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言行有了明显的变化,去各个军营走动更多、人也随和了,对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等当地将官接触更多,与他们交好,鼓励他们放手推荐人才,献计献策,巩固胜利果实。
胡荣召集部众,对他们说道:“我们这次参战,充分展示了强大的战力和视死如归的铁血精神,赢得了唐军众将士的尊重。你们正好趁此机会融入到唐军之中,建功立业,荣耀父老乡亲。你们脱离我部加入唐军之时,就是离开青龙帮了,不要觉得这样离开我是对我的背叛或不公,恰恰相反,在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毫不犹豫地把命交给了我。你们以后发展的越好,我胡荣就越高兴。
我有话在先,任何人混的不如意,想重回青龙帮,我们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进出自由。最后,我要说的是,你们是我的兄弟,一日是兄弟,终身是兄弟。”
众人听罢,轰然响应:“一日是兄弟,终身是兄弟。”
一营统领聂七不想加入唐军,二营统领贺彪、三营统领熊海涛都想要加入唐军。胡荣将一营和总务队中想要加入唐军的战士并入贺彪或熊海涛的部队中,将不想加入的调出。共计不加入唐军的有二百多人,他们不指望升官,只想在青龙帮中快活。
胡荣求见秦王,李世民热情接待,胡荣说道:“圣上派我前来,是助秦王决战夏军,如今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想要早日回去交令。我的部属中,有少部分人想要解甲归田,多数人想跟随秦王继续征战,建功立业,我离开也有助于他们融入唐军。”
李世民见胡荣主动交出兵权,心中欢喜,说道:“你带出的的兵将,都是能征惯战之辈,为我看重。”
胡荣与李世民商谈移交的细节,对于那些想要解甲归田的人,李世民痛快地答应兑现全部奖赏。李世民非常欣赏高德和陆一鸣的才能,说道:“胡兄有此二人相助,如虎添翼啊。”
胡荣也吹捧秦王:“我看秦王府才是人才济济,吾弟长孙无忌这等大才,在秦王府都难得显山露水。”
秦王大笑道:“你是在为贤弟叫屈了。”二人共同的贤弟,将双方关系拉近许多。胡荣和陆一鸣、聂七带着十名战士回长安,让高德带着其它不加入唐军的人回辽西,胡荣打算让陆一鸣在长安发展人脉,开展生意,并伺机向江南发展,聂七负责安保和情报。
王道棱已经改名为安思聪,无处可去,也跟随高德回辽西去了。安思聪手眼灵活,后来也成为当地大户。
胡荣到长安后立刻向皇上递交了奏折,大肆吹嘘了秦王指挥得当,胡荣所部悍勇,胡荣荣获特等战功等。对于自己和李世民差点火拼,只字不提。在奏折中,胡荣还说,想到了百万两银子的大项目,利国利民,自己吃不下,想要禀报皇上参详。
李渊召见胡荣,胡荣应皇上要求,详细讲述了与夏军决战的过程,与窦建德十万大军对垒的高潮阶段,胡荣描述的更是详尽,包括夏军的阵型,对窦建德的心里分析等,并讲到,由于秦王大度,使得胡荣有幸登上他的指挥塔,才得以能够详细记述战场经过。
胡荣讲的跌宕起伏,李渊听得津津有味。大战之后,胡荣的讲述戛然而止。李渊说道:“看来你又立大功,我当嘉奖,不过你将此后的功绩继续讲来,我好一并奖赏。”
胡荣听出话里有话,接口道:“此后是我对部下失察,没能管束住几名野蛮部下,致使白土让被杀。”
李渊严厉问道:“难道不是你指使的么?”
