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吐蕃?
逻些城下,吐蕃军队集结,一个个军阵出现,虽然不如唐军那般整肃,倒也有可观之处。。。
吐蕃兵士个个昂头挺胸,眼中精光闪闪,战意炽烈,一派慷慨赴死样儿。
都松芒布结身着特制的金盔金甲,背负硬弓劲矢,腰挎弯刀,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下凡。
胯下一匹神骏的战马,平添几分威武之气。
在群臣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群臣顶盔贯甲,负硬弓劲矢,挎着弯刀,精神抖擞擞,个个如同斗士似的。
都松芒布结来到大军前,放眼一望,只见吐蕃军队斗志昂扬,激情四射,大为满意,心想有如此雄师,难道还收拾不了李隆基的残兵败将?
“有多少人?”都松芒布结问道。
“禀赞普,五十八万人。”大论忙回禀。
五十八万?当年打败薛仁贵也才出动四十万大军,如今手握五十八万大军,还收拾不了李隆基的残兵败将?
都松芒布结在心里如是想,大为满意,点点头,眼里的光芒更盛。
“大吐蕃的勇士们:我是你们的赞普都松芒布结!”都松芒布结扯起嗓子,大声训话。
“赞普万岁!”
“赞普万岁!”
吐蕃军队大声欢呼。赞普对于他们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如同云端里的神明,他们能见到赞普,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我将率领你们前去大非川,斩杀可恶可恨的唐军!”都松芒布结的,要把吐蕃主力调出来的目的,众将都清楚。就是要重创吐蕃,让吐蕃在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前无法滋扰大非川,可以让大非川稳定,便于唐朝准备与阿拉伯帝国的大战。
这一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由不得众将不欢喜。
“太子,这一仗该如何打?”众将叫嚷之后。开始问计了。
鱼儿上钩了。如何打。才能有最大的战果,又摆在面前了,这事儿必须得弄明白,众将目光灼灼,打量着李隆基。
“我改主意了。”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这一仗,我们不是要打败吐蕃……”
“甚?甚?甚?不是打败吐蕃?”
“为何呀?”
有将领心直嘴快,叫嚷起来。
“……我决定了。要灭掉吐蕃!”李隆基的话很惊人,可以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甚?灭吐蕃?”众将齐刷刷的站起来,个个目瞪口呆,一副听错了的表情。
不仅众将震惊无已,就是张说、陈玄礼、杨思勖这三个精通兵道之人也是震惊得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灭吐蕃,那是多么美好的愿望,众将做梦也想。可是,他们非常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吐蕃地处高山密林里。打不过唐军,难道还不能逃么?
一旦吐蕃要逃走。唐军要追杀也是难以凑功。
青藏高原不比大漠,大漠虽然苦寒,却是空旷,便于大军驰骋。只要指挥得当,完全可以大举追杀,可以杀他个血流成河。
而在青藏高原上,可以利用的险要地形太多了,吐蕃只需要以极少的兵力守住一处或几处险要之地,就可以让唐军无能为力。
灭吐蕃,那只能是一个远大的理想罢了,注定不可能实现。
“没错,我就是要灭吐蕃。”李隆基把众将那副吃惊样儿看在眼里,重重点头,再度肯定一句。
众将听清楚了,相信了,却是直发愣,个个张口结舌。这个李隆基,还真敢想的。
“太子,我也想灭吐蕃,可能行么?”张小飞心直嘴快,代表众将问道。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要是吐蕃那么好灭,唐朝还不早就动手了。想想看,突厥的实力比起吐蕃强大得多,都被唐朝灭了。而吐蕃如此之弱小,却是到现在还存在,就在于灭吐蕃不可行。
唐朝能打败吐蕃,能重创吐蕃,就是不能灭吐蕃,这是共识。
“要是在以往,要灭吐蕃自然是不可行。这次,却是可行。”李隆基却是很笃定。
众将又是发愣,有心不信,李隆基却是说得信心十足,让人不敢不信。说信嘛,又太过于惊人了。
“敢问太子,这话怎讲?”张说愣了愣道。
“这次,都松芒布结亲率倾国之兵前来大非川,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李隆基道:“若是他不亲自前来,我们还没有机会。他亲自前来,那就是机会,只要我们能活捉他,吐蕃就会覆灭。”
“我还以为是甚机会呢,就这?那不可行。”张小飞直摇头,道:“赞普打不过我们,他还可以逃,随便他往哪里一猫,我们莫想擒住他。”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青藏高原多的是高山密林,若是都松芒布结想要躲藏,唐军再多也奈何他不得,因为能躲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他躲?他能往哪里躲?他再躲也是在大非川这一亩三分地上。”李隆基非常肯定,道:“进出大非川就那么几条道路,只要我们把道路一封锁,都松芒布结就能难以逃出大非川。只要他还在大非川,他就难逃被擒的命运。”
“明白了!明白了!”张说、陈玄礼、杨思勖三人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过来,赞不绝口道:“太子好谋划!好谋划!哈哈,这次,吐蕃必灭无疑。”
“好主意!好主意!”众将愣了愣,也反应过来了,齐声赞好。
李隆基说得没错,高山密林对吐蕃固然有利,也有弊。那就是,进出大非川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只需要唐军把这些道路占领了,就等于切断了吐蕃的退路,就等于把吐蕃关在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想要逃,也是没地儿可逃。(未完待续。。)【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