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隋唐风云录 > 第86章 窦建德兵败被擒

第86章 窦建德兵败被擒(1 / 1)

胡荣率领七十多人的总务队进入敌群后与前方大队分开,拐向徐世绩的瞭望塔。胡荣上到塔上,徐世绩说道:“胡兄來援,雪中送炭!”

胡荣答道:“奉秦王将令增援,我部完全听从徐兄指挥。”徐世绩赶紧客气谦让。

高德兵马一直穿透夏军侧翼的步兵方阵,来到了双方骑兵混战的战场。程咬金正率领一千骑兵与敌激战,浑身溅满了敌人的鲜血,见到高德,哈哈大笑道:“高老弟神勇,麾下以一当十,救我于危难之中!”

高德答道:“能与程将军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说罢二人齐向敌群冲去。

唐朝生力军的突然到来,使得侧翼形势发生逆转,侧翼敌军像潮水般退去。

窦建德见敌人的一千骑兵竟然撕开了侧翼军阵,认为一定是李世民看到战况紧急,派出了最精锐的玄甲军,于是派出自己身边的二千精骑迎战。

李世民看到夏军中有二千骑兵从后面绕往侧翼,增援徐圆朗去了,知道窦建德动用了后备力量。命令左翼的殷开山和中军同时向敌阵进攻,三条战线再次全面开战。

徐圆朗将窦王派来二千骑兵与本部骑兵会合,调用三千骑兵再向敌人骑兵进攻。徐世绩见敌军汇集了三千骑兵再次向自己的侧翼扑来,急忙将自己的最后的五百骑兵也派了出去,步兵则严守阵地,抵抗敌军的正面进攻。

侧翼外缘是广阔的空间,正适合骑兵会战,夏军的三千骑兵和二千多唐军骑兵陷入混战。徐世绩看出,夏军想利用重甲骑兵不利持久战的弱点,用骑兵缠住不放,灭掉李世民的这支精锐。徐世绩知道胡荣勇武绝伦,身边这几十人可当数百人使用,按理早按捺不住杀向敌人了,然而胡荣站在高塔上观敌瞭阵,并没有亲自出马的意思。

徐世绩仔细观察,看到胡荣的骑兵队伍在往来冲杀中并未散乱,而是三条队列各自为战。每条队列都是中速奔跑,相比于战场上其他飞奔的战马,显得移动缓慢,这三条队列像是三条蟒蛇,虽然移动缓慢,但蜿蜒曲折、首尾不断。渐渐地,徐世绩看出了门道,竟然这三条蟒蛇都有规律的轨迹可寻,像是一个大大的∞字,若非身在高塔,还真不明奇妙。这三条蟒蛇相互环绕,绞杀敌人,令人叹为观止。徐世绩惊叹道:“骑兵能如此运作,闻所未闻!”

胡荣答道:“这是三蟒戏水阵,是多年战斗中总结出来的。”

徐世绩暗想,隋末以来天下纷乱,北疆都遭突厥践踏,唯独辽西安稳如磐,岂是幸至!徐世绩眼见着敌骑越战越少,不禁说道:“敌骑溃败不久矣。”

胡荣指向中军战场对徐世绩说道:“你看,窦建德中军的六个方阵已经被我军攻破了三个,剩下的已处于接战状态,看来秦王就要发出总攻的号角了。”

不久,唐军总攻号角响起,徐世绩说道:“你率领全部骑兵,我率领步兵参与总攻吧。”

胡荣答道:“留给我二千步兵在后掩护,你率领其余人马参与总攻。”

徐世绩本意是让胡荣主攻,建立功劳,自己领兵随后辅助。见胡荣如此之说,只能同意。

李世民总攻的号令下达后,自己率领3500精骑向窦建德的大纛冲去,李世民亲率人马具甲的玄甲军打头,侯君集和尉迟敬德的左右内军随后。此时,双方大军早已打的筋疲力尽,李世民的玄甲军冲入敌阵,势如狂风卷入,将夏军大阵扫得向两边裂开。

窦建德已无机动兵马可以调用,眼看这支唐军无可阻挡,直向自己冲来,身边只有五百护骑,料不济事,只好上马逃窜。主帅逃跑,三军溃败。

李世民冲入敌群,浴血奋战,敌人太多,李世民一手夹持长矟,一手挥舞链枷,亲手斩杀数人。李世民及其麾下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驱马前冲,踏破敌阵。

半个时辰后,李世民终于透阵而出,已是大汗淋漓,手脚酸软。李世民望着遍野四散逃命的夏军,长处一口气,勒住马缰,终于战胜了!玄甲军环侍在侧,尉迟敬德和侯君集则率领本部继续追击。

尉迟敬德和侯君集率领内军不顾疲劳,紧追不舍,终于在牛口渚追上了窦建德,窦建德臂膀中枪掉下马来,被侯君集的部将杨武威、白土让活捉,向秦王报喜。唐军众将士闻报,欢声雷动。

秦琼擒获孟海公,又建大功。

胡荣与徐世绩、程咬金、高德会合,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胡荣说道:“敌军溃败,窦建德被捉,必然加速远遁。大批粮草辎重搬运缓慢,我有备马可以追击,截取粮草。请你们替我向秦王报告,我不日即回。”

胡荣让宇文士及、陆一鸣等和伤员留下,其它将士再次整装出发。程咬金累到几近虚脱,身上小伤数处,动一下都难,望着胡荣兵马远去的背影,有些不解地问徐世绩:“为何胡将军不顾将士疲劳,还要捞功劳?”

