他们哪里还说得清?
忙喝道,“快拦下他!”
那马上之人挥鞭催马,逃得急切,两侧行人哪里敢拦,纷纷避让。
议事堂前这条土路纵穿何家庄,是村中主道,一马平川,直通南北。眨眼间那人竟就要出庄子了。
赵大演急道,“打马腿,拦下他,快拦下他!”后来竟喊,“弓手呢?”
如意这才对李兑施了个颜色。
李兑大步上前,飞快翻上了议事堂旁边的瞭望台上,拾起了台上长弓。
只听尖锐的破空声当头响起,白得晃眼的土路上远远奔驰着的那匹黑马猛的一矮,摔到在地上。
一发而中,四下寂然。
如意闭目平复心神。随即抬头问李兑,“留活口了没?”
李兑道,“留这么多活口作甚?我瞄准的是颈子,想来他活不了了。”
赵大演等人心中惊悸。待到前去验看的人回来,即刻便问,“活着没?射中了哪里?”
那人心有余悸的比了比脖子,道,“……穿透了,活不了。”
何家庄四下人瞬间面色煞白——这些人大都是当兵出身,和庄上世代务农的佃户不同,他们很清楚瞄准脖颈需要怎样的神射和自负。便是对着靶子,要射中靶心都需要很大的运气,何况目标在飞驰的马背上,射中缩在领子后那方寸之间?这人却是说中就中了。而要洞穿人的颈骨,又得是怎样的神力。
赵大演看了如意一眼,见她面色平淡,仿佛理所当然,心下不由暗生惧意。
只要一声令下,将这作乱的五人拿下,何家庄就能重新控制场面。
然而这五个人神勇无畏的表现却令赵大演等人心有余悸。此刻他们相去不远,且李兑居高临下,持弓俯瞰,纵然他们能凭借人多势众拿下这些人,自己怕也难免要血溅五步。
何况拿下这些人又如何?叛军使者几乎全军覆没,当此情形,就算他对孔蔡说是有外人作乱,又能解释得清吗?
何家庄同叛军结盟、左右逢源之路,已然被斩断了。
赵大演不由深叹一声,随即恼怒的望向那少女,“阁下这是何意!”
那少女依旧面无表情,“如先前所说,报私仇而已,同何家庄无关。”又道,“如今碍眼之辈已除,也是时候该说正事了——我要同何家庄做一笔大买卖。”
赵大演怒道,“你还有心做买卖,你可知你适才杀的是什么人?”
如意转了转手中匕首,了不在意,“逆贼李斛手下的使者。带着何缯的手书,前来规劝你们依附叛将孔蔡——是也不是?”
赵大演见她果然清楚,心下稍定——既然知道这些,这少女必然不是寻常商旅。她击杀叛军使者的行为,也必然不是简单的报私仇而已。恐怕与被她袭杀的这一行人一样,她也是为招徕何家庄而来。唯一的区别不过是主子不同罢了。
他还是有周旋余地的。
赵大演道,“你既知道他们的来历,怎么还敢动手!就不怕叛军兵临城下,把南陵城夷为平地吗?”
他脱口说出“叛军”二字,不论有意无意,都已表明了他心中所向。因此,虽然他的语气里依旧不乏恫吓之意,但彼此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却先平复了大半。
如意破声一笑。
赵大演羞恼道,“你笑什么?”
如意却不作答,只眉眼弯弯的打量着他。那眸中毫无面对年长之人的敬畏,只略带些探究与好奇罢了,倒像是平辈之间坦率论交。然而她生得灵动美貌,且兼年少无邪,倒让赵大演面红耳赤,无法同她坦然对视了。
如意便不再逼视,只道,“阁下便是赵队主吧?我听人说你幼时眼大目明,故而投军时取名叫赵大眼。军中佐吏见你聪慧过人,便教你读书识字。因眼字俗白,便为你改做推演之‘演’。‘大演’取《易经》推演天地造化之意。不知是不是真的。”
赵大演听她说破自己的名字,一面惊讶她竟能打探得到,一面又有些微矜持与得意。
——他平生命运的转折就在于被人慧眼相中,得以读书识字。从此在行伍之中脱颖而出,年纪轻轻便成为一队之主——队主虽不是正式的武官,然而也统领数百人,军中同他竞争者不乏士族子弟。何缯兵败时,这么多士兵唯他马首是瞻,跟着他哗变逃亡,也主要的因为敬佩他读书识字、见识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