胡荣立刻回答:“当然不是,在皇上面前,绝不撒谎,愿发誓言。”胡荣将假话说的真情意切。
李渊自信很会看人,看着胡荣一副诚挚的面孔,态度和缓下来。
李渊问道:“你说有百万大项目,详细说说。”
胡荣道:“现在江都至洛阳的运河(通济渠)和洛阳至长安的水路(广通渠)都是略经修复即可畅通。只要将其修复,长安至江都的水路税收,第一年预计二万两,此后会年年翻番增加,三四年以后就可恢复到前朝水平、达到十万两。此外,沿线地价也会年年翻番,朝廷统筹规划,卖地收入可观。”
李渊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只是连年征战,最缺的是钱,最苦的是民。我正为如何奖赏即将班师的将士而犯愁,哪还有资金修复运河。”
胡荣微微一笑,说道:“臣子就是要为皇上分忧的。”(说的漂亮,李渊听了精神一振。)
“此工程不要强征民夫,以自愿的方式招聘,这样还能安置无家可归的游民,稳定社会,可谓一箭双雕。皇上只需让工部制定方案,明确细则,公开招标,许以今后分红。只要前景可期,臣愿出银十万两,有臣的带头效应,必能带动百万资金投入。”
李渊听得眉开眼笑,指着胡荣说道:“我知你会经商,没想到这么有钱。”
胡荣答道:“钱就是用来花的。我这是把压箱底的钱全拿出来了,只要皇上能平定四方、天下太平,我这笔投资就能稳赚不赔。”
李渊大笑道:“你小子就是能哄人开心。”
“晚膳时间到了,和朕一起用膳吧。”胡荣起身谢恩。
李渊竟然带着胡荣来到了内室,和万贵妃一起用膳(李渊的正室夫人窦皇后已经病逝,万贵妃主掌后宫)。胡荣见到万贵妃急忙施礼,恭谨地停留在门口,李渊见状,招呼其进来,不必拘束,并向万贵妃介绍道:“这就是上次说起的胡荣”。
每人一桌,李渊与贵妃在主位并排,胡荣在下手(侧下位置),由侍女上菜倒酒。李渊端起酒杯示意喝酒,胡荣端杯一饮而尽,在旁侍女立刻又给满上。胡荣向李渊和万贵妃拱手施礼,说道:“皇上和皇夫人在上,我乃平民出身,礼教不周,故心怀忐忑。”
万贵妃笑了,说道:“称我为皇夫人,这到别致,我姓万,就叫我万夫人吧。”
李渊武将出身,与万贵妃恩爱半生,虽然现在做了皇帝,在内室里依然没那么多讲究。李渊说道:“就当是在先师长孙晟家中吃饭即可,太拘束就难享美餐了。”
胡荣谢过,喝了一口酒,说道:“这是我喝过的最好的酒,回味甘甜、口齿生香,可惜我文采不够,不能赋诗谢恩。”
李渊笑道:“你说不会作诗,那这首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是谁所作?”
胡荣惊讶于自己在洛阳庆功宴上的话语传到了皇上耳里,实话说道:“这是莺歌行琴师尚清云所作,没想到水平这么高,能受皇上青睐。”
李渊有感:“处处有人才,你小子艳福不浅啊。”几杯下肚,李渊开始絮叨起来,我有佳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胡荣和万贵妃都由衷叫好,胡荣说道:“文字浅显,意境真切,已入返璞归真的超凡境界!”
李渊被捧得高兴,说道:“你也和一首,否则不许喝酒。”李渊见胡荣酒到杯干,知道对于胡荣而言,不喝才是罚。
胡荣酒喝得兴奋,思绪大开:“一杯二杯三四杯,一气喝了六七杯。今朝有酒今朝醉,臣乃刘伶又投胎。”
李渊哈哈大笑:“对得好,你小子才智绝佳,逼到绝境,总能寻到出路。”
万贵妃说道:“胡卿可有好玩的事情可讲,好叫我和姊妹们炫耀。”(胡荣在洛阳庆功宴上的趣事万贵妃也听说了)
胡荣说道:“那我出一题,请万夫人解答。”
“树上七(骑)只猴,突然掉下一只,还有几只?”
万贵妃自然没答对,胡荣乐得解释一番。(还有六只或没有,都是正确答案,出题者可以任意狡辩。)
李渊突然问道:“你说,秦王为何领兵滞留洛阳,迟迟未肯班师回朝。”
胡荣本来飘飘忽忽的脑袋被此话一问,警醒起来,放下酒杯、端正身姿,说道:“与夏军决战之后,我乐得清闲,后来与秦王相左,更不过问政事,把部属的事情交代完后,就申请提前回来了。从未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
李渊神情有些萧索,说道:“也罢,此事难为你了,还是闲聊喝酒的好。你再出一题可好?”
胡荣讲道:“有一酒坛装了10斤酒,还有一个可装3斤的空瓢,和一个可装7斤的空瓶。如何分出5斤酒到瓶中。”
李渊一声令下,让仆人拿来装有十斤水的桶、一个可盛3斤水的空瓢、一个可装7斤水的空瓶。胡荣特意嘱咐,大一点没关系,只要在瓢和瓶上标注出相应的刻度即可。
李渊夫妻俩左搬右倒,终于将5斤水装进了瓶中。胡荣痛饮美酒,每喝完一杯,立刻就被侍女满上,喝的大醉,被安排在皇宫内就寝,第二天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