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薛延陀扩张迅速,东突厥被唐朝灭亡以后,唐朝在原东突厥地盘上建立的州郡有名无实,失于控制。薛延陀侵入这些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外大漠草原的新霸主。
李世民为了分化薛延陀,分别赐予回纥族首领真什珠和时健为小可汗,并赐给二人鼓纛。二人的部族在河西走廊北面的大漠中,与胡荣、高德关系密切,欣然接受了唐朝册封,致使河西走廊近年来稳定平和。事实证明,胡荣成了遏制薛延陀的有效力量,当年停止攻伐敦煌完全正确。
李世民年轻登基,君临天下十几年,恩威积重,群臣俯首。李世民仍不知足,还要加强皇权,下旨:“三品以上官员遇见亲王,需下车舆站立一旁,恭迎恭送。”(注:皇上直系子孙,从小就封为亲王。同姓皇族被封为郡王,如李孝恭、李道宗等。其他顶级臣子封公爵,最大的官职就是加封三公九卿。)
在朝议时,王圭谏言:“此举不符合历朝规定,从无先例,有背朝纲。”
李世民驳斥道:“你们位高权重,就不把我的皇子看在眼里了吗?”
魏征进言道:“三品以上高官,都是功勋德著之辈,有人加封三公九卿,比亲王爵位还高。让他们都下车立于道旁,恭送王子,与礼不和。”
李世民辩称:“人生无常,如若太子早逝,诸王之中就有人是你们的未来之主,岂可轻视!”
魏征驳道:“自周朝以来,皆以嫡子继位,不立兄弟,杜绝众王子窥伺之心。不拔高诸王,是杜绝祸乱之源的根本。”
魏征一语道破了稳固皇权的另一个要害问题,李世民认识到这个弊端后,才收回成命。
魏征见李世民日益独断专行,伴君如伴虎,以身体不好、眼疾加重为由,要求致仕退休。李世民认识到魏征才能出众、每每谏言都切中弊端,不肯放手,进封魏征为特进,可以不必参加每次朝会,但大朝会和内阁会议还得参加。房玄龄私下对魏征说道:“你可不能走啊,当今朝堂之上,皇上还肯给面子的元老,已经没几人了。”二人历数对皇上有影响力的元老:李刚、虞世南、萧禹、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其中,李刚已经去世,虞世南病重在家,萧禹总是惹恼皇上,说不定哪天就被罢免回家,长孙无忌就是一心替皇上着想,为皇家站台,与他们这些纯臣不同。今后想要影响皇上的行为更加难矣。
秦琼患病,日渐消瘦,京城名医束手。孙璇月亲自请来孙思邈前来诊治。孙思邈告知,以往外伤频频,流血过多,致使肝脾超负荷造血,受到损伤。如今年老,内伤复发,造血不足,气血二亏。一要静养,二要佐以灵药进补,可延寿数年。只是配制灵药需辽东人参和天山雪莲,无处可寻,只好以普通人参和灵芝替代。
秦琼得知自己病入膏肓,并不悲伤,劝慰众人:“我经历过多次生死大战,每次存活都是侥幸,能活到现在得以善终,是最好的结局了。”秦琼总结道:“我戎马一生,历经二百余战,屡受重创,流出的鲜血累加下来,怕不有几斛之多。如今年老,焉能不病。”(注:一斛=十斗)
秦琼将大部分财帛分发给亲兵,让他们跟随孙璇月做生意。孙璇月在洛阳开办了酒楼,还与他们合伙在洛阳开办米铺、商行,引导他们从事从南粮北运的行当。秦琼看到自己的亲随子弟都有着落,颇为高兴,拉着孙璇月的手说:“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是收你为徒,眼看着我的亲随们都已各自独立,我死亦心安。”
638年(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终年五十三岁。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石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同年,虞世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李世民亲往吊唁,称其“外柔内刚,直言敢谏。”又赞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堪称五绝”。追赠虞世南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陪葬昭陵。(注: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散官二品以上给谥号。)
同年,柴绍病逝,终年五十岁,…。
------------