徐世绩将程咬金拉到一边:“小声说道,他的将士都是马上睡得觉的人,可以在马上休息,胡将军也躲开了向秦王汇报,与众将争功的混乱场面。再说,对你我来讲的拼尽全力的生死大战,对他来讲仍留有余力。”

“此话可不能乱说,与秦王汇报,只重复胡将军之言可也。”徐世绩又叮嘱程咬金。

程咬金恍然大悟,点头称是。

黄昏时分,胡荣领军不理沿途的溃兵,任由马匹自由小跑,向东面的一百多里外的汴州(今开封)行进,胡荣派出没有参战的总务队的人马负责前后哨探,其它战士们在马上打着瞌睡。现在是初夏,夜晚的微风清爽舒心,众将士骑在马上睡觉,前后摇摆犹如木偶一般。

凌晨,众人下马,让马休息进食,埋锅造饭,吃顿饱餐,一个时辰后继续上路。

清早,胡荣他们出现在周桥城下时,守城将士大吃一惊,急叫主将前来查看。周桥是窦建德大军粮草存放地,由苏定方率领二千兵马把守。

苏定方出自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的大户人家,隋末盗匪四起,年仅十五岁的苏定方参加了父亲苏邕成立的乡团,与流窜来的义军作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后来父亲战死,冀州郡守令苏定方接替父职统领部众。他参加了大破清河义军首领张金称的战斗,接着又打败了邯郸义军首领杨公卿,从此成名。使得各地义军们不敢靠近武邑县边境,乡里乡亲都倚靠苏定方保护。后来隋亡,窦建德以仁德服众,收编了河北原隋朝官吏,苏定方成为窦建德手下大将。

苏定方来到箭楼向下望去,见到约有一千敌方骑兵,远处并无大军尘埃,心中纳闷:“虽然看出我军已经战败(溃退之兵到处都是),但是敌人的千人骑兵深入到此,也太胆大了吧。”

苏定方大声问道:“来将通名,到此何为?”

胡荣答道:“吾乃辽西胡荣,已经加入唐军,昼夜赶来就为一句话:不得烧毁粮草,其它都可商量。”

胡荣的事迹在河北广为流传,苏定方极为仰慕,今日首见,却听到了一句没来由的话语。

胡荣接着说道:“窦王已经被擒,夏国将亡,焚毁粮草无济于事,只会加重百姓苦难。”

苏定方听到胡荣说“窦王已经被擒”,完全不信,说道:“你就这点兵马,还不赶快逃离,即使被溃退大军撞上,也是死路一条。”

胡荣答道:“窦王的败兵已经破胆,再不能战,你若不信,我在此呆上一二个时辰,必见分晓。”

胡荣的兵马在城下列阵,天大亮以后,败兵越来越多,都是见到唐军,立刻绕道而跑。苏定方在城上看到源源不断从城外逃过的夏军,无人敢上前叫板,心中既焦虑又惭愧,焦虑的是窦王真有可能阵亡或是被擒,惭愧的是过往的夏军中不乏大将军级别的将领,他们竟然不敢向这区区千人唐军进攻!

苏定方没有骑兵,只有二千步兵,不敢率领这点兵马出城迎战,如果不是令人生畏的胡荣兵马,他倒有可能试试。

一个多时辰以后,苏定方已经从溃兵中再三确认窦王确实被擒了,夏军的彻底溃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是该立刻决定本部兵马去留了。苏定方再回想到胡荣的第一句话,觉得大有深意。

苏定方问道:“胡大当家,我欲率领本部兵马撤退,我要多带粮草,将剩余留下,可否?”

胡荣答道:“你带多少东西我都不管,我不会追杀你军。你若要走就尽快,其它唐军与我不同,不会放过这个抢功的机会。”

“我还有一个建议,你若能率领本部投诚,前程似锦。”

苏定方断然回答:“我军决不投降,以后如何听凭上官安排。我信胡大当家之言,立刻领兵撤退。”

苏定方打开城门,先是冲出一千多士兵结成环阵,然后是马车、牛车、驴车上百辆,载满辎重缓慢离去。苏定方倒提三停刀留在最后压阵。

胡荣见对方军阵齐整,撤退有序,心中暗赞:“此子年纪轻轻,临危不乱,麾下兵马训练有素,堪称名将。”胡荣策马出列,说道:“将军尊姓大名,麾下强军,令人佩服。”

苏定方答道:“在下冀州苏定方,这是家乡子弟兵。”

胡荣拱手送行:“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注:苏定方时年二十四岁,后来加入唐军,终成一代名将,这是后话。)

最新小说: 余光 说好的小可怜竟然独占我[快穿] 综武的女帝养成 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 皇上,有种单挑本宫? 说说修仙这件事 黄沙城 剑网三:魔改从纯阳开始 穿成虐文渣攻后我成了受 我才是幕后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