二年前,李世民为了兑现对功臣的承诺,册封了第一批世袭刺史: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高士廉、侯君集、李道宗、李孝恭、尉迟敬德、徐世绩、段志玄、程咬金、刘弘基、张亮,共计十四人,让他们各统一州(郡)之地,世代相传。这就是变相分封,是对功臣的最高奖赏。
左庶子于志宁谏言,认为世袭刺史不是久安之道,应该取消。马周、褚遂良等附议。萧禹赞同分封,当庭与这些人争吵:“不能完全否定世袭刺史,唐朝疆土辽阔,远边之地,朝廷鞭长莫及,只有靠分封才能有效管理。”
此批受封的头一名长孙无忌,带头坚持不愿接受封地,劝皇上收回成命,厅堂辩论也没争出结论。因此,具体操作暂被搁置。
经过二年的酝酿,639年(贞观十三年)二月,李世民下诏取消世袭刺史。此诏令标志着唐朝政权,从当初承诺的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公开明确地转变。
突厥王孙、突利八年前突然去世,儿子贺逻鹘继承了突利的爵位(顺州都督),从小被羁留在长安,现年十七岁。突利的弟弟结社率任中郎将,也一直羁留在京。当初,为安抚投降的突厥贵族,李世民给他们封爵厚赏,羁留在京,使得在长安周边居住的突厥贵族及其随从达上万人。多年下来,渐渐过得不尽人意。
结社率得知李世民取消世袭刺史后,知道再也不会放他们返回草原了。639年四月,趁李世民出京游猎,结社率带领四十多人,裹挟贺逻鹘,欲强行返回大漠自立。他们夜袭渭水守军,渡河北上。
北苑禁军接到紧急军令,追杀结社率。禁军统领张士贵命令辖下的四个营分头追击,建功者重赏。一营的将官们商讨,如何才能超越其它营夺取此项功劳,公孙砀说道:“结社率北上逃窜,是经过精心准备,必然马匹充裕,日夜急行。我们需抽调精干小队,一人双马,才能追上敌人。”众人赞同。
从全营二千官兵中抽调了二百人,一人双马出发,公孙砀及二十名助手在列。三日后,显示出巨大差异,公孙砀带着二十名助手在前,将剩余人马远远抛在后面。程处嗣、尉迟宝林等人心中暗暗感激公孙砀,这一年多,他们在公孙砀的严格训练下,吃尽了苦头,如今终于显能。
公孙砀他们追至北地郡,看到了突厥人留下的新鲜马蹄印,他们过去不到一个时辰。二十名助手人人振奋,就要鼓勇直追。公孙砀让他们安静,见房遗爱、程处弼这几个年少之人依然过于亢奋,让房遗爱过来摸摸自己手腕的脉搏,房遗爱感到公孙砀的脉搏跳动的悠缓有力,心情也随之渐渐平和。biqubao.com
公孙砀说道:“你们许多人是第一次上战场,我告诉你们三个要诀,第一,上战场就如去见你的老相好,不要太兴奋,才能干的持久。第二,杀敌拼刀子时,只用七八分力,余下的二三分回力是保命的本钱,不留本钱的通常活不久。第三,战场上必须始终保持三一组、二人一对,绝不可单身出击。”
敌踪已现,公孙砀不再急着追赶,以正常行军速度寻踪跟进。大家知道大战将近,也都学着尽量放松,房遗爱凑到公孙砀身边贫嘴:“我没有相好的,怎样才能不兴奋?”
程处嗣插嘴道:“你想想我们带你去相亲,对方长得像尉迟宝林一样又黑又丑,看你还兴奋不。”程处嗣被自己的比喻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
尉迟宝林不干了,对房遗爱说道:“你说实话,我与程处嗣,谁长得丑?”
房遗爱实话道:“的确是程处嗣更丑些,但是我老婆若长得像你这样,我也不要哇。”众人哄堂大笑。
公孙砀发现敌人进入视线,高喊列队冲锋,将二十人组成了一个锋矢阵,自己一马当先,向敌冲去。突厥人见追来的仅有二十一骑,都调转马头翻身迎战。突厥人养尊处优了许多年,战力大减,二公孙砀辖下的二十人是从二千禁军中挑出的佼佼者,又经过公孙砀的强化训练,一个对冲下来,高下立判,突厥人落马了十几个,公孙砀一方完好无损。
双方本能地都调转马头,重新再战。公孙砀大枪翻飞,所到之处,几无一合之将,结社率手下的两员最猛悍将都被公孙砀所杀,使得突厥人的顽抗之力大打折扣。
不一会儿,突厥人只剩下七八个人了,开始分头逃窜。大家二三个人一组分头追击,公孙砀挂枪开弓射死一人,见其他人都有人追击,不想抢他们的功劳,没再继续追杀,开始打扫战场,降者不杀。
没等到后续部队赶到,公孙砀小队就把战斗结束了,最终俘获了七人,贺逻鹘也在其列,没有一个漏网之鱼。李世民听到捷报,得知是二十一人颖脱而出,独占全功,彰显了大唐尚武精神,更是大喜。李世民亲自召见他们,每人赏虎皮马鞯、明光甲,赐予禁军勇士的称号。
李世民从禁军中抽选武功好、门第高贵者一百人,充当宫廷近卫,公孙砀手下的贵族子弟全被选中。这些人的官职是千牛备身,就是皇帝亲自培养的军职后备人才,前途不可限量。程处嗣、尉迟宝林这些勋贵子弟终于扬眉吐气,在长孙冲、杜荷这些文人面前有的吹